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01)
2008 (100)
2009 (457)
2010 (459)
2011 (331)
2012 (221)
2013 (220)
2014 (230)
2015 (135)
2016 (184)
什么是汉俳?
汉俳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创作的韵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日文化交流的产物。最初的汉俳是依照日本俳句句式翻译的作品,后来再出现直接用中文创作的汉俳,1980年由赵朴初定型。现在汉俳已为中日诗人和学术界认同,日本有出版《现代俳句•汉俳作品选集》收录汉俳作品。
历史:
1922年俞平伯在《诗》创刊号上曾撰文说:“日本亦有俳句,都是一句成诗。可见诗本不见长短,纯任气声底自然,以为节奏。我认为这种体裁极有创作的必要”,呼吁以中文仿照日本俳句创作新体裁的诗,但回响不大。1920年代中国诗坛兴起“短诗热”一些作家写了一些具有俳句特征的短诗,表现瞬间感觉,形式凝练简洁,例如汪静之的《惠的风》,何植三的《农家的草紫》,潘漠华、冯雪峰等人的《春的歌》等,但这些短诗只能说是受了日本俳句篇幅短小和某些创作特点的影响,不算是汉语的“俳句”。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的学者、诗人交往频繁,促进两国文化交流,亦让更多中国人认识到俳句。
1981年4月,林林和袁鹰应日本俳人协会之邀访问日本,在日本《俳句》杂志上发表《架起俳句与汉俳的桥梁》一文,“汉俳”亦随之定名,正式成为一种韵文体裁。当年中国《诗刊》第六期亦公开发表以上三人的汉俳。
[编辑本段]形式
由于中文为单音节语言,与复音节的日语不同,汉俳改俳句的十七音为十七字,同样分三句,为“五—七—五”的体制。句子节奏参照五言和七言近体诗,五字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三式、三二式、一四式;七言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五式、三四式、四三式,个别的还有一六式等。分自由体和格律体两种。无论是自由体还是格律体都有季语(又称“季题”),即表示季节的词语,但要求没有日本俳句那么严格,季语通常放在首句。
[编辑本段]自由体
自由体又称散体、新诗体,即无任何平仄和押韵规定,可用白话文写作,近似新诗。
[编辑本段]格律体
格律体规定平仄和押韵,这是因为汉语的发音较日语复杂,为了顾及音乐性而要规定格律。用文言写作,近似词的小令,所以亦可视为一个词牌。
格律只要求句子本身符合两平两仄相间,例如:
1.[仄]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2.[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押韵可以是三句全押、首尾押韵和后两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编辑本段]现况
汉徘--------认识一种新的文体
一、什么是汉俳
汉俳是以中国传统诗词(即汉诗)的语言同日本俳句的形式结合的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由中日友协顾问、著名诗人赵朴初于1980年首创,诞生虽然只有20来年的时间,但她源远流长,是中日文化长期交流的成果。中日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二、汉俳的体式
汉俳的体式有两类,即格律体和自由体。这里根据
1、句法
所谓句法就是全诗共有五、七、五三个句子。即第一句五个字,第二句七个字,第三句五个字,这个句法必须严格遵守,不可改动。但其句式结构可以灵活。在创意上,第一句要有一个较完整的诗意,第二句有承转的任务,第三句是结句,一定要收好。如果第一句不押韵,第二句押韵,那么一二两句是一完整的意思。
2、律法
所谓律法就是按照传统诗词的四种格律式来组成句子。即:
(-)-||(-)-|,(|)|--(|)|-。
(|)|(-)--||,(-)-(|)||--。
注:“-”平声,“|”仄声,“(|)、(-)”可平可仄。
这四种句式可以任意使用,五个字的句子,去掉前二字即可。只要求句子本身符合两平两仄相间就行(象传统诗词那样),句与句之间不要求相对相粘。这就给了很大的宽松。如赵朴初的:
绿 阴今雨来。
(|)--|-。
山花 枝 接海花开,
--(-)||--,
和风起汉俳。
--||-。
三句都是平起式,第二句与第一句不相对,第三句与第二句虽然相粘,但不粘也可以。又如林岫的:
篱 畔舞姿昂。
(-)||--
歌词出自名家手,
--||--|
和音久绕梁。
--||-
从句式看,符合格律体要求,但不对不粘也可以。
3、韵法
所谓韵法就是押韵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句句押韵。如杜宣的:
日影透窗纱。
春光先到野人家,
迎春一树花。
“纱”、“家”、“花”为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
二是隔句押韵。如罗洛的:
白云浮广宇。
浩浩无垠任卷舒,
极目青冥里。
“宇”、“里”相押,为仄声韵,也可押平韵。
三是首句不押韵,后两句押韵,如李芒的:
玉兰惊晓梦,
花似天鹅振羽毛腾。
老妻忆妙龄。
“腾”、“龄”是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四是押同部异声韵,仿《西江月》韵式。如赵力的:
红装个个娇。
绿茵场上逞英豪,
射门齐叫“好”!
