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旬老人收藏华文报刊三十载

(2006-06-26 14:42:45) 下一个


(星岛日报记者傅煜东报道)倘若翻开一张张泛黄的老报纸,你会想起什么?如果有机会让你一睹陈年往事,又会产生怎么样的感想?年过6旬的黎振环老人收藏的巴黎华文老报纸,已远远超出了藏品本身的升值价值,更是对岁月的珍藏,对历史的铭记。

二十年发展 三十份报刊

在黎振环老人狭小的书房里,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深蓝色的布袋,里面纸页微黄、样式各异的中文报刊让人出乎所料。从1983年1月1日《欧洲时报》的创刊号到几乎不被人所知的《远东半月刊》;从巴黎最早的华侨俱乐部创办的《旅法华声》到宗教报纸《真佛报》。80年代以来出现的巴黎华文报刊的创刊号,在这里几乎都可找到。黎振环先生曾经是柬埔寨华文报纸的老报人,30年前来到法国后既投入到当地华人社会工作当中,是《欧洲时报》的创办人之一、也帮助多家华人社团编撰会刊,如〈〈法国潮汛〉〉、〈〈富善〉〉杂志等,是此间华埠备受尊敬的老人。由于工作关系和对报刊的兴趣,老人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收集巴黎华文报刊的习惯,日积月累,蔚然壮观。
这些收藏大致分为两类:综合报刊和华人社团刊物。黎振环说,从1980年代开始,华文报刊出现“百花齐放”的大发展局面。20年来,各种报刊曾出不穷、大大小小有30家之多,如今有的已经成为当今巴黎华人社会的主流媒体,有的则“昙花一现”、了无音讯。透过它们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期海外移民生存发展的过程,华社领袖的服务思想,以及早期移民的艰苦作业等,是研究海外华人社会的第一手资料。如华人社团刊物,就反映了海外华人社团虽然有地缘、血缘与业缘的分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时出版纪念刊,以记录周年庆典与各种活动。这些纪念刊一般都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资料性。对于海外华人史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

一种现象 一个目标

打开1983年元旦出版的《欧洲时报》创刊号,头条消息是《苏党主席盼望举行美苏两国高峰会议》,采用繁体直排版式,对比今天简体横排的《欧洲时报》,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不禁油然而生。在黎振环的收藏里,90年代新移民到来之前,华文报刊几乎都是繁体字、直排、左行文,语言半文半白。伴随着中国大陆移民的增加,出现了与老侨报风格迥异的、形式上更加“大陆化”的报纸。其特点是横排,右行文,语言简洁、直白。这种华文媒体相异性的降低,反映了过去因地域分割而形成的“港台”、“大陆”的概念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是海外中国人(华人)的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华社会、华文报刊及其读者群体的融合的现象。
1988年7月7日的《华人报》在其《创刊献词》中写道,“每一家报社的诞生,都带着自己的目标。华人报也不例外。她希望成为欧洲华人的喉舌,作为他们倾吐心声的场所;她希望成为华人的学校,传承民族文化;她希望成为华人观察社会的窗口,了解居住国的信息;她希望成为联系华人的纽带,团结族群,发展经济。”这份28版的中文半月刊,如今早已在华埠消失,可她的这番话仍是现在各种华文媒体的目标。今天当你看到巴黎13区大街上一个温州华人和一个广东华人在用普通话交流的时候;一群华人孩子用不熟练的中文朗朗诵读的时候,不要忘记这些存在的和曾经存在的华文报刊功不可没。

民间办报步履维艰
 过去20年来,旅居法国的华裔人数不断增加。据民间机构统计,巴黎就有60多万华人,其中大多华人在家里讲华文,法文水平有限。正是因为这个庞大的读者群,华文媒体才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了起来。
相对于办电台、电视台来说,在海外办报要容易得多。许多华人都是先建立自己的社团,再办一张给社团成员看的报纸,如《广肇侨讯》、《互助之声》、《法国潮汛》等。80年代末开始,随着来法华人的增多,一些民间报纸也应运而生。他们大多无财团、党派背景,主要依靠广告“维生”,内容风格各异、质量参差不齐。这类报纸大多办得快,关得也快。一些报纸,如《法华报》、《华商报》 ,虽然质量相对较好,但由于实力有限,读者群的形成又需要一个过程,目前仍很难成为华裔群体的主流媒体。
办媒体需要专业人才,但华人媒体往往受经费限制,不可能以较高的薪酬雇到专业的新闻工作者。有许多报纸都是一人身兼多职,既当记者,又当编辑,还要拉广告。许多采编人员根本没有做过媒体工作,拼版、编辑、美工和印刷还都相当粗糙。“一人报纸”、“家庭报纸”,“单枪匹马”办报纸的状况比比皆是,其间的辛酸又有谁知道。《华人报》在其创刊时说“我们将接受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我们的道路绝对不会象香榭丽舍大街那样平坦……”。
30年过去了,作为华埠历史的见证人、一个老报人,黎振环说,华文报刊生生死死、起起落落,不论它们出于什么样办报的动机、存在了多长时间,它们都向世人表明,华人社会不是文化沙漠。它们的精神值得钦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