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丁丁四海为家

生活如同一杯杯啤酒,初尝苦涩,习惯了就好,最后欲罢不能
个人资料
正文

色影有技《二》眼睛和玻璃非常重要的动态性区别 (图)

(2006-07-11 04:52:21) 下一个

先补充上一节,前面说了一个成像清晰的原理,说到光圈越小清晰范围越大,那是不是无限成立呢?不是的,要不然你以为专家们愿意扛着几十斤的镜头上山下乡进西藏啊,那些地方穷山恶水宁可多背一些补给也不要带累赘。小过一定程度,凸透镜不均匀厚度,从不同位置折射的光强度等等特性都不一样,特别是薄薄的边缘产生最大的质量问题,光圈越小各种质量问题就会放大,比如边缘变形,边缘色散,一样会把图片搞差,所以为什么那些针眼摄影机的效果那么流,不是不想拍精彩清楚的冬冬,而是物理特性限制了,而且大部分时候黑灯瞎火效果已经难能可贵了。

好光圈这东西的特性回头再提,先说另外一个问题,大家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看上去很美的山光水色拍下来不是这里全泛白就是发黄发黑,或者整个色调全部变掉,特别是有太阳的比如日落日出,很漂亮的一个画面,就是拍不下来。

为什么?这里又涉及玻璃不如肉眼的一个地方,动态范围,即同时把明亮和黑暗部分都看清楚的能力,肉眼是玻璃的10倍,即人能同时把很明亮和很黑暗的物体在眼睛视觉上同时感知,而玻璃只能达到1/10,当然我不知道专家如何算出来的,当用行话差几档。最常见就是太阳刚从山后升起来一点点,这时候余辉可以让人们看到背阳的树的颜色,但是镜头里曝光时间让太阳颜色正常,那么背阳的那个坡面曝光不够就会呈现黑色,如果曝光时间让背阳的山坡颜色正常那么太阳的曝光就会过度而白掉,但大部分测光算法是取多个点的综合值结果造成四不象大家的曝光都不准整个色调全不对。我们说这种请光是反差过大,相机是不能正常的代替人眼的,所以一定要有取舍,一般以太阳为主,突出其红艳,而其他景物只能用黑色的剪影产生美感,所以一帆扁舟或几栋层次分明的建筑就有好的效果。普通圆滑的山形效果就差。如果用全手动的非单反相机就很有优势在调节曝光时可以把效果看到,这种时候除非是专家或用测光计,个人计算正确曝光时间非常困难,就不要说傻瓜机了。当然相机之间还有区别,不是动态性都相同,这个我会在下期介绍。所以眼睛看到好的不等于能抓下来,大脑要学会考虑取舍,但这样也会有意外的效果因为拍的和眼睛看的不一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