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TOP FINANCE DEPARTMENT IN US

(2006-08-22 17:24:17) 下一个
TOP FINANCE DEPARTMENT IN US 其实早就想发个帖子了,由于本人很懒,就一直没有动手。但觉得现在大家对finance申 请的了解的确有很多偏差,于是觉得有写点东西的必要了。 现在把这些信息写出来也许并不是最佳的时机,但鉴于还有很多人仍在等offer,这些话 希望能有一点点帮助。另外,如果现在不写,说不定忙起来也就再没心情写下去了。在提 供这些信息的时候我会尽量客观,所有的信息仅限于finance这一个领域,与b-school其 他专业或者econ无关。 先说说finance PhD毕业之后的前景。如果你在美国,finance PhD毕业之后要么b-school作professor,要么去industry。前一种出路的好处是生活相对 而言会比较稳定,而且有假期,收入也还不错(按照去年的标准,top b-school finance的起薪在16万左右,有朋友拿到18万以上;一般的finance系能给到14万左右)。 但也有坏处,其中一点就是前六年要拼死拼活的争取拿tenure,从这个意义上讲,其生活 和读PhD的时候没什么差别。再就是现在finance professor越来越不好作,今年的job market更是差得可以。后一种出路,去industry,也许会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但不确定性 很强。一般在industry的前若干年也是会很累的,但不同的是工作干完了也就没有事了, 换句话说,是给别人干活,这与在academia里给自己干活是很不一样的。 top15 finance departments的一些总体情况: Chicago:中国人在这里不是很多。所知道的是北大95的一个哥们现在在那里。chicago的 特点是系大,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顶尖牛人,而且少壮派实力强。(比如说国内现在很流 行的那一本Asset Pricing的作者John Cochrane就是其一。顺便说一下,此人是Fama的女 婿。)加上其经济系的背景,以及多年来经济方面良好的学术传统和环境,所以一直是很 多人首选。Chicago原来是要考两个comps考试的,一个是第一年末,和econ的人一起;另 一个是第二年,自己系的。但现在变成一个也不考了,改成第二年要交一个paper。Chica go的这个program是有名的tough的,有一个columbia的professor讲,他自从毕业就从来 没敢回chicago去做一个formal presentation。chicago的学生没有办公室,如果你不去 找professor的话也就没人找你。 Sloan (MIT):这些年中国学生也不多。MIT的finance并不是很大,但是精英云集。此系的 第一门核心课由steve ross来讲。系里牛人甚众,就不列举了,但值得一提的是sloan的 几个中国教授。一个是王江,应该可以说是中国人里在finance界做的最好的人了。另一 个是潘军,assistant professor,当时去mit的时候还很轰动,但主要原因是当年mit招了 3个female professors。另外有一个andrew lo,我至今没搞清他的中文名,是个台湾人 ,现在负责系里的research(当然,在外面也有自己的hedge fund)。此人与campbell和mackinlay合著的那本the econometrics in financial markets几乎所有finance PhD人手一本。但mit这两年的placement并不很好(我指的是academia placement,下同 )。去年毕业的两个ross的学生,一个做的还不错,却是一个bad presenter;另一个韩 国人,感觉非常一般,而且弄了一个典型的韩国蘑菇头,被认为糟糕已极。 Stanford:特点是系小,但是很精。主要着重在asset pricing方面,系主任Duffie应该是 在asset pricing上顶级的人物,尤其在continuous time方面,所著dynamic asset pricing theory几乎是这个方向上的通用教材。另外singleton等人的affine yield term structure model也以成为该系的标志之一。这些年来,stanford毕业的人多数的committee都是由du ffie, singleton & sargent组成,而且placement普遍不错。但去年sargent被NYU挖走之 后不知道会怎样。stanford的黄明是一个中国professor,北大毕业的,当年是物理的背 景,据说做model的能力极强,一个例子是当初他在chicago的时候,连baberis这种人做m odel都要他来帮忙。也许是因为stanford研究领域的偏重asset pricing吧,这么多年以 来它招的中国人几乎全都有物理背景(黄明,潘军,刘军,戴强。。。),我所见到的物 理背景最弱的是去年毕业的那个王能,他当初在caltech拿了一个chemical physics/physical chemistry的master。另外没听说过stanford从中国大陆直接招过人。 