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21)
2008 (121)
2009 (125)
2010 (115)
2011 (188)
2012 (73)
2014 (1)
2022 (1)
最近听说的几个人物, 很有回味。 这几个人是属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人种的人,他们的故事所处的时空环境以及故事内容完全不一样,但是我的脑海里总感觉这几个人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可以放在一类人里面。
这几个人物是韩国已故总统卢武铉,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潘达微, 瑞士传教士苏耀武。
前两位是知名人士,经历坎坷。 最后一位苏耀武先生是正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生活的牧师,瑞士白人。 他讲流利的中文, 离开家乡和亲人自愿到中国的深山里和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在一起,在当地结婚生子, 孩子上当地的红旗小学,和当地人一样生活。
我若是作家,会考虑花时间好好研究研究他们的生命轨迹,特别是他们的人性方面,心灵历程方面的细节,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是一个很不同寻常的故事。
这几个人物的共同之处, 在于他们有所求, 有所不求。 他们追求的, 都是尽心竭力全副生命去求, 他们放弃的也都放弃得完全彻底。 还有, 他们一生所求,为自己的部分都是有限的。他们的生命所承载的是很多人, 很多事。 相反,他们都把自己的利益作为追求的代价奉献了出去,成了茫茫人世上特立独行的生灵。
从成功的角度看, 他们都很难符合世人所说的成功标准。虽然我并不赞成卢总统的自杀,潘达微的出家,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问, 他们是否活出了生命中的人性之美,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这个世界众生是怎样的情形,他们自己都活出了人性之光。
苏耀武牧师在艰苦环境还过着快乐生活,是三人中最幸运的了。 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也有意思。
正好教会来了一位访问牧师, 他和苏耀武牧师很熟悉, 计划在本周末开始的一年一度的教会营会上多问问李牧师关于苏耀武的情况。
最近太忙, 等有空儿会慢慢去了解他们追求的, 和放弃的具体细节,以及过程, 会是一个非常有收获,吸引人的练习。
认识人, 无论过去的现在的, 都是一种乐趣, 学习的乐趣, 我喜欢这样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