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纽约生活甘苦谈
(2006-08-22 17:24:11)
下一个
纽约生活甘苦谈
--------------------------------------------------------------------------------
也许,有很多这样的人。没有来美国前辛苦的奋斗,没有在美国生活挫折
的历炼,没有为身份绿卡的担忧,没有为失业寻工的无奈。新移民们,有着稳定
的生活工作,他们也代表这很多在典型背后的一个多数的群体,努力的适应美国
社会,工作环境,文化差异,怀着同样五味杂陈的心境生活。当看到太多大起大
伏的美国血泪奋斗故事之后,大概您也会有兴趣听听,平凡生活的脚步。
一日之计 - 早班的地铁
在纽约生活,与在美国其他城市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每天的通勤方式。纽
约的公共交通完善,地铁的网路更是四通八达。相信在一般美国大公司工作的华
人,写字楼大都位于曼哈顿中城或下城区,由于曼哈顿的房价与停车费甚高,不
是一般打工族能够负担,很多华人选择了皇后区和布鲁伦区。地铁通勤成为工作
日的开始。带上自己准备的早餐,阅读杂志报纸,学习提高,自我增值,分秒必
争的华人的优良传统在车厢的小社会里也得到了体现。在颠簸的车厢中,有人担
忧着儿女的教育,有人思考着工作的细节。小小的空间,提供了短短一段时间的
准备,去开始为自己规划好的一天。常常在早晨地铁的人流中看到装扮齐整,迈
着匆忙脚步的华人上班族,认真积极的样子,单从他们的神情,很难分辨于这个
城市,这个国家之间的隔阂。纽约是融会不同种族的世界之都,适应里强的华人
很快把自己融合到这股人流中,从一天的清晨开始,模仿着,也创造着美国化的
工作,生活的规律。
小息片刻 - 午餐与午餐时间
经历了一个早晨忙碌的工作,午餐时间是可以好好休整自己的空档,与美
国同事不同的是,华人勤俭节约的习性又体现出来。经常会看到午餐时间,在公
司茶水间热饭热菜的华人,他们选择带上了自己准备的便当,经济实惠,比起在
曼哈顿昂贵的午餐,千篇一律的三明治,匹萨,汉堡包,实在是更好的选择。会
过日子的中国人,晓得烧几味小菜,晚餐留下部份作为次日的便当,日积月累,
有了买新车,买房子的资本。常常有人惊讶于华人的储蓄能力,工作2,3年的年
轻夫妻,已经开始承担高额的房屋贷款,而且还能够付清半数以上的首期,这全
归功于积少成多的日常生活习惯。经济的午餐便当,换来的是家人关怀的温暖,
住家菜肴的美味和为未来美好生活奠定基础的小小努力。
不吃午餐的午餐时间,也大有可为。出去走走,逛逛街,在曼哈顿顿地区,
名店云集,是众所周知的购物天堂,何不乘中午的时间去多感受感受城市的繁华,
为两点一线的生活加多些色彩。或者,有人会选择去健身减肥,大公司都会提供
折扣的健身俱乐部,有完善的课程安排,用瑜珈和健身操来代替午餐,也是克服
华人普遍有的坏胆固醇过高的有效措施。又或者去买束鲜花,去次银行。午餐过
后,已到两点,离下班也不远了。
工作 = 薪水支票
说到每天上班的内容,恐怕是乏善可陈。经常听人说,在美国做事,没有
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其实不然。原因何在,是因为你的美国同事,认为你是少
数族裔,即便你出身名校,工作表现本份,甚至出色,你所能得到的晋升机会,
还是很少。在公司的华人,大部份承担的是技术工作,勤奋刻苦,任劳任怨,原
因何在呢?其实还是种族的差别,让一个少数族裔领导一个美国人的工作组,有
时信服力真的没有那么强。相信很多华人被评论过交流能力欠缺,这已经不是语
言上的交流能力了,实则是一种对工作的处理方法,对任务的理解方式,对时间
的支配,和对人员的调动。一般华人在公司里,总是那么本份的做好自己的事,
工作也只是为了一份收入而已。一定会有人留意到,在中国,在台湾,当人们问
起工作,更加强调的是,工作的性质,头衔,然而在这里,工资的高低,显然是
最重要的。听过不少人提起,在美国工作,只是为了那张支票,每个月,拿到工
薪的时刻,才感到自己的存在,才可以继续生存,买车买楼。所谓工作的挑战,
乐趣又有几个打工的能够体会。这些年,海归(意即回归中国发展)的趋势越来越
强劲,并不是中国能够给予经济上更优厚的条件,而是在这里很多华人也向往事
业上的突破,在美国社会,我们面对的其实还有相当程度的不公平竞争。对多数
人来说,所期望的,也只能是一份安定的生活罢了。
同事的共处 - 文化的差异
在公司工作,免不了与美国同事的相处,这里提的相处,并不是工作上的,
而是日常的共处。很多华人会在工作中表现积极努力,但提到工作社交,实在有
点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里的问题在于,教育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共处的场合中,
如果只有一个少数族裔,相信免不了一些尴尬。美国人在一起闲谈的话题,少不
了音乐,电影,电视,书籍,星座,食物,渡假等。其实,从这方面来看,他们
生活更多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少听他们深谈自己儿女的教育,房屋汽车的
价格,国家的政治,这与华人关心的问题很不同。其实,他们并非不关心,只是
在一些非常放松的场合,便没有必要去谈起这些沉重的话题了吧。在群体讨论著
这些轻松话题的时候,对我们这些对于美国文化,娱乐,并不是有那么深刻了解
的外国人来说,的确是有理解的困难的。常常看到一些文章,谈论如何打入美国
的主流社会,文化的差异是最大的鸿沟,勤奋学习的中国人,可以在学校努力,
取得很高的学位;可以积极工作,得到高职厚薪;可以有豪宅名车;然而,文化
的差异可能是一辈子也无法去弥补的。当美国同事兴奋的谈论著他们喜欢的作家,
他们儿时的学校,他们看的第一出歌剧,当几百个不同的名字出现在他们的谈论
之中,就算英文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插的进这些话题。有时很茫然,不知道应该
按照自己二三十年的习惯,看中文报纸,电视,关心中国,台湾,还是索性狠心,
让自己重活一回,参加只有美国人的聚会,看歌剧,读美国史,会回答百万富翁
的所有文化题目,做一个真正的美国人。无论如何,中国人还是中国人,记忆不
可抹杀,社会文化的烙印已经不可磨灭。这道鸿沟已经存在,勉强的改变只会让
人迷失本性,想来,大部份人赞同的是保有自己民族的特色风格,而后酌情去融
合新的环境。
平常的一天又一天,甜酸苦辣自在心头。本来,离乡背景,来到这里,每
个人都会有各种困扰,即便是被人羡慕的,有身份,有工作的人,也有着自己的
疑惑。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可以改变,我们都在不断的改变中寻求更加与这个国家
接轨的衣食住行的方式;然而,社会认知,世界观和价值关都是在受基础教育的
过程中养成的,我们或许能够利用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这个国家中找到自己的
立足之地,但没有人的路会走的一帆风顺,工作中的矛盾,认知上的差异,无可
避免的存在。调适自己是融合于这个社会的关键,无论是现实生活上还是精神上。
既然选择了美国,就不如,放松自己的心情,寻找到自己的方式,快乐的生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