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筛历史的细节

西人资料中搜寻关于中国的点滴
个人资料
元亨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哈佛听余华

(2006-07-16 10:24:38) 下一个

 这篇也可算是蹭课哈佛的续篇,但那个题目看着不顺眼,尤其是那个蹭字,这篇就另起名.另外,亨利的哈佛行大多实际上是去听讲座,严格说不算课,这里也一并说明.

 大概是2003还是2004,余华在哈佛讲过一次.地点是燕京礼堂,题目是文学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听众大多是华人,以年轻人为主,大约是本科生吧.也有一些非华人面孔,不多,应该都是学汉语的,因为余华是说汉语,也没翻译.

 时间到了,余华与主持人上台,坐定,就开讲了.余华此次讲座有讲稿,还附英文翻译,发给听众.只见余华拿着讲稿,照本宣读,一字不拉.主要是说文学真实与生活中真实还不是一回事.他举例说明,报纸报导一人跳楼自杀,说他落地后穿的牛仔裤全绷裂了;另一例是一车祸的报道,两车的撞击声之响,两边树上的麻雀都给震掉到了地上.有了这两个细节,这两件自杀撞车的事故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还说到但丁神曲中有一句,箭中了靶,箭脱了弦.把时间顺序颠倒了,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稿子不长,五分钟左右就念完了,等余华抬起头来,听众不敢相信这就完了,会场上集体吸了一口气,似乎还能听到?”的一声.

 进入回答听众问题, 会场才活跃起来.众人踊跃发言,尤其是余华的粉丝们,先得表一番仰慕之情(如滔滔江水….),有一女同学站起来说: “余老师,我认为您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余华没说什么,可心里恐怕也是受用之情如滔滔江水吧.

余华很佩服鲁迅,说鲁迅是了不起的小说家.举例,在狂人日记里,有一段描写:赵家的狗看了我一眼,我就感觉要变天了.读到这觉得,,这种描写不得了,太厉害了.狗看我一眼就能感到要变天.还说鲁迅作为小说家对细节的描写已是习惯成自然了,在记事文里也体现出来,一篇是讲一位朋友(孙伏园?)来访,进门后将外套搭在椅背上.就这么个细节,人就活了.

余华也说了些逸闻趣事,一件是他与王朔等三人从意大利坐火车去瑞士,瑞士边防的人上来验证,三人推王朔上去抵挡,因为王朔在纽约住过半年,英语应能对付.王上去跟人家一通连说带比划,回来说要掏钱,两人问什么钱?王说大概他们坐出租要钱.余华说好吗,国外也有索贿的,王说嗨,那都一样.后来琢磨半天才发现是过关的什么税.大约王朔把tax愣给听成taxi.另一件是说他有次来美,正赶上萨斯,在美领馆排队时见前面很多全奖的北大清华学生都给拒了,想自己大概也完.到了他,老美拿过材料一看,见上面写着,小说活着的作者,啊了一声:“你见过巩俐?” “当然.” “下次再见到她能帮我问个好吗?”“没问题. , 我的签证怎么样?” “没问题!” 下面听众大笑.

说到活着,余华也提了电影改编,说当时电影刚出来,他看了不太是滋味.但过了一段时间再看,觉得,电影也可以这样拍,这也是一种看活着的角度.

前一段在美国书店里见过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 的英译本,说明他在国外的影响逐渐扩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