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如何开头,便以故事起首。话说女儿是个懵懵懂懂的美国小学生,每日回家偶尔会向我们报告她在学校的趣事。这天她说她在学校参加了火警演习,大家排队向外走,连排几队都有规定。她还告诉我们,不但有火警,还有其它类型的警报演习。小孩子根据不同的铃声或音乐判断是应该排队走出学校(火警),还是蹲在没有窗户的学校走廊里(龙卷风警报等)。
我在中国上了十几年学,又工作几年,从没参加过实际的警报演习。反是到了美国,没上班几天,单位便举行火警演习,其实不过是听到火警,大家顺序走出防火门,到停车场向专人报告而已,整个过程不过半个小时。但当后来公司里真的有了火警,却派上了用场,虽然后来证明那只是个小小的虚惊罢了。
记得唐山地震前一年半载,妈妈也曾听到过地震的风声,便告诉我地震了要钻桌子钻床,不能往外跑,而且家中墙角也曾放有一个装满水的行军壶。可惜这一切只是流于口头,妈妈从来没有试着让我们全家一起去钻过一次桌子或床。而大震之夜,当我从剧烈晃动的房屋中狼狈逃出后,第一个强烈的念头便是:在自己的脚踏出楼房前,震动已经停止。如果房子真的塌了,自己以及和自己一起狂奔的人们,绝无生还可能。当时我便想:如果真有下一次,我一定听妈妈的。
而今三十年过去了,每到七二八,便总能听到零零星星的有关那场大震的讨论和回忆,但直到今日,我却从来没遇上甚至听说过一次防震的演习。我不愿假设过去,但如果可以,我真想说:假如当年在震前,当接到并不确定的地震预报,当时的政府不是搁置不理,而是安排一些地震演习,传授一些自救知识,那二十四万生灵中有多少会因之幸免呢?——至少不会象我,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只下意识地仓惶向门口逃生。
逝者已矣。三十年过去了,当今天的唐山装点街头,准备迎接领导的到访以纪念那个惊心动魄之夜时,有人想过那意外也许有重现的一天吗?不一定是唐山,可能是宋山,元山,明山,清山,也不一定非是地震,各种灾害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性:不期而遇,始料未及。但有备而来,比之匆忙应急,结果却可能截然不同。如果我们在每年的七月二十八日做一次地震演习,会不会比开大会,听讲话更有一些意义?
意外有时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没有为可能而来的意外有所准备。智者千虑, 即使意料中的意外也会有损失,我愿意称之为“天灾“,但如果用二十四万人的性命仍没能有所警觉,学到些什么,那么下一次意外发生,我想叫它“人祸“应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