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正文

第18集:不朽丹青(下)

(2006-06-22 14:17:42) 下一个

        中国的哲学思想一向视田地自然为一大生命。对于中国的绘画艺术来说,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寻求自我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新安话派对此理念的信奉,可以说是坚定不移。渐江毕生都以“家在黄山白岳间”而自豪。他一再吟颂“敢言天地是吾师,黄山影里是吾栖”,以此表达自己对于灵秀的徽山徽水的感激和虔诚。

  黄山白岳,壁立千仞,巍峨奇秀;新安山水,清潭浅滩,萦回明丽。山环水绕,岩壑幽邃。的确是一幅美丽无比的图画。 到了近代,徽州画家更是层出不穷 ,他们活跃在徽州,也活跃在浙江上海等地。当时沪上知名的画家中,仅歙县籍的就有虚谷、吴鸿勋、黄宾虹、汪律本、吴淑鹃、汪声远等。对海上画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在这些画家当中,堪称一代宗师的当属二人,一个是虚谷,“海上画派”的创始人之一。另一个则是被称为“北齐南黄”的黄宾虹。

         黄宾虹,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名质,字扑存。后根据原籍安徽歙县县西乡潭渡村有座滨虹亭而易名宾虹。黄宾虹6岁学画,7岁能识千字,8岁开始诵读四书五经,11岁临刻邓石如篆刻石多方。他的聪明好学深得父母喜爱。宾虹后来写下了“幼承宗族贤,修业父母喜”的诗句,真切的表达了童年的幸运。为了应童子试,13岁的黄宾虹,第一次踏上了回老家潭渡的里程。父亲领着他,乘船北上。这是他第一次亲眼目睹秀丽的新安江。虽是第一次回到老家,但他一下子喜欢上了徽州。尔后的数年他异常刻苦攻读。十七岁中秀才,二十三岁考中贡生。同时,他开始了绘画的实地写生。

         这里是歙县潭渡黄宾虹故居。当年“怀德堂”和“铸园”留下了他年轻时的人生轨迹。1883年,18岁的黄宾虹首次上黄山。黄山的美丽使他豁然开朗,黄宾虹立志要当一名画家,以一种艺术的方式,完成生命与自然的交流。从18岁到71岁,黄宾虹9上黄山。他心系黄山情注黄山,作了许许多多的描绘黄山的诗和画。他自拟了这样一幅长联“九次上黄山,钩奇峰,钩古木,作画作狂草,洋洋洒洒,浑浑噩噩;一生堕墨池,写金文,写大籀,以斜为正则,点点斑斑,淋淋漓漓”这里有诗人的理想,画家的追求,也深深的蕴涵着大师对家乡的依恋。

  黄宾虹一生在许多地方留下足迹,1886年21岁的黄宾虹抵达扬州,广泛接触扬州名画,并师从扬州老画家郑珊,陈若木等。1960年41岁的黄宾虹在歙县新安中学教书,与当地的一些书画名流切磋书画艺术。这一段时间,对于“新安画派”的理解大有精进。1907至1937年,整整30年,黄宾虹一直居住在上海。期间中国艺术专科学校成立,他曾一度担任校长。在此期间,他曾多次游历徽州,并跑遍全国的名山大川。他的画作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1937年5月,黄宾虹受聘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为该笑教授中国文学和美术史。此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了,之后这10年,是他绘画中最为灿烂的阶段。曾有人赞叹说“先生七十后,夺得造化的精英,图写自然,千笔万笔无一笔不是;年过八十,尤见精神。”

        (以下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王伯敏语)“都知道黄先生有学问,黄先生的根底非常好,可是没怎么表现出来,你七十岁了么?就无非就是一个画家。到了七十岁之后,到了七十五岁,到八十岁差不多。嗨哟,从他自己的思想上讲,他有体悟,有所悟,从变法的上面来将叫晚年变法。许多的有名的有研究的山水画家,对黄先生都是非常尊重他,推动他在晚年的变法。在晚年能够这么个变法,变得出来,确确实实是自己的根基打得好。”

        有人曾这样评价黄宾虹的画:“若论才情之旺盛,黄宾虹不如齐白石;若论思想之谨严,黄宾虹不如潘天寿;然后,要论体悟之深邃,则谁也不如黄宾虹。”他混迹于笔墨意象,会心于艺术真谛,而不知老之将至的个体特质。寓含着人在不断追求美时,所焕发出来的灵性之光。有了这种灵性之光,作画便可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而达到了一种天地之境了。当然,这一个“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高层次的文化背景正是徽州所给予的。徽州一直有着感悟自然的传统。因为它直接地面对自然,它美丽绝伦的自然环境,更容易让人悟到自然的精神。如果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黄宾虹所具有的独特气质,也就会理解大师画作的一脉渊源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