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ZT科大天才少年郭去疾---Google中国公关第一人

(2006-09-09 14:16:40) 下一个
ZT科大天才少年郭去疾---Google中国公关第一人

--------------------------------------------------------------------------------

郭去疾,“Google中国公关第一人”。2005年9月随李开复回到中国,以总裁特别助理身份为开复官司事情立下汗马功劳,如今负责Google中国策略规划。

他是94级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生,并拥有伊利诺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及斯坦福大学MBA学位。在加盟Google之前,他曾供职于微软、Mckinsey、Amazon等多家国际知名企业。

“真的,我觉得自己距离成功还很远。”1975年出生的郭去疾,说话时脸上总是挂着憨憨的、谦虚的笑。31岁正直而立之年,但郭去疾像极一个邻居家的大男孩,身上满带让你产生错觉的干扰信息。白色棉布衬衫,里套一件随意的T恤,加上浅色休闲裤,郭去疾看上去随意得不能再随意。他挺了挺胸,告诉记者“从穿着可以感受Google的文化”,年轻,自由!

2006年8月31日下午4时左右,在Google中国总部记者见到了忙里偷闲的郭去疾。此时Google中国上上下下正为搬新家而翻箱倒柜,各种纸箱子摆满了楼道。

其实在约见郭去疾之前,我被他的同事打了很多预防针,说“你们要小心他,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家伙,从科大少年班到斯坦福,从微软到Google”。同事眼中的郭去疾,俨然一个能上天下海的“狂才”。

有人说与做技术出身的人聊天,很难畅快。不过跟郭去疾聊天碰不到这种情况,原因可以用他的话解释,“我是一个开朗的人”。

成都首批电脑娃娃

1975年某月某日,郭去疾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医生的家庭。“我父母都是医生,去疾应该有去除疾病和缺点的愿望。”说起自己名字的由来,郭去疾认为应该与历史名人辛去疾、霍去病等不无关系。

1984年1月24日,邓小平在首次南行的时候,一路上没有对深圳特区做任何“裁决”,只是在中航技进出口公司工贸中心与电脑下棋时叮嘱了一句:“学电脑要从中学生,从娃娃抓起。”

郭去疾表示,自己就是首批被“抓”到的电脑娃娃。小学4年级第一次在学校机房接触计算机,郭就深深入迷。小学期间多次参加中学的计算机编程比赛,得过各种大小二三等奖。

后来郭去疾终于“修成正果”,以“省计算机编程大赛一等奖”的身份被保送到颇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这是后话。

谈起童年的记忆,郭去疾印象最深的不是成都什么糕点好吃,也不是父母医院福耳马林的味道有多难闻,而是一段徒步去少年宫学习计算机的经历。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其实蛮辛苦的,由于单位离家远,爸妈赶不回来照顾我,我每天放学回家吃完方便面,就走半个小时到少年宫。”小学五、六年级,年少的郭去疾这样徒步来回于少年宫与家之间,坚持了整整2年。

不过当时的郭去疾并不觉得累,因为他已被计算机深深吸引。“那时也没有太远大的目标,想着以后要做什么或者做成什么样子,只是纯粹的兴趣”,郭去疾这样告诉记者。

大学选择电子工程

“我是7岁上的学,其实是属于科大少年班中年龄正常的一批。”说起在少年班的经历,郭去疾一再向记者强调他上学的年龄,试图让别人觉得他更像常人。

1978年,中科大创办的少年班开了我国超常儿童高等教育之先河。由于七八十年代曾经出过几个“神童”,其中包括如今已任微软全球副总裁的张亚勤,科大少年班也因此被人们叫做“神童集中营”。

据悉,由于少年班学生年龄普遍偏小,曾引发过一些心理以及生活能力方面的问题。后来发展了一批正常高考录取的学生,郭去疾恰好又赶上了这一波。

准确来说,郭去疾当时被保送到的不是“少年班”,而是“零零班”。据悉,这是由几十个“尖子”新生组成的班级,与“少年班”共同接受强化培养。

实际上,郭去疾不仅是一个“计算机神童”,还是一个“学习狂人”。记者在网上搜索“郭去疾”发现:当年成都市石室中学有个叫郭去疾的学生,从读小学至高中毕业先后参加了多个学科的竞赛三十余次,几乎次次获奖,被评为“蓉城十佳未来建设者之星”。

