个人资料
正文

董桥的笔墨功力

(2015-08-27 16:24:59) 下一个

董桥的笔墨功力----读书杂记

 

读董桥的文字,每每有一种拍案称奇的惊艳。无论是《清白家风》,《从前》,《白描》,《今朝风日好》,。。。处处都像他自己所说的,“我顺着营造小说丝丝缕缕的敏感追寻走过的从前,烟柳拂岸,暮云深情,笔底斑驳的记忆和苍茫的留恋,偶然竟露出诗的消息。”“说不上玩学问,玩的是旧王孙旧才人笔底那一庭愁雨,半帘风絮。”

 

老派文人的笔下,泛开来的不止是檀木书箱底下樟脑丸的味道,还有青灯黄卷线装书里的六朝月色。

 

新生代作家大可鄙夷老派文人做学问那股近乎迂腐的执著,但他们那一代文化人的中西学功力,又岂是新生代作家能够望其项背的?

 

“老年月的老情事,顺手拈得出张恨水笔下一榻风月。”

 

“于大小姐做的桂花糕也带着春雨江南的梦痕,跟她的莲子汤一样,依稀《浮生六记》情味。”

 

“那个年代男欢女爱心思都徘徊在唐诗宋词元曲的后花园里,爱也婉约,不爱也婉约。”

 

“怪不得他抱怨父业的拖累和父荫的庇佑往往害他错过了月亮又捡不到六便士。”

 

“海亚姆笔端飘下一片落叶,菲茨杰罗的稿纸上瞬间是满山的秋色。”

 

“一笔清亮照人的文采掂出铢积寸累的学问:“彷佛一座艳阳下的花园,老树遮荫,微风送香,那正是丘吉尔的英文!”

 

“Beardley笔下繁花鬓影几许暗香飘过法国艺坛,那股世纪末颓废苍秀的气韵巴黎画人墨客谁不惊艳!“

 

“我想象他们家一定也在Leinster Square那样大的宅院:客厅里整整齐齐全套家具都铺上几块丝绣锦锻,玻璃大柜里陈列Dresden瓷器,饭厅厚厚的土耳其地毯踩在脚下像踩着一朵朵青云,桃木餐具柜子里亮着名贵的银器,墙上几幅肃穆的老油画全是博物馆美术馆的遗珠,古奥的人物古秀的山乡古雅的画框顾不了William Thackeray的嘲讽了。”

 

我喜欢董桥遣词造句时那份处处的推敲和斟酌,落笔处精准轻灵,掷地有声:

 

“写作少了,稿费了。”

 

光一个“瘦”字,便道尽困顿文人笔耕度日的那份无限艰辛!

 

“那年暑假多雨。我卧房外石阶边那株石榴树长胖了只见丰盈不见袅娜。芭蕉叶反常,蕉身粗,搂都搂不住,蕉叶摊开来够写厅堂上的四字横匾。芒果更糟,满树亢奋,一团图的密叶绿云似的死命逗引过路的风。杨桃倒矜持,雨再大,新叶旧叶都垂着头静静淌泪。白兰显然有点动心,一袭青衫,婉婷里裹不住翩跹的媚思,连花都苍白了。”

 

用拟人的形容词,如“丰盈,袅娜,矜持,婉婷,翩跹”,还有动词,如“长胖,亢奋,动心,淌泪”,来描写自然界的植物,顿时让它们鲜活起来,跃然纸上。

 

他刻画人物的笔调,既有工笔画的细腻,又有文人画的写意:

 

“夜空中寒星似的眼神天生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藏着叛逆,藏着天涯。她的鼻子不高而挺,雕得纤秀,鼻尖素素的,刻意呵护着贴紧人中的那一朵工笔朱唇。”

 

“穿梭膜拜的善男信女有点像孔乙己,有的像周朴园,有的像祥林嫂,有的像陈白露。”

 

