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仍然是很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zt - 博客 | 文学城
正文

中国仍然是很穷---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zt

(2006-10-03 02:04:34) 下一个
k原帖在此k


凉山美姑之行(五)——眼见为实

2006-10-02 15:08:44
一 终于到了


车子再也不能往前开了。于是停在了山头。村小就在前头,可是这么多东西怎么搬?


山里特有的传播手段——喊山发挥作用了。


只听得阿培络戈用彝语一喊,一大群孩子叽叽喳喳地跑了过来帮忙。




这就是四普村小。远远地看着一座土房孤零零地立在坝子边,里面有2间教室,是总共20多平方米的土墙房子。前面的就是操场,有一对破烂的篮球架。山猪在坝子上觅食。

二 分发用品

儿子帮着把文具、书本装进书包里,然后一个个清点好。


孩子们也井然有序地排着队。我说普通话,四川话,孩子们都听不懂,我也不懂他们的彝语。这其中全靠阿培络戈翻译。




村民们看到我们的到来,冒雨从四面赶来,猪、狗、鸡等也来凑热闹。


孩子们没有吃过面包蛋糕,他们的食物就是苦荞麦粑。我们把为数不多的有装饰花的奶油蛋糕分给了女孩子。




在美国我们也许还在为奶油的脂肪含量发愁而弃之不食,可是对山里的孩子们来说就是美味佳肴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篮球架对孩子们来说都是很奢侈的,下雨泥泞路滑,晴天尘土飞扬。


背上的孩子哇哇地哭起来,因为从来没有陌生人给过他(她)吃的。


这个小女孩叫额其以布,5、6岁之间。我看到的每一张她的照片都是充满了焦虑的神情。是的,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撒娇的时候,玩乐的童年。然而,她却过早地开始承担家庭的重担。背上的小孩不仅仅把她的脖子深深地勒住了,也沉重地在她脑海里刻下了生活的艰辛。


孩子头上的这个叫做“察尔瓦”。


这种“察尔瓦”就是用羊毛手工编织而成的。

三 学习条件

这就是学校所有的家当。


教室既无电也无水,周围连个厕所也没有。梁上的瓦片破了,雨水直接落进教室。于是夏天漏雨,冬天兜风。房子的土墙壁开始剥离开裂,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教室里黑黑的,只靠着这一扇窗子透点光进去。孩子们的眼睛要坏可怎么办啊?然而村子里是有电的,可就是没有钱给学校拉根线去。




老师阿黑格布是个中专生,民办教师。1972年出生,教了17年的书。学校里就他一个老师,又是兵来又是将。学生有32个。他是身兼数职,教语文、数学、美术、思想品德。一天五节课,从上午11:00到下午4:00钟。老师不吃午饭,而孩子们吃的就是从家里带的苦荞麦粑。如果老师生病或有事不能上课,孩子们就待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农活。2004年以前阿黑老师的工资是$7.5美元一个月(人民币60/ 月),他有三个孩子5 、6、9岁。全家就靠他这点微薄的钱是糊不了口的,于是老婆又种点地。2004年以后才涨到了$25美元一个月(人民币200元/月)。


孩子从5岁到11岁都在这个班里,上一年级。


阿黑老师说他有时候真的是不想当老师了,还不如在外打工挣钱。可是每当看到孩子们清纯无辜而又好学的眼睛就又心软了。他就这样默默无闻地一干就是17年。


孩子们给我唱了一首彝族歌曲,我听不懂,然而我的眼眶湿了。


孩子们站在土墙边高兴地向我挥手告别,他们是兴奋地,因这份小小的礼物;我也轻轻地挥挥手,带走的却是力不从心的遗憾。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