电视台对他作过专访,当被问及是如何能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时,这位“获奖专业户”还曾与伙伴们分享过制订复习计划的重要性。

也可能是在学习上游刃有余,这位对计算机痴迷的少年在大学没有选择计算机专业,而是学习了电子工程。在郭去疾看来,电子工程专业更有挑战性,“计算机这块已经钻的差不多了”。

200封求学信

大学5年,对郭去疾来说并不显得漫长。期间他做过2年班长,当过一年学校BBS版主,参加过各种比赛、征文、演讲,为了了解社会百态,他在大三还尝过做兼职促销员。

“我性格活跃”,说起这些往事,坐在记者面前的郭去疾又是浅浅一笑。

郭去疾大学最精彩的故事在于200多封出国求学信。李开复的《你有选择的权利----给中国学生的第五封信》曾以郭去疾为典型,称他的“年轻朋友郭去疾”1999年从科大毕业的时候,收到了很多美国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但是一律没有奖学金。

为了能被大学教授接受作为研究助理并获得资助,郭去疾开始给这些美国大学的教授们写信。一个月中他写了两百封信,虽然有很多教授感兴趣,却都因为他研究经验不足而拒绝了。

这段在外人看来的“磨难”,郭去疾觉得并不算太难承受,称那是一个“时间很短的过程”。据悉,大学毕业之前,郭去疾已收到华为公司的Offer,对方可以为他解决上海户口。所以出国对他不是唯一,而是寻找一个更好的平台。

“其实对很多科大的学生而言,出国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接触到更多前沿的科学与知识,有一个更好的平台作研究。”郭去疾透露,他最早萌生出国的念头是在大三。

自小成绩优异的郭去疾有着“宁为玉碎”的信仰,在出国申请中他没有像一些人那样选择容易出国的冷门专业,比如数学、物理,而是选择了最热门的本行--电子工程。

当时在华为科大实验室中实习的他,接连收到了包括哥伦比亚、斯坦福等名校在内的Offer,不过都不提供奖学金。直到有一天,他收到伊利诺大学的一位教授的回信,那边欣然答应资助。

据悉,当那位教授到系里索取郭去疾材料的时候,发现系里正在准备给郭寄拒信。接到Offer那天的情景,郭去疾如今还记忆忧新。

“我是在实验室查邮件时发现的,美国人写信总是喜欢转折,先跟我说了很多竞争如何激烈、申请人如何多之类的话,到最后才突然话题一转,说即使这样我们还是选择了你。”

看完这封信,郭去疾给爸妈打了个电话,然后一个人骑车绕着河边走了一圈,“喜欢一个人这样享受快乐”。

郭去疾认为信念非常重要,“只要觉得可以做成,就一定可以做成”。他透露后来在Google认识了一位清华毕业的产品经理,曾经写过上千封求学信。

结缘斯坦福

“苦尽甘来”这词,仿佛特别适合用来描述中国人的命运。经过200多封求学信之后,郭去疾迎来了在伊利诺大学2年的阳光生活。这也让记者试图听听他在外“辛酸攻读”的愿望落空。

由于给教授当助理研究员和做助教能获得补助,郭去疾不需要像很多留学生那样利用空闲时间打工,算是“过得比较滋润”。他从国内带过去一本《川菜菜谱》自学,到了后来“一个人可以做菜招呼十个人。

在伊利诺大学攻读电子工程硕士的时候,郭去疾曾中途在微软研究院学习。一年后他毕业,去了微软西雅图总部做程序员。

“我在MSN、IE、Windows都做过开发工作;2004年跟着亚马逊到中国收购卓越,是该团队中唯一的中国人;2005年8月加入Google,当年10月跟随开复一起回来中国。”郭去疾介绍说,他早期参与过“开复学生网”的维护,也从事过Google中国早期的公关工作。

申请斯坦福大学的MBA,是李开复给郭去疾的建议。“开复觉得我对商业、战略有独特看法,到斯坦福读MBA应该是蛮好的一个人生阶段。”于是郭去疾自己也觉得,做了这么多年工程师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妨去挑战新领域。

1995年,斯坦福大学两位研究生想出了在互联网上寻找信息的方法,他们决定放弃学业将其想法商业化,不久新公司便走向了华尔街。这是杨致远和大卫·费罗创建雅虎时的情况。

