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回复胡涣兄:生命目的, 言行一致, 不论断人

(2009-06-17 08:39:21) 下一个
首先感谢胡兄你读了我那个华里克采访的贴子,关注里面内容,并提出言行一致不一致有何关系的问题来讨论。

生命目的是什么,言行一致有多重要,不论断人是否意味着不用关心任何人言行是否一致,确实都是很值得琢磨的问题。

先说我贴那个贴子出来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华里克所说的“以目的驱动的人生”对我有启发。 这个目的并不是各人自己的目的,而是神造人创造这个世界的目的。

今天顺便多说几句。 圣经说 All things are created by Him and for Him. 我理解,在每个生灵身上显出不同形式神的荣耀就是神的目的。 人生命中经历的一切欢乐痛苦忧伤,如果是为了能显出神的荣耀来, 在神的目的中就是有价值的。

比如耶稣基督,为罪人流血受难,承受痛苦, 显出的是神的爱的荣耀, 苏格拉底,服从不合理的死刑判决, 宁以生命尊重法治,显出公义的荣耀。 威伯福斯几十年顷尽财力人力推动立法禁止奴隶贸易和拥有奴隶,显现的是仁慈怜悯的荣耀。 残疾人参加奥运会夺冠, 显现的是自由和勇气的荣耀, 等等。神给我这个生命的目的是什么,荣耀在哪里, 是要每个人一生来寻找落实的。这种人生价值观要人学会忘记一切全从自己出发的思想方法:我的痛苦, 我的挫折, 我的空虚, 我的悲哀,,,,等等。 改成寻找那个神给我的更大的生命计划和荣耀, 这才是出路, 所以华里克说这本书开宗明义:It-s not about you.

在华里克的人生价值观里,人生目的是和神的目的计划紧密相连的。当然这不是说,我不能为自己着想。 事实上上帝的两大律法之一“爱人如己”里首先就包括了爱自己。 关键是爱人与爱己, 平衡点在哪里的问题。

关于言论一致,我强调华里克是个言论一致的人,是为了说他的观点因此令人信服。他把畅销书的收入拿来设立基金, 归还教会,用在神的目的上,而不是用来改变他个人目前的物质生活。 他的价值观对我来说是可信的,因他自己也是他提出的“神的目的驱动论”的实践者。不过我承认强调这点是希望影响读者, 给他们一个好印象。

一般而言, 我同意胡兄所说,确实很多时候,言行不一的人观点也很可能是正确的。 但是,不大容易被人接受。 若是我,只有在更多地验证以后才能接受言行不一者提出的正确观点, 这是我们人性的弱点使然。 孔夫子的“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是总能想的起来,做的到。这个我要承认现实。

人们对于言行一致的要求是有合理之处的。 公民对于政府, 对于公众人物,常常要求他们说话言行一致, 因为他们所说的往往涉及我们各人的利益, 言而无信后果难料。

公民个人与政府,政党,人大, 法院等有权力的机关之间是有一个契约关系的。公民同意把权力授予这些机关行使,自己服从这个权力的管辖有一个契约基础,这个契约就是以宪法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假如政府, 政党,法院, 人大这些权力机关所言与所行矛盾,有违反契约之处, 当然公民会批评言行不一的做法。比如宪法说言论自由,而现实中封杀批评言论的做法时而出现,就会有批评者。 或者法院判案程序违法,不公, 也会有批评。邓玉姣案,甚至人们在法院判案之前就开始提醒党和政府法院,不能判出冤案。这些都是人们对言行问题健康合理的批评关注。

对于有权力的组织和个人,监督其言行一致, 就是确保落实其责任的有效方法之一。 中国文化可能不重视这点, 但在西方文化里, 任何公共权力的行使,不受批评监督的事情很少, 只有个人隐私除外吧。我正在做的这个案子, 老板常说, 要谨慎,因为案子出来很多人会非常关心 , 要有话说的。

对于一般没有什么公权力责任的写作者,我同意胡兄所说, 我们没权力要求人家言行一致。首先我没权力判断别人。他有自由言论的权利, 只要没有损害我的合法权益,别人说什么都是自由。 不过,如果是我熟悉的朋友, 我会不自觉中观察其整个价值观的言行一致问题,不是一时一事。因为我们对朋友的关心更多了一层, 我们会关心朋友灵魂深处的东西, 这一点也是人性使然。人往往不能超脱淡漠到对于一个朋友的境况毫不在意。当然也不能对谁都那么在意,没有人有那个精力能力。