“宋美龄像雨中的一朵百合花,给仁爱与智勇与道义做了婉约的阐释,唤醒人类守望相助的圣洁情操:凭着貂皮大衣裹着的教养,凭着深奥英语缀出的秀慧,凭着优雅发髻绾起的古意,泛出一身西湖月色的旗袍映出了山河的深情,她在美国展示的那道风景给烽火中国待了希望的朝霞。”

 

“这位饱受西方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熏陶的中国闺秀不但冲淡了她丈夫身上的军阀土霸气息,也给中国现代权力走廊铺上一层典雅的地毯。在她惯纵的行为背后,她的卫斯理学院的教养起码让古老的中国在国际殿堂上学会舞出一曲体面的华尔兹。”

 

董桥擅长讲故事,细数古今中外各种掌故轶事,穿插在他的小品文之间,使本来已经蛛尘网结的长卷历史画作,经电脑后期制作后灵动起来:

 

“我常常想起萧姨的粉蓝旗袍和墨绿毛衣:崔护薄幸,初恋那片旧日红,竟跟萧萧墓草一样寂寞了。”

 

“美国小说家Carson McCullers说散文合该潜藏诗的性情,诗倒要呈现上乘散文的清亮和通达。我三四十年前读她的书,故事飘渺,人物幽远,难忘的是笔下沉实的轻愁和料峭的温煦,隐隐然透着帝俄时代那些风云巨著彻骨的清气,像酒,像泪。”

 

“我甚至想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暂住我家的薇姨。那年她刚从泉州逃来香港,说是在厦门做了好几年粗活了,指望找到一家好人家雇她做下女。一天午后,我比平日早回家,步上几级楼梯,听到的竟是我家传出的一串钢琴声,弹的是肖邦的夜曲,灵巧,婉约。我轻轻打开大门,薇姨纤瘦的背影在古旧的钢琴前微微晃动。曲子弹完,我低声叫她一声,她缓缓回过头来,枯皱的脸上浮起一闪笑意;我远远看到她眼眶里含满泪水。”

 

寥寥五六行字,足以让读者的眼眶里含满泪水!

 

这就是董桥的笔墨功力。

 

 董桥的笔墨功力----读书杂记

 

读董桥的文字,每每有一种拍案称奇的惊艳。无论是《清白家风》,《从前》,《白描》,《今朝风日好》,。。。处处都像他自己所说的,“我顺着营造小说丝丝缕缕的敏感追寻走过的从前,烟柳拂岸,暮云深情,笔底斑驳的记忆和苍茫的留恋,偶然竟露出诗的消息。”“说不上玩学问,玩的是旧王孙旧才人笔底那一庭愁雨,半帘风絮。”

 

老派文人的笔下,泛开来的不止是檀木书箱底下樟脑丸的味道,还有青灯黄卷线装书里的六朝月色。

 

新生代作家大可鄙夷老派文人做学问那股近乎迂腐的执著,但他们那一代文化人的中西学功力,又岂是新生代作家能够望其项背的?

 

“老年月的老情事,顺手拈得出张恨水笔下一榻风月。”

 

“于大小姐做的桂花糕也带着春雨江南的梦痕,跟她的莲子汤一样,依稀《浮生六记》情味。”

 

“那个年代男欢女爱心思都徘徊在唐诗宋词元曲的后花园里,爱也婉约,不爱也婉约。”

 

“怪不得他抱怨父业的拖累和父荫的庇佑往往害他错过了月亮又捡不到六便士。”

 

“海亚姆笔端飘下一片落叶,菲茨杰罗的稿纸上瞬间是满山的秋色。”

 

“一笔清亮照人的文采掂出铢积寸累的学问:“彷佛一座艳阳下的花园,老树遮荫,微风送香,那正是丘吉尔的英文!”

