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思镜

其实没有多少时间来写博客, 这只不过是练练手,不被时代落下.
正文

学术性 VS. 个人小结 ---有感于上师大美院的做法

(2006-06-15 14:29:14) 下一个
    近日在文学城上读到一篇文章, 说的是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2名学生因院长给定论的"不具学术性"的论文而不能毕业的事。 该院院长与论文指导教师两个人的教育理念存在分歧, 问题的关键是所谓的“个人小结”到底应不应具学术性。 



   在我看来,个人小结是作者本人对自我经历的人和事,以及自己对这些人、事的反思和感悟。 文章中谈到有的学生记录了周边人的故事,还有网络红人芙蓉姐姐,也有他们的艺术的理解和体会; 他们的这些“总结”说起来就是讲了自己最想说的话,自己最有感触的事,对社会、生活、人文的剖析,我要反问那位院长,难道从这其中学生不能反思什么是美,什么是艺术么? 难道艺术就一定要登上大雅之堂才算艺术,才算美学?有了论点、论据、论证才算真正的思考?才具有学术性? 逻辑的三段论不是我们写论文的唯一方法, 其实个人总结,用学术上的用语来讲,就是叙述性研究(Narrative Inquiry)的一部分。 再具体一点,就是自传性写作(Autobiographical writing)。现在在美国的文学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越来越多的人选用自传性写作。 这源于从事这种写作的人相信,只有更多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别人、对他事的认知,才会更好地教育他人。同样,从个人总结中思考自己的艺术对生活的认知,要比泛泛而谈的艺术理论更为真实。可是也正是因为真实,学生们的论文被评为对老师“品头论足”。院长同志不愿意听,捂上耳朵,找什么“学术性”来搪塞,可是个人总结在国外很多其他领域(中国的我不知道)就是一种学术性。谈芙蓉姐姐有什么不可以,她存在,她代表一种现象,可是我们的院长却忽视其的存在,否定芙蓉现象。难道学生只能从书本里、课堂上学习知识和艺术,却从网络、社会、家庭、朋友学不到知识么?这有点小看学生的辨别力和批判力了。这里并不是说知识就一定都是好的,但是,我们教学生是他/她认知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是告诉他们这个是有用的那个是没用的。不多写了,狗狗们在狂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