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丁丁四海为家

生活如同一杯杯啤酒,初尝苦涩,习惯了就好,最后欲罢不能
个人资料
正文

色影有技《一》了解眼睛与玻璃成像 (图)

(2006-07-03 10:57:58) 下一个

许多人常常说照片拍得不好,某些地方怎么糊了,某些地方怎么这么黑,或者为什么一大片地区都白掉了(我们常说过暴了),或者为什么和肉眼看到的大不一样等等,因此很有必要把一些最基本的成像原理解释一下,让大家有个期望值,然后下一步去决定如何拍摄和选购以及用好相机。

首先是被摄物体景物清晰的问题,比如旅游中大部分人拍摄景物的时候都希望满眼看到的东西都清楚地反映出来。这反映到照相中有两个基本部分,第一是对焦,就是说镜头的焦距调整到多少让多远距离的物体最佳成像,学过物理光学折射的人都知道,任一设定的焦距只能让一个固定距离的地方的每一个点正好聚焦到投影面上的一个点,在这个距离前和后的点在投影面上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光斑了,理论上来说所有的照片都是不清晰的,因为只有某一个距离的点才能得到最清晰映射,而我们随便照座山,一条街都包含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范围,那么我们照得很清晰的照片是怎么来的?相机欺骗我们?还是相机自动对了很多不同距离的东西组合起来?不是的,而是另外一个基本部分,光圈,也就是透光的那个孔,注意,这个不是说相机那个玻璃的大小,而是指里面一点那个黑膜在你按快门那一下它打开的孔的大小,这个孔的大小决定了那个光斑的大小,大家画一下图就知道,当这个孔变成一个点的时候,任何一个点出来的光线只可能投影成一个点,而当这个孔变成一个圆的时候,投影的点变成光斑,而光斑的大小由圆的最边缘部分决定,而只要这个光斑足够小,在我们的眼里就还是一个清晰点,看,模糊数学又一次在生活里派上用场。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绕了很多弯?是啊以前做物理题都是求精确对焦的时候如何如何,从来没有想过没有对上焦的时候是否就绝对不清晰?大家可以按照相机比例画一下,不过没有超长的纸张是画不来的,比如中间的镜是1厘米,投影板是3.6厘米,镜和板之间2厘米,选一个50-100米范围长的物体,大家可以看到任何一点那个光斑有多小。

这里大家就明白了只要开的孔小清晰范围就大,也就是术语景深大。所以你看傻瓜机都是小巧玲珑的,除了帮厂家省钱只放一块小玻璃,另外就是为了让傻瓜们不要拍模糊的照片啊:-) 但是物极必反,孔越小通光量越小(比如说每秒钟),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让底片产生足够的感光变化,所以孔太小了很多时候傻瓜机一算,比如需要0.2秒(术语就是曝光时间或者exposure duration),好它就保持开孔0.2秒,结果另外一个问题就进去了,就是手抖。请举起手看看它是不是每分每秒都在轻微的颤抖,更不用说抓着相机按下按钮那个动作了。

还有就是天气也很大的影响了曝光时间,晴天,阴天,傍晚,晚上通光量的区别是巨大的,晴天1/1000秒就够了阴天可能要1/50秒,傍晚可能就是1秒,晚上就是几秒到几十秒,而普通人的手的晃动超过0.1秒就可以反映进去。

好先到这里,请听下回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丁丁168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美就在身旁,稍微用心就可以捕捉下来
轻柔 回复 悄悄话 照片太漂亮了,看着是一种享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