Stern (NYU):老牌强系,stern很大一部分的声誉靠finance来支持。这是全美最大的finance department,全职的professor有四十多人,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代表性的人物,研究范围 一应俱全,几乎涵盖finance研究的所有领域。中国的professor有戴强和梅剑平。Stern 现在处于一个上升期,据说去年placement是最好的(among all major finance departments)。另外处于纽约也是其天然的一个优势。当初stern的楼是在wall street 里面的,邻居是american stock exchange,和整个NYU并不在一起,只是90年代才搬到现 在的位置。Stern系里的气氛很好,一个Chicago毕业的professor说自己毕业刚到Stern的 时候就有感于此。由于系大,所以Stern每年招的学生相对也多,这两年每年都有6、7个 。招生的时候并不是如stanford那样强调理科背景(当然并不是忽视),而着重在背景是 否扎实,是否有潜力上。往年Stern的PhD都是要经过面试的,但这两年没有。 Wharton (UPenn):Wharton的名字是再响亮不过了,做为全美最早的b-school,其名声一 直是among the top。但这两年感觉它的在走下坡路,随着老一批牛人如Sandy Grossman 等人连续退休(Grossman 是全力去搞他的hedge fund去了),Wharton有点到了青黄不接 的时候。但据称其junior professors都做的不错而且很有潜力,所以相信它有一天会反 弹。Wharton的comps考试是不fail人的,所以学生的压力并不大,这可能也是最近placem ent不好的一个原因。 wharton的finance系也很大,而且每年发出的offer特别多,前前 后后大概会有十一二个,但由于很多人会被其他top schools抢去(去年至少有一个韩国 人去了stanford,两个中国人去了stern),最终enroll的平均在5个人左右,所以如果有 朋友在它的waiting list上,其实是非常有戏的。中国的professor有夏一红,UCLA Micheal Brennan的学生。 Anderson(UCLA):anderson的finance一直都是享有盛誉的,其牛人如Mike Brennan,Eduardo Schwartz及Richard Roll等都是在finance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似乎 都担任过AFA的president,前两人几年前去过北大。)UCLA好像这两年结果出的比较晚, 今年到现在还没有定。去年招了三个学生,有一个是中国人,其余两个是美国人。(很令 人惊讶,竟然有如此高的美国人比例。)Brennan和Schwartz基本就算是退休了,六月在 罗马还会正式为Brennan举行一个退休仪式,以表彰其对finance领域几十年来杰出的贡献 ,众多牛人都会出席。中国的professor有刘军,现在好像负责招生的工作,原来北大毕 业的,stanford的PhD。今年的一个毕业生Ashley Wang原来是北大的,longstaff的学生 ,估计会去UCI。 Yale:许多人都对yale有所误解,认为其水平不高。实际的情况是,yale的finance research一直among the tops。在fix income里面极有名气的CIR model中的Ingersoll和 Ross都常年在这里,只是ross几年前被sloan挖去了。另外ingersoll的the theory of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原来一直被作为标准的finance教材,直到现在也是一本必不 可少的参考书目。yale的中国PhD一直很多,今年的第一批offer已经给出,至少有一个是 中国人。中国的professor有陈志武,很强,both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也在搞hedge fund。原来在yale的还有一个中国professor何华,MIT拿的PhD ,做asset pricing的,主要是derivatives,当初在salomon brothers做到md,回到academia呆了两年,又被lehman brothers请到日本去当research group(can't remember the name exactly)的头去了。 Haas(UCBerkeley):Berkeley的finance professor不多,但名声都很好,在asset pricing方面似乎更有名气。Mark Rubinstein当初和Cox等人的binomial tree model现在 仍在industry被广泛的用于option pricing,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他的那本options markets与hull的拿本齐名,在 derivatives方面是权威的书目(尤其是在industry及advanced mba level上,包括financial engineering)。