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李安自己的说法,《色|戒》这部片子是拍给华语华人看的,不去看一下,似乎有点对不住奥斯卡大导演的一片拳拳之心。当然这样说,也是表面文章 ---- 正如李安的冠冕堂皇一样 ---- 经不住宣传的诱惑和好奇心的驱使可能是更主要的原因。
李安说他的电影不回避暴力和性,这一点从电影里看到了。何止是不回避。在慢条斯理的故事叙述中,凶杀和性侵犯的情节和镜头显得非常突兀, 像一块灰色大画布上溅泼的斑斑猩红,或者说像Pizza素饼上散布的小肉球,没有和饼底很好地融合,稍一抖动,就淅淅索索往下掉。事实上,这部电影(或者说张爱玲的原作里)引入的噱头元素非常芜杂:色相、情爱、暴力、谍匪、革命、背叛。也许这就是日据时代“大上海”的现实,两位都回避不得。可是要有机地组织这些元素,行云流水地表现这乱世英雄乱世情,不容易。 李安在访谈中不止一次提到“圆转”、“起承转合”,可见从编剧到电影表达,协调衔接上费了不少事。效果嘛,让我想起1995在科罗拉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时“演砸了”的故事。预先印刷好的投影胶片,因临时修改发言内容,所以勉为其难用剪刀和透明胶带修补了,沾沾自喜, 看似贴补得天衣无缝。可是往幻灯机上一放,大光灯这么一照,台下观众哄堂大笑。因为刀锯斧痕原形毕露,“透明胶带”变成一片片灰色地带,比文字更抢眼。令人感动的是,发言一结束,时任专业学会主席的L先生,在第一时间走上前来,约午餐后一起去踏青。
当年糊涂年少,可以用初生牛犊做托词。考虑到李安处理这类题材也算新手,又要沿用张爱玲的题目,兼顾小说原作的内容,差不多是用“透明胶布”连接张爱玲定下的东东,不能算完全的自由创作,我们做上帝的观众不妨把目光从那些明显的“透明胶带”处移开些。我是不是心里也还藏着L先生给的一颗大钻戒?!L先生,也是台湾中国人移居北美,您当年的善举可能今天得到了善报!
本来我的影评可能要尖刻得多,因为我“气急败坏”,坚信有,却找不到明确的意义。可是写着琢磨着,渐感中气不足,批判热情消退。或许,李安和张爱玲“是非不清”、 人性为大的哲学观已经“毒化”到我?也许作品的人性主题对我潜移默化、让我改弦易辙本身就是意义? 我这始“乱”终弃,就像女主角到最后放过了她的攻击目标,叫他“快跑!”。
坦率地说,感觉色戒没有我期望的好,我甚至可以说失望。但是,我还是宁愿相信色戒里的色和性不是为了炫耀亚洲色相,就像断背山不是宣扬同性恋的唯美一样。作为一个有追求的文化人,李安应该不至于那么浅薄。我这样倔强得近乎盲目地相信电影有意义,与我对L先生的个人情感无关,不是我爱屋及乌惠及李安,也许与人类本能地寻求所谓意义的愿望(Man’s Search of Meaning)有点关系。有意义,是我的期望,也应该是导演的愿望。但我很可能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向一个错误的人索要太多。
顺便说一句,尽管我丝毫不怀疑李安的初衷,但断背山我没有看完。记得有人问爱因斯坦,某女士在晚宴上穿的什么时装,他回答说:桌面之上,什么也没有,桌面之下的,他没好意思看。幽默的爱因斯坦,言外之意是他怕其余部分也是什么也没有。我看断背山,也就是这感觉;前面部分没有看出什么,后面部分没有看 ---- 与其看了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不如留一点悬念和想象的空间。我的愿望还没有那么强烈,兴趣还没有广泛到另类,非要掘地三尺,挖出这电影的深刻意义来。
一个大导演落到这个地步,我不知道是导演的悲哀,还是编剧,或者大中国文学的悲哀。
好吧,说点正经的吧。这部影片最大的败笔在于香港回忆那部分,不是导演的问题,而是编剧本身,尤其对老外的观众,被日军占领,青年学生,演话剧筹款,为了当情妇,却不是跟她喜欢的人,失去贞超。这些让人confusing.
但李安是一位了不起的导演,他把外在的伦理道德和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演绎的淋漓尽致。这种东西贯穿于他的其他影片。他不需要作秀。
这部影片,我想李安并没有打算引领观众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他只是把一些人性的难题摆在观众面前。革命和人性?这部电影很大程度是谈感受的。不必想得太多,就去感觉好了。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0&postID=24119#mark
希望不会和原著大相径庭。
梁朝伟真的渡过了中年的坎,脱的干干净净,假戏真做,汤维虽然料不够,但还是实力派的,加上急于成名,也脱的干净。看了此片,不用再看香港的三级片了。不知刘嘉玲看了会怎想。
是不是因为出于大导演之故,庶民就不可有疑义了?! :)
对于李安的这两个情感片,还是让大家见仁见智吧!
本来就没有什么主见,看来最近是不能跟风去看了,待到风平浪静之时再说。:)
老人家评价爱因斯坦的情商很低呀!所以估计他琢磨不透李安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