关心和要求又不同,言和行,有时候不能一致,人认识真理在先,认识明白了才慢慢付诸行动, 言和行时间有先后是正常的。另外, 如你所说, 我自己也非完全人,有时候不知道对错界限, 有时候知道了对错, 但是由于和自己的利益冲突,而不能行出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言行不一。舍什么,求什么,历来都是人人要面对的选择考验。

总的来说,我觉得人首先对自己的言行一致是负有责任的,我的女儿就会观察监督我, 我这个妈妈要求她的事情自己是否做得到。 她会因此决定哪些听我的, 哪些当耳旁风。

正因为“我们的忠义是暂时的;我们的恶是常在的。”自己在意检讨追求自己的言行一致就是与恶征战的必要方法。而无为就有些消极了。

对朋友,圣经的原则最好,要以“爱心说诚实话”,可能是不顺耳的话。我自然无权要求别人如何行事, 因为每个人有自由意志。也许我会给人建议,包括我自己的亲兄弟姐妹,采纳与否也在他们。他们对我也大都如此。


现实是, 你在一个人群里呆久了,就把一群人当成了朋友,开始关心起人家来,包括字里行间想着要求别人言行一致。确实,这是个态度的问题,我是没有权力要求任何别人做到言行一致的, 只有权力要求自己。否责, 容易成为对人的论断。 我们只有爱别人的权利, 没有判断人的权利。这一点我接受胡兄的提醒。

其实在关心人和不判断人之间哪里是平衡点很难掌握的,这也许是一个能够证明人确实需要神的智慧的地方,如果我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应该也是有情可原的吧。

我们对自己对别人都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地看待,我们的了解总是不够多,而我们又很需要客观公正地待人待己。

所以我很喜欢大卫王的祷告词:

“神啊,求你鉴查我,知道我的心思, 试炼我, 知道我的意念, 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路。

Search me, O God, and know my heart; test me and know my anxious thoughts. See if there is any offensive way in me, and lead me in the way everlasting! ” 诗篇139篇22-23。



再谢胡涣兄,我和茶轩不少朋友一样,乐读你的理性文字。





附胡兄原贴:对言行一致者该如何?对言行不一者又该如何?


如果一个人说过不少良言,后来又去做了不地道的事,那这人就言行不一吗?他从前说过的那些良言就都是违心的吗?

事情没那么简单。

爱默生说:“我们的忠义是暂时的;我们的恶是常在的。”(Our faith comes in moments; our vice is habitual.) 每个人都在高潮与低潮之间交替,在善与恶之间振荡。并且通常都是善的时候少,恶的时候多。善是恶的漫漫长夜之中的点点火花。善的时候痛哭忏悔,恶的时候故态复萌。两者都是真的。所以言行不一其实是人生的常态。如果你觉得某某人言行不一,要知道言行一致可是个很高的门槛,你自己也不一定迈得过去呢。

人生就这样充满了矛盾。以前读《圣经》,常常为其中义理的矛盾所困扰。现在我觉得这也许是刻意而为之,为了让凡夫俗子懂得什么才是人生的常态。

当然也有到处说谎的骗子。不过这些人狗嘴里一定吐不出象牙。你要是被这些人感动得热泪盈眶,那只是因为你还太“绿”。

*********************************

华理克的书的名字是 The Purpose Driven Life, 直译出来就叫“以目标引导的人生”。人生目标为何,大家因信仰和经历的差别而各异其趣。不少人认为生不过就是等死而已,何来目标?我也不知道人生的终极目标为何,不过觉得把火花变成长明灯当是人生的目标之一。

由此想到以色列的六角星符号 (The Star of David)。对六角星符号的一种理解是:倒置的三角形象征的是沉重地压在我们之上的常在的恶(是自己的恶,不是别人的恶)。顺置的三角形象征的是奋力向上抗争的善的火花。我觉得这个解释非常耐人寻味。


火花并不是假的,它们只是短暂而已。你对言者火花之后的黑暗失望,只是因为你把火花误以为长明灯了。这不是言者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

关于听言与识人,孔子有精辟的论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这话的意思是火花虽然并不等于长明灯(上半句),其价值却也不可抹煞(下半句)。

从你的角度来看,别人言行是否一致,其实不关你的事。他说过的良言被你记下,对你有所启示,这就够了。“不要论断人,免得你被论断。”

从言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他言行一致,他是值得羡慕的得了点道的人;如果他言行不一,他不过是还在苦海中挣扎的值得大家同情的众生之一而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