1998年,斯坦福大学两位计算机系的学生在宿舍里创建了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他们是Google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

“斯坦福是一个很开放的学校,这里的文化充满了创新、冒险等关键词。”在顺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后,郭去疾“故技重施”,绕着学校附近的河转了一圈。不过这次“鸟枪换炮”,自行车换成了汽车。

邂逅李开复

2000年夏天,一个是微软的实习生,一个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两个原本毫无关系也不可能有关系的人,在这期间戏剧化地走近。

他们就是郭去疾与李开。,是时郭还在伊利诺大学上学,而李开复已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在众多学生心中属于“头戴光环”的人物。

“我在科大时候就听说过开复,98年开复到科大做过演讲,很遗憾那次我错过了。”郭去疾说他从来不崇拜偶像,但对于多年前的那次与开复演讲的擦肩而过,他心中依旧有着淡淡惆怅。

像众多普通的实习生一样,郭去疾本该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平静地完成他的实习任务。直到有一天,开复要做一个有关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演讲,其秘书给很多人群发了一个邮件。

“我给她回复了一封信,谈了一些我对开复那次演讲的看法,包括一些不是很赞同的观点,没想到开复给我回了信。”一来一回,又来又回,期间两人一直保持邮件联系,但郭去疾并没有找过李开复本人。

郭去疾对此的解释是,“我不是开复直接带的学生,我当时主要搞互联网视频,而开复则做语音技术研究”。

实习期约走完一半的时候,郭去疾收到开复一封邮件,说今天这个演讲你不用过来听了,因为内容你都了解了。再后来,开复让秘书送了郭去疾一件T恤衫,以感谢他给演讲稿所提的建议。

后来,他们的首次“邂逅”是在公司的咖啡厅,准确说是郭去疾在咖啡厅碰到了开复,于是主动过去打招呼,并“自报家门”。“开复很随和,彼此进行简单的交流后就走了”。

3个月实习期满,郭去疾离开微软的时候跟开复道了个别。2000年秋天,从伊利诺大学毕业的郭去疾开始找工作,找到开复帮忙写推荐信。学电子工程的郭去疾原本打算去高通、诺基亚这些通信类公司的,没想到开复建议“你倒不如来申请微软吧”。

经过“2天面试,一共见了14个人”之后,学了7年电子工程专业的郭去疾成了微软西雅图总部的一名程序员。

Google初印象

2000年夏天,郭去疾首次使用Google,“当时对这样的技术很震惊”,他这样回忆道。也许当时的他都没想到,日后能够与Google创始人成为校友,或者同事。

郭去疾告诉记者,“从伊利诺大学毕业的时候,我曾经想过申请加入Google,但是当时Google规模还不大,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高,而且我在Google的首页总也找不到招聘入口”。

据悉,Google的创始人曾在斯坦福教课,郭去疾在校时曾旁听过一堂,“感觉很好”。不过那课不是想听就能听的,教室人数总是爆满,能否选修上还要看电脑的随机安排。

2005年8月,Google到斯坦福大学展开校园招聘。通过正常的应聘渠道,郭去疾加入了Google,做了一段时间的产品经理,后来就成了开复的特别助理,负责Google中国的规划。

从小学第一次触摸计算机,到迎接各种各样的编程挑战赛;从科大少年班,到美国斯坦福大学;从微软到亚马逊,从Google再到Google中国……,回忆起过去20多年寻常或者不寻常的经历,郭去疾觉得冥冥之中应该存在很多“姻缘”。

“人生有很多巧合!”吐出这句话,郭去疾双手交叉在胸前,良久地仰望头顶那片即将搬离的Google中国总部天花板。不知在这位科大少年班神童看来,仰望中国天花板的心情,是否与仰望美国斯坦福教室天花板的心情相同。

卖了房子和车 我回到中国

在2005年,郭去疾处理了在美国的房子和车,就跟着开复回到了中国。这位在微软、亚马逊都曾经工作过的工程师,在提到Google文化时,话就显得更多了。

郭去疾发表了自己的感慨,他说“Google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公司,当我进入Google以后,发现在斯坦福学的MBA等很多东西,在Google竟然都不适用。比如,在Google一个副总裁下面会有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人直接向他汇报,这一点和微软、亚马逊都不一样,令我很惊讶。可以说,Google把扁平化做到了极致”。

