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年挣2175万!联想杨元庆:我对得起这样的年薪(ZT)

(2006-08-22 11:39:40) 下一个
年挣2175万!联想杨元庆:我对得起这样的年薪(ZT)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我想我们对得起这样的年薪。”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如此回应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高薪事件,“过去一年是联想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联想高管带领联想已经度过了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   联想高层薪金媲美戴尔 杨元庆去年挣2175万港元   8月3日晚9点,远在美国的杨元庆,和联想集团CFO马雪征共同接受记者的电话采访。   当天,联想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财报,而二人首次没有参加香港的新闻发布会。   “作为高管,我们应该将精力放在公司最需要的地方。”杨元庆说。前不久,戴尔在美国发布PC增长放缓,PC价格将下调的预告,惠普则刚刚发布了“重归PC”宣言。      联想的薪酬在同类中最低   《21世纪》:联想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你在2005至2006财年的薪酬为2175万港元。这个薪水是合并IBM PC后调整的吗?为什么要做如此大幅的调薪?   杨元庆:我觉得我,以及联想其他高管都对得起这样的年薪。   联想调整薪酬有两个原因。首先,联想过去的薪酬存在两大差距,一是与国际上同等规模的公司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二是联想国际与联想中国的高管相比有很大差距。让联想高管在这两种差距上做类似的工作是不可能的。   其次是技术上的因素,其中包括三大因素:奖金设计,期权激励,一次性养老金。   《21世纪》:这三大技术因素与你的高薪水有什么关系?   杨元庆:首先是奖金。联想的薪酬设计与业绩挂钩,相关性很大。2004年至2005年,我的薪酬低,因为2004年的联想是历史上完成任务最差的一年,联想所有的高管只拿了约10%的目标奖金。2005年,我的薪酬高,是因为联想业绩完成得很好。另外,在联想薪酬体系中,奖金所占比重高,高管更高,因而去年比前年工资相比变动很大。联想高管的薪酬在财年结束时发放,有滞后性。2005年发2004年奖金,2006年发2005年的奖金。   其次是股权激励。过去,据香港联交所的会计准则,这一部分收入不需要计入成本的,2005年4月1日开始计入成本,计入成本以后就开始计入薪酬。其中,高管持股相对较高。如果当年股价不涨,当年是一分钱不值的。   再次是一次性的养老金。联想过去没有养老金的,从去年开始针对联想所有员工制定完备的养老金计划。养老金与在联想工作的年限有关,我在联想工作超过18年,所获养老金相对较高。   《21世纪》:联想薪酬现在全球同等规模的公司中是什么水平?   杨元庆:以50分线为平均水平,联想为30分线。联想与同类公司相比是最低的。   《21世纪》:联想准备在多长时间内把这个差距补齐?   杨元庆:联想预定,在3-5年内逐步缩小差距。   美国的赢利压力   《21世纪》:联想在美国市场表现不好,你如何看待这个市场?   马雪征:我们在美国市场还是比较稳定,本季度销量增加13%,营收增加4%,联想在美国面临的是赢利方面的压力。   杨元庆:联想在美国的利润压力比较大,因为这里是竞争对手的大本营。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在价格调整方面比较积极,这无疑影响了行为的利润,也影响了联想在美国的利润。   经过调整后,联想在美国取得突破。与竞争对手相比,联想既有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交易型营销模式,又有针对大客户的关系型营销模式。阿梅里奥(联想CEO)在美国复制交易型营销模式,这是联想在美国市场的空白。   联想目前的营收是这样分布的:大客户,中小企业,消费类市场各占三分之一。而在美国,主要是大客户市场,中小企业与个人消费用户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1世纪》:联想刚刚在欧洲建立分公司,联想将如何规划自己的欧洲市场?   杨元庆:联想在欧洲的业务,的确不令人满意。   联想在欧洲有两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加强台式电脑在欧洲的竞争能力;另外复制大中华区的交易型业务模式。联想已经在意大利、法国等主要国家设立了分公司,推广交易型的营销模式,但要见到成效,尚需时日。   联想调查认为,与美国相比较,交易型模式在欧洲有更大的拓展空间。所以,联想在欧洲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专门组建了一个针对欧洲市场的团队,我也是这个团队的成员。联想从大中华区派了许多精兵强将到欧洲,他们一边做事,一边当教练。   《21世纪》:联想今年进军国际市场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签约小罗,效果如何?   杨元庆:签约小罗是联想在全球的品牌战略,对欧洲区、美洲区营销的带动是明显的。在全球,围绕小罗做形象推广,在中小企业市场帮助联想建立交易型模式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21世纪》:联想在美国,会不会实施价格战或其他什么措施?   马雪征:既然是在IT行业或PC行业,价格压力是每天都要应对的,联想既要从产品质量上超越竞争对手,也要在价格上超过竞争对手。   杨元庆:我不能告诉你我们的价格下降多少,我能告诉你的是,我们将一直保持有竞争力的价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