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东山魁夷画作欣赏

(2008-11-20 05:00:06) 下一个

日本画家东山魁夷先生,他的画风结合了唯美与写实的特征。 前几天睡前读了他一篇散文, 谈到他如何构思“路”这幅作品,很有回味。

那是一条他年轻时便熟悉亲切的老路,10 多年后再次造访他心中充满感情的这条路, 他目睹了这条路心爱的路从年轻葱郁到枯干沧桑的变化。 这条路经历了战争岁月,容颜已改, 他原来喜欢的那些小小细节已经消失。  但在画家的心中,无论有多少细节的改变,她的精神内涵从未改变。 最后,他构思的这条路,是一条两旁被绿色围绕, 稍稍向上倾斜的路,路的尽头在视线不能达到的远方。

在画家的心中,最真实的究竟是哪条路,是十年前的路,十年后的路,还是他画笔下作品中的那条路呢。  

真实对每个人来说版本是不同的,因为人的眼睛是受心灵影响的。 画家心中的路,并不是自然里的那条路,那条路也许只是画家心中那条路的影子。

在网上搜了一遍, 没找“路”, 但找到了另外几幅作品,收藏在这里欣赏。

我们欣赏者所在意的,不也是他心中存在的那个自然吗?


白马森林









绿








白桦


夕凉


 

 阅读东山魁夷
转文


阅读过东山魁夷的画作,漠视自然的心会被迅速燃烧,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深处对自然由衷的崇敬与关注。你会发现大自然原来是如此的美丽。

 散文《一片叶子》开始了我对东山魁夷最初的了解,最为平常不过的叶子,能被他出神入化地描写,甚至还引发出许多关于人生的哲理,令人叹服。之后,又不断读到他的许多画作,真是画如其文,一种清新如水,单纯至美的气氛扑面而来,使得观者迷醉,灵魂像要在大自然中独自行走,整块整块的色彩如落叶,一片片飘进了人们的记忆。

  东山魁夷是一位出色的日本风景画家,走的是一条艰难的日本画道路。从美术学校毕业后,像众多画家一样,东山毅然去了欧洲,不过不是艺术气氛浓郁的巴黎,而是富有冷峻色彩的德国。用东山自己的话说:“因为当时我的心境比较起高雅更倾向于素朴,比较起热情奔放更倾向于谨慎节制……”。由此可见,北欧寂静、寂寥的景致正融合了作者的心境,唤起了作者的内心渴求。东山像一个旅行家扑向了大自然,领略着那里阴郁庄严的山川风物,带着这样的情感,后来两次寻访北欧,去实现心中的白夜之旅。

  不过,在他的自传回忆文章中,我发现他的身世的不同寻常之处:青年时期便家道中落,亲人相继离世,而且当时的贫穷状况已经到了极限,给这样一位大画家的身世罩上一层浓重之色,也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沉重。这一时期,画家更是以一种特殊情感投入大自然怀抱,对亲密的山、树诉说着一切,在那里找寻瞬间的安宁和慰藉。最终东山找到了感觉:“我着迷地在各地的海岸行走,海风和滚滚涌来的波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呼吸和跳动。”我觉得“行走”一词较能准确地概括出东山对艺术的执着,对自然的深情。为了画《黎明潮涌》,他去了很多地方看海,看礁石,像这样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自然忠诚的感情,相信人们自然也会为之动容。 

东山是站在东西方结合点上,通过西方来眺望东方,反观日本和东方民族艺术中美的物质,增加对传统认识和自信。他的虔诚求美之心,建立在对乡土的热爱和对西方的亲和感情的基础上的,吸收西方艺术,但不失东方艺术的精髓。我们从他的许多作品中,可以明确感受到这一点。 

 像《森林·白马》这样一种幻想性作品,以优雅抒情笔调,给人切身领略到大自然的神秘,发现日本人的心情,获得一种静谧而舒畅的慰藉,感受到一处纯洁而慈爱的温暖。画面总的说像一首钢琴曲,以蓝色森林为背景,森林中间隐约出现一匹白马,像是要走进观众的心里,又像要消失在幽深的丛林,这种“生长在内心的森林,谁也无法窥知”。参差的树枝,错落重叠,枝桠被除,空间的寂寞。制造了丰富。

