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清华学子被包,从入学起就开始准备做贪官?

(2006-08-22 11:39:41) 下一个
清华学子被包,从入学起就开始准备做贪官? -------------------------------------------------------------------------------- 8月17日,今年考取清华大学的32名云南籍学子集体飞抵北京,并乘专车赴清华园报到,另有30余名家长和昆明两家媒体的工作人员陪同前往。18日下午,当载着60多人的两辆大巴车驶入清华校园后,32名云南籍学生立刻被负责新生接待的同学包围,追着采访他们的还有北京的7家媒体。 这32名学生受此“礼遇”,是因为他们参加了由昆明两家媒体和某民营公司举办的“包机送清华、北大学子进京”活动,他们临行前的食宿和机票费用全部由主办方承担。一名学生说:“这是一次含金量非常高的旅程。” 此外,考取北京大学的20余名云南籍学生也将于9月初乘飞机到学校报到。 学子赴远方求学,为何如此兴师动众?主办方称,“包机”送优秀学子赴京上学,旨在呼吁社会大兴尊师重教之风,爱心助学,鼓励边疆学子学有所成,报效祖国,造福家乡。活动总策划孙学敏说:“我们没有炒作,而是在尽媒体的社会责任,当然,我们并不讳言希望通过这次史无前例的活动以及正在进行的资助贫困生活动来提升媒体的品牌价值。这次之所以选择为清华、北大的学生提供服务,因为这些优秀学子能起到更大的示范作用,能考入中国最高学府实属不易。” 不过,主办方可以做解释,人们也有权加以质疑。有人提出把这些包机经费用在救助贫困学子身上更有意义,也有人说对优秀学子的特殊关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看法不一。然而,老实说,人家有钱,把钱花在何处是人家的自由,用来做事业还是用来嫖娼,用来救济贫困还是用来包清华学子,别人管不着,也犯不上瞎操心。在这次新时代“范进中举”受到礼遇的事件中,我所关注的,是这些被“包”学子的心态。 赴京前,这32名清华新学子齐聚昆明,参加主办方策划的一系列活动,从上午8时到晚上9时,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主办方组织学生及其家长参观活动赞助企业,种植“栋梁树”以表纪念;举办“与清华学子面对面”座谈,请这些高考胜利者向学弟学妹们现身说法;备“壮行宴”,并邀请省内部分中学校长以及云南清华校友会为同学们饯行。 一天内参加如此多的活动,同时还要频频接受记者的采访,虽然疲惫不堪,同学们却都欣然接受。吴钊同学说,这次活动除了为学生和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外,其象征意义和宣传意义更大一些,媒体利用名校效应搞宣传,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张维同学说,主办方为我们提供路费,并有机会提前认识清华的老乡,我们配合他们做一些宣传活动也理所应当。 从吴钊的话来看,这些学子应该认识到了“包机”活动是媒体和企业的做秀行为。可是,既然他们大脑没有进水,为啥要接受被“包”呢?张维同学的话泄漏了他们的心态,“主办方为我们提供路费,并有机会提前认识清华的老乡,我们配合他们做一些宣传活动也理所应当”。是啊,中国古话说得好啊: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你既然被包了,就得像小姐一样,伺候几位大爷舒服,要不人家那白花花的银子拿出来打水漂啊? 拿了人家的钱,得了人家的好处,为人家做点事,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可是,这种心态,不正是一切贪官所具有的心态吗?那些贪官们得了人家的好处,然后就徇私枉法,不也是这么想的吗? 最后,我得说,知道这件事之后,我很是忧虑。清华是中国的两大寡头大学之一,他们的学子在国内做官的很多,张维同学很可能将来也会做官。我倒不是为人民担心,因为当官而不贪的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为人民群众担心已经没有用了。可我确实为清华大学、张维以及其他具有相同心态的同学担心:你清华大学招的原来都是这样的学生,这对你们的声誉恐怕不是件好事吧?而你们这些“优秀学子”,还没有当官呢,就露出狐狸尾巴来了,这对你们的成长恐怕也不会好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