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春天”夏日里的秋光(回国小记2)
(2009-08-17 16:40:54)
下一个
夜的帷幕把上海三伏天的骄阳包裹起来,塞下西边地平线的缝隙里。
凉风起天末,像一把大葵扇,驱赶空气中的暑气。
“巴黎春天”购物中心门前的万达广场,成了山寨版的斯特劳斯公园。简陋的音响设备播放着圆舞曲,狐步舞曲,探戈,恰恰,伦巴,桑巴。一对对中老年舞者翩翩起舞,围观者无数。
没有燕尾服,曳地长裙。他们的衣着打扮十分随意朴素,甚至近乎不修边幅(有穿着短裤凉鞋,汗衫背心的草根舞者)。
没有职业舞者的含情脉脉,眉来眼去。个个跳得神情肃穆,十分敬业。舞姿缺乏一种潇洒和优雅,却也千姿百态,步法变化花样繁多,举手投足间透出一种经过长期非专业训练出来的娴熟和粗糙。一曲终了,没有掌声,没有鞠躬道谢,没有耳鬓厮磨的暧昧悄悄话,依然是神情肃穆地各自退到场边,静候下一曲的响起,又毫无表情地相拥入场,表现出一种老夫老妻式的默契(尽管许多舞伴都不是夫妻)。
他们备受生活摧残的容颜和身材,在斯特劳斯的音乐中透出一种抓住青春尾巴的刚毅和顽强,依稀可以辨认出燃情岁月花样年华的余烬。
生活在底层的草根大众,不甘心庸庸碌碌的柴米油盐,不屈服于权钱肆虐的游戏规则,自发地扒下斯特劳斯身上的燕尾服,把他推推揉揉拥上神州大地的市井街头。一切有钱人才玩得起的高雅艺术被草根平民化。阳春白雪被颠覆成下里巴人。扭秧歌,红绸舞,交谊舞,京戏票友,纷纷走上街头。他们的旁若无人,他们的自得其乐,向挣扎在都市里的平民百姓宣讲着一种生活的信念,让他们相信:人各有各的活法,而且都能活得有滋有味。
我脑海里突然联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张奇趣照片:
一位在街头行乞的老大娘,肩膀上赫然挎着一个LV包!
我被眼前这种高雅娱乐大众化的场面深深感动。
这是一幅“巴黎春天”夏日里的秋光。
没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