 无论从东山魁夷的主要作品《冬华》、《夕照》,还是《森林·白马》、《绿色回音》,我们都可以看到贯穿东山绘画的一个共同点:装饰性、象征性和构图的对称,造成这种现象主要还是源自于东山先生内心对灵魂安宁、平衡的祈求。

 东山以虔敬、谦逊的宗教感情,将对自然、生命、人生的认识渗入到风景画中,达到忘我、无我之境,以滋润的笔端描绘出装饰性的寂静、幽玄,不禁让人怀念起故乡,怀念起与人类朝夕相伴的自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谦谦好, 谢谢你总是美言, 一切都好吧?
一周愉快!
虔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苗青青的评论:

谢谢青青精论! 精彩! 学习了. 问候!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盈袖2006的评论:

我每天睡得晚, 早上起来很挣扎一番。 但是一出家门, 看见外面黎明的阳光之下那条熟悉的默默无语的路,顿感亲切,真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大自然真是人类的母亲。。。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艾丽思笔记的评论:

我天性不爱热闹,在热闹的人堆里常常把自己丢了。 只有沉静能发现我是谁, 在哪里。

所以我内心能理解康德那样相当呆板但自得其乐的生活,独处, 思考,找寻生活的根本。

咱不是哲学家不能像他那样遗世独立。不过宁静确实是性灵的良药。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一条在清晨黎明中, 平静安详地呼吸着的,坦荡的, 自由自在的路。”
这也是我在找的路。谢谢青青的分享
艾丽思笔记 回复 悄悄话 很有意思的画作,我也喜欢。

我觉着“宁静”其实是最大的力量,一个人想热闹想奔腾,很容易,但若能把自己的力量沉静下来,就难了。

内敛,需要强大的基石。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虔谦的评论:

其实“美的情愫”这本书里有很多他的画儿, 清新优美宁静安详。自然在他的头脑里经过了选择经过了抽象的过程, 最后剩下的就是一些简单的美的要素,简单的精神。我喜欢的,是他有一种把握平衡的能力, 一种去繁取精的能力, 只是网上的几幅画还不能完全表达这些。

关于挣扎, 人生其实常常不可避免走向复杂。 到了一定时候, 就必得回过头来, 理清头绪,重新简化,就像画家的工作。

信上帝的人,可以在上帝那里找到理清头绪的思路。 你说他的画好像缺乏力量, 那也许和画家的力量源泉在哪里有关系。。。

我也有挣扎。 有时我想,人要独立, 那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独立, 人必然也要有依靠,力量和爱心需要有源头。。。

我祈求多多获得上帝的恩典,为你, 为我。。。
苗青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盈袖2006的评论:

在“一条路”里, 东山魁夷写到:“。。。人生的的旅途会有许多歧路, ,与其说是我自己的意识在驱使, 莫如说是一种更加巨大的外在的力量驱动着我。这种想法至今未变。 但在我心中早已培育了要走这条路的意志,所以这才形成这幅作品吧。我的心灵一旦平静, 我的方向也就固定下来了。 这条路, 既不是明朗的,骄阳普照的路,也不是笼罩着凄惨暗淡阴影的路,而是一条在清晨黎明中, 平静安详地呼吸着的,坦荡的, 自由自在的路。”

“美的情愫”这本书中, 有不少插图。 画面非常静谧,像川端康成所说:" 东山的画给人一种优雅的爱的滋润, 一种慈祥而温柔的气愤, 而且悄悄地给观赏者注入了澄明, 亲切的感情”。

我喜欢他画树的风格, 很多画的是树干, 甚至树根。他画的马, 在”树魂“里有, 在 “漓江清晨”里也有, 他好像把马当成自然界生命的一种代表。。。

问好!
虔谦 回复 悄悄话 是停唯美宁静的. 不过, 好象缺少一点什么, 也许是力量, 也许是更高的精神追寻...我说不好. 真想看看他的路...
问候青青. 一段时间以来灵命很挣扎. 今天在教会里唱到 "神的恩典够我用", 内心激动不已...
盈袖2006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他画的马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