“Google中国的很多客服都是北大、清华的学生,甚至还有研究生”,郭去疾说完这句话,我们已经露出了惊奇之感。他继续说道:“Google对人才的追求到了一个极致,在这里的工作,都是需要创造性的,即便是客服,要做好也不容易”。

早就听说Google中国在招一个大厨,开复亲自把关。但是至今还没有招到,当记者问郭去疾的时候,他风趣地说“招一个能满足这么多人胃口的厨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郭去疾经常要面试很多的人。在谈到Google的人才标准时,他说不同的职位要求也不太一样,但就共性的标准来说,会更加重视应试者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文化是否和Google有很好的契合度。此外,Google还喜欢具有冒险和激情的人。

现在Google中国很多工程师,都会先到美国总部体验三个月,体验总部的文化,这种交流在外企中都是很罕见的。在总部有什么样的活动,在中国也有,比如厨房、办公环境等方面。郭去疾总结出一句话:“文化就是体现在细节中,为员工创造良好的环境不能只是口号”。

此外,Google与斯坦福大学也联合办学,每个在Google中国的工程师都可以申请攻读计算机硕士。对于Google花费这么大的财力,培养员工,是否担心过员工跳槽时,郭去疾表示,不担心员工离开。因为人才的流动本来就是很正常的,公司应该帮助他们实现理想。拿一个餐馆来比喻,最好的餐馆并不是你去的次数最多的餐馆。

“本地化”对Google来说是一个伪命题

Google本地化的问题,一直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像eBay、雅虎在中国的本地化一直未获成功,仿佛是一个不可破解的“咒语”。对于这个话题,郭去疾告诉记者,“Google本地化”对Google来说是一个伪命题。Google中国现在的员工都是本地的,包括产品经理、工程师,管理层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们对中国互联网的理解要深刻的多。

当然,我们不会说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是会继续学习更多的东西。我们对自己有认同感,是中国网民的一部分。

郭去疾回忆起与Google CEO埃里克·施密特曾聊天,提到中国总部这边的发展。施密特说希望在中国的办公室说的语言是中文,说明他对中国充满了信任和期许。

郭去疾告诉记者,回到中国后,他的主要一项工作就是学习中国互联网的特征,理解用户的特征,分析产业结构和合作伙伴。另外,还负责跨多部门领域的规划和一些具体的项目。

既然在学习中国互联网的特征,记者就迫不及待地让他谈谈对中国互联网的理解。郭去疾经过几秒钟的思考,然后告诉了我们他所总结的两个观点。“第一,中国互联网具有社区化的特征。中国的网民喜欢泡在网上,了解各种新闻。互联网对于网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能与网民普遍偏年轻,喜欢参与有关;第二个特征是呈现娱乐化。这一点与美国的互联网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网民更注重电子商务,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被当作工具使用的,而中国的互联网更是一个娱乐的平台,这可能与电子商务不够发达有关”。

郭去疾对Google的感受颇深。他说Google是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很少看到有这样的公司,可能与其最初搜集全球信息的使命有关。不管是在中国,印度或者是英国设立办公室都是没有分别的。

我们会比自己更快

“经历了这么公司,我发现中国团队的工程师是最优秀的”,郭去疾说道,“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会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开发出来。Google中国也正在着手让搜索速度更快。不仅要比自己快,而且还有比别人更快”。这番话中,可以看出Google对超越其在中国的竞争对手信心十足。

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这是Google十大价值观之一。谈到对这句话的理解,郭去疾认真地说:“用户的满意度是商业价值的试金石。只有把公司的长远利益和用户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才能长远发展。所有重视用户的公司都会成功”。到底 Google是更重视理想还是商业价值,郭去疾补充道:“Google有理想,也重视商业价值,这两个不是矛盾的,可以统一”。

原本一个小时的专访时间延长了多半个小时,也远远不能了解郭去疾这些年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对很多人来说,郭去疾的人生经历是个不可企及的梦想。首先从小学习优异,后来出国留学名校,在美国著名大学攻读最热门的专业。后又在跨国公司微软、亚马逊、 Google工作,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都非常丰富。但郭去疾却没有想过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他只是说自己比较幸运,有一些人生积累,说成功还谈不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