“骄”、“豪”为平声韵,“好”是仄声韵。也可以先仄后平,如吴瑞钧的:
莫道西湖瘦。
淮左名都景如绣,
千古可销愁。
瘦、绣是仄声,愁是平声。
4、季语
所谓季语就是在作品中,要有反映季节时令的词语。如:“春在杨柳城”、“星贴山尖夏月斜”、“正是初秋凉爽时”、“冬雪映窗明”等。春夏秋冬是季语,也可用花来表示,如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也可用风来表示,如东风、南风、西风、北风等用来表示春夏秋冬。还有些暗示季节的,如:
“一枝枫叶任飞扬”,表示秋季。
“家家角黍香”,表示端午等等。
季语一般在游览、咏物、抒情等诗中用的较多,在言志、理趣、调侃等诗中用的较少,但汉俳并不强调用季语。
5、汉歌(现已正式更名为“短歌”)
汉歌在日本叫连歌或和歌。它是在汉俳五七五三句后面又加了两个七字句,便成了五七五七七的句式,这样便增加了诗的容量。其律法、韵法与汉俳同。押平韵、押仄韵都可以。要以作品的整体效果而定。不同的是后面的两个七字句有的作者用了对仗,当然不对仗也可以,不过用对仗可以充分展现作者的才气,增加作品的艺术含量。如林岫的《嘉陵江放歌》:
南山秋雁过,
一棹烟去破碧波,
客子意如何?
酒入豪肠吟胆壮,
几重山水几重歌。
这首诗押平声韵,尾二句未对仗。
另如李芒的《丁香》:
馥郁浓春色,
繁英却似含悲侧。
紫云空漠漠。
稼艳无须媲牡丹,
清奇应诩迎诗客。
这首诗押仄声韵,尾二句对仗。
6、自由体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自由体。自由体,顾名思义,就是很“自由”。除了五七五的句法必须严格遵守外,不讲平仄,不讲押韵。季语可有可无,如刘征的:
游艇泛如萍。
风声雨声拍照声,
灯光一湾明。
这首诗只是押平韵,不讲平仄。又如公木的:
恋人出嫁了。
做丈夫的不是我,
该抽棵烟吧。
这首诗既不讲平仄也不押韵。看来,汉俳将逐渐走向格律体和自由体共同发展。
三、汉俳的创作
汉俳已经定型,若用格律体富,应遵守其句法、律法、韵法,不可违式。自由体虽然不讲平仄,也可不押韵,但句法不可变。
由于汉俳体式较小,最好一景一咏,一情一抒,一事一议,有道是愈小愈难写。内容、语言应高度凝炼。结构要严谨,章法要分明,要有精品意识。如林岫的《咏箭》:
百步可穿杨。
最怕飞来冷不防,
奇祸起萧墙。
这首诗律法、韵法规范,章法严谨,形象鲜明,语言流畅,感情浓烈,有着深厚的内涵和时代气息,读后令人深思。我们的诗,应该如此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