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洋过海赴美之路

飘洋过海为您提供1>如何成功签证移民USA;出国前准备工作(过海关,登机,离境,入境...); 在美国职业发展的信息
正文

中国吸引力日增 美国南方2500人成“海龟”

(2006-08-22 11:39:38) 下一个
中国吸引力日增 美国南方2500人成“海龟” 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使海外华人回国发展的兴趣日益浓厚,美南地区海归回流的专业人才也比比皆是,回国热可谓方兴未艾。 据世界日报报道,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教育组领事武世兴表示,2005年美南八州约有2500人回国发展。虽然其中不少人是由单位派到美国培训后再回去的,但有近半数是在美国长期居住回国的人才。他们有的应聘在大学担任教授,有的则返国自行创业。 这些被称为“海龟”的人才,在国内接受大学教育,熟悉中国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了解复杂的历史、政治;又在西方接受教育,拥有多年海外工作经验,受到国家的欢迎。 前德州医学中心教授、现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金力,就有着这样的背景。他在复旦取得遗传学硕士学位后,1994年获德州大学休斯敦健康中心生物医学科学/遗传学博士,后被聘为德州大学副教授、辛辛那提大学教授。以这样的资历,金力于2003年受聘于复旦大学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是国内高校第一位向全球招聘的院系负责人,成了一位“名海龟”。 金力曾于2月随复旦校长王生洪访问休斯敦,其中一项任务便是为生命科学院招揽海外人才,休斯敦一行已面试四名海外学者。 金力说,回国热一直未消退,近两年每年回到上海的海龟平均3000至5000人。 而中国教育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发展机会好,教授的待遇明显提高,科研投入也大量增加。 很多海外研究人员担心回国后研究环境不适应,金力说,有些人想到回中国觉得很可怕 ,其实是对中国现状不了解。现在的科研资源愈来愈好,而且是中国人自己的环境,文化气氛浓厚,菜很好吃,环境污染也已改善很多。 至于回国需要适应的方面,金力表示,现在与当初出国时的文化确实有很大区别,海归对新的文化、体制需要适应。 多年来往返中美两地、现任休斯敦美中联合商会执行副会长的林志共,虽然自己没有海归经验,但长期以来为本地留学人员提供大量人才需求信息,为他们回国牵线搭桥。 他说,回国创业IT、软件、石油设备、制造业等比较热门,生物医学非常难,主要是因为成本高、周期长,并且法规限制等原因。 而创业要成功团队精神非常重要,林志共说,合伙人往往谁都想当老板,有技术的人总认为自己应该占最大的股份,其实不然;提供技术的人与资金、管理一方都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