 

“Beardley笔下繁花鬓影几许暗香飘过法国艺坛,那股世纪末颓废苍秀的气韵巴黎画人墨客谁不惊艳!“

 

“我想象他们家一定也在Leinster Square那样大的宅院:客厅里整整齐齐全套家具都铺上几块丝绣锦锻,玻璃大柜里陈列Dresden瓷器,饭厅厚厚的土耳其地毯踩在脚下像踩着一朵朵青云,桃木餐具柜子里亮着名贵的银器,墙上几幅肃穆的老油画全是博物馆美术馆的遗珠,古奥的人物古秀的山乡古雅的画框顾不了William Thackeray的嘲讽了。”

 

我喜欢董桥遣词造句时那份处处的推敲和斟酌,落笔处精准轻灵,掷地有声:

 

“写作少了,稿费瘦了。”

 

光一个“瘦”字,便道尽困顿文人笔耕度日的那份无限艰辛!

 

“那年暑假多雨。我卧房外石阶边那株石榴树长胖了,只见丰盈不见袅娜。芭蕉叶反常,蕉身粗,搂都搂不住,蕉叶摊开来够写厅堂上的四字横匾。芒果更糟,满树亢奋,一团图的密叶绿云似的死命逗引过路的风。杨桃倒矜持,雨再大,新叶旧叶都垂着头静静淌泪。白兰显然有点动心,一袭青衫,婉婷里裹不住翩跹的媚思,连花都苍白了。”

 

用拟人的形容词,如“丰盈,袅娜,矜持,婉婷,翩跹”,还有动词,如“长胖,亢奋,动心,淌泪”,来描写自然界的植物,顿时让它们鲜活起来,跃然纸上。

 

他刻画人物的笔调,既有工笔画的细腻,又有文人画的写意:

 

“夜空中寒星似的眼神天生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藏着叛逆,藏着天涯。她的鼻子不高而挺,雕得纤秀,鼻尖素素的,刻意呵护着贴紧人中的那一朵工笔朱唇。”

 

“穿梭膜拜的善男信女有点像孔乙己,有的像周朴园,有的像祥林嫂,有的像陈白露。”

 

“宋美龄像雨中的一朵百合花,给仁爱与智勇与道义做了婉约的阐释,唤醒人类守望相助的圣洁情操:凭着貂皮大衣裹着的教养,凭着深奥英语缀出的秀慧,凭着优雅发髻绾起的古意,泛出一身西湖月色的旗袍映出了山河的深情,她在美国展示的那道风景给烽火中国待了希望的朝霞。”

 

“这位饱受西方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熏陶的中国闺秀不但冲淡了她丈夫身上的军阀土霸气息,也给中国现代权力走廊铺上一层典雅的地毯。在她惯纵的行为背后,她的卫斯理学院的教养起码让古老的中国在国际殿堂上学会舞出一曲体面的华尔兹。”

 

董桥擅长讲故事,细数古今中外各种掌故轶事,穿插在他的小品文之间,使本来已经蛛尘网结的长卷历史画作,经电脑后期制作后灵动起来:

 

“我常常想起萧姨的粉蓝旗袍和墨绿毛衣:崔护薄幸,初恋那片旧日红,竟跟萧萧墓草一样寂寞了。”

 

“美国小说家Carson McCullers说散文合该潜藏诗的性情,诗倒要呈现上乘散文的清亮和通达。我三四十年前读她的书,故事飘渺,人物幽远,难忘的是笔下沉实的轻愁和料峭的温煦,隐隐然透着帝俄时代那些风云巨著彻骨的清气,像酒,像泪。”

 

“我甚至想起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暂住我家的薇姨。那年她刚从泉州逃来香港,说是在厦门做了好几年粗活了,指望找到一家好人家雇她做下女。一天午后,我比平日早回家,步上几级楼梯,听到的竟是我家传出的一串钢琴声,弹的是肖邦的夜曲,灵巧,婉约。我轻轻打开大门,薇姨纤瘦的背影在古旧的钢琴前微微晃动。曲子弹完,我低声叫她一声,她缓缓回过头来,枯皱的脸上浮起一闪笑意;我远远看到她眼眶里含满泪水。”

 

寥寥五六行字,足以让读者的眼眶里含满泪水!

 

这就是董桥的笔墨功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