Berkeley的另一个优势来源于它的著名的econ department,这么好的资源不用岂不浪费?Berkeley finance的placement还可以,今年 在job market上的有一个人不错,但不知道最终去那里了。 Columbia:Columbia finance的中国人甚多,而且每年都有。但是columbia有一个特点: 不喜欢要转校的学生,换句话说,他们喜欢背景比较纯的。这不是空穴来风,是columbia 的一个professor自己说的,这里就不说明是谁了吧。2000的时候,columbia从北大统计 系招了一个本科女孩,似乎对于非finance和econ专业而想直接从国内来学finance的人是 一种鼓舞。但需要说明的是,那个女孩在ccer拿了一个双学位。columbia去年毕业了一个 叫张小燕的(北大经院的),去了cornell的johnson,做的相当不错,毕业之前在JFE发了 一篇paper(coauther with Hodrick? )。今年又有一个中国人毕业(Xing,北大经院的),好像也不错,去Rice。 Kellogg(Northwestern):kellogg一直是美国商学院中的佼佼者,本人对其感觉一直很好 ,但说实话,对那里finance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只见过有Jagannathan,就是弄出HJ bound的那位。kellogg各个系的placement一般都很好,但finance这两年不如以往,但鉴 于整个job market形势不乐观,也就不一定能说明什么了。 Harvard:HBS是没有一个PhD program是finance的,但是有business economics,如果你 选的方向是financial economics,其实和其他学校的finance是没有区别的。BE好像没有 中国人在里面,也没有中国professor。BE的placement真是好啊,几乎年年都有人去top schools。看一下BE这些年毕业人的CV,你会发现很多人之前都是在harvard或是其他如mi t等“传统牛校”处拿的学位,不知道是不是一个传统。HBS的PhD条件之优厚是没的说了 。免去学费之后每年有两万七八的奖学金,刚入学的时候每人还发一laptop。另外,虽说 “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乃大师之谓”,但像HBS那样的校园环境确实会让你感到有优越 感。我觉得BE的吸引力不见得比那top5差,从某种程度上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Fuqua(Duke):Duke被称作南方的harvard,系里有microstructure上的大牛pete kyle, 他的那篇著名的continuous auction是finance PhD必读的paper之一,而且据说每有新一 界学生推他的结果时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不管怎么说,作为一篇seminal paper,确实 写的很棒。系里有一个David Hsieh(即“谢”)是香港人,mit毕业,做asset pricing ,当年在chicago,后来被duke挖去。去年有一个中国人,感觉名字应该叫彭玲(没见过 中文),不知道最后去的哪里。今年duke的offer已经给出了,但没给国内直接申请的,w aiting list上排名靠前的好像也是从美国申请的,其他情况不详。 Simon(Rochester):Rochester是JFE的老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它在finance界的地 位。Simon的学生待遇很好,而且气氛不错,好像这个program也不是很tough。去年stanf ord的王能和wharton的张路都去了那里做assistant professor。simon的申请费很贵,但 好像GRE/GMAT达到一定分数是可以免掉的,不知道这两年是不是仍旧如此。 Johnson(Cornell):Cornell的finance挺小的,但是去年一下子招了至少3个assistant professors。Cornell的O'Hara是现任的AFA president,老太太感觉挺有风度的。O'Hara是microstructure上的顶级人物,有一本mar ket microstructure theory,挺薄的,不到300页,但写的特好。中国的professor有一 个李海涛,yale的PhD。 Michigan:这个学校我是真的不熟悉,只知道finance系内印度人甚众。之所以把它挑进 来而非OSU Fisher是因为其商学院总体水平高一些,名声更盛。(但OSU对JF有很多年的 贡献,似乎更合适。) 以上是我所感觉的top15 finance departments的一些总体情况,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更正 和补充。top15顺序是随意的,不分先后。这里的中文名字多数都是我“音译”的,并且 只有professor或已经毕业PhD的名字,以免给在读的PhD们增添麻烦。遗漏之处我会补充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