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筛历史的细节

西人资料中搜寻关于中国的点滴
个人资料
元亨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内经外谈---精气神

(2006-06-01 17:55:33) 下一个
内经者,《黄帝内经》也,含《素问》与《灵枢》。外谈者,外行之谈也。既为外行,不谈具体的医疗方面的技术性;也不涉及人体结构的学说,具体的经络走向,穴位等等,因为不懂。

这篇小文谈谈读内经时对“精气神”这几个家喻户晓却又琢磨不定的概念,实际上是读书笔记,边读边想边写,不是什么定论,谈一些想法,问一些问题等等,可能有些问题早已有定论,或是基本常识,我却是第一次接触。谈的也不可能全面,只能尽力而为。手头没有其它参考资料,只能以内经谈内经。
本文是为相信中医的朋友而写的,对不信的人,下面的是全篇胡言乱语。对信的,可能也有很多可争议点。希望网友下砖,专家多说,不是专家(笔者也是外行)的知道一点说一点,都会对内经的理解作贡献。
一,精
与其它中国传统典籍一样,既使是医学这种高度技术性的著作,也不能指望内经给出严格的现代科学意义下的定义,因为内经其书本身不存在一个形式上的完整体系,这大约一是中国文化特性所定,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流传下来的内经,已是几经散乱,书中时见不连惯处,或内容与题目不配,或文字重复等等。关于“精”,最近于现代定义的文字在《灵枢.本神》里,“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灵枢.;决气》又说,“常先身生,是谓精”,《素问.金匮真言论》则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也就是说,精是人体遗传带来的,对一个人的生命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精也负责向下传宗生子,《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二八肾气盛,天葵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与今天的“精”字有共同之处。
内经中提到精有三种状态,一是液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精液内经提的很少,笔者只见此一处;二是光态,也很少,笔者读到两处,且文字相同,一见《素问.灵兰秘典论》:“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一见《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全同。而且这里的“精光”是实指还是形容的用法,有待确定,且备案;三是气态,“精气”一词,在精的用法中见得最多,《素问.上古天真论》:“古有真人者,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灵枢.营卫生会》:“营卫者,精气也”等等。
精的本意是人的遗传决定因素,由此引申为任何一个系统的核心成份。《灵枢.五味》:“天地之精气。。。”,《灵枢.论勇》:“酒者,水谷之精”,《灵枢.五音五味》:“万物之精”等等。“精”与眼睛的“睛”在起初应是同源字,《灵枢.大惑论》说,“五??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巢为眼”,眼是五??六腑的精华所聚,即睛也。

二,神
“神”在内经中的“定义”也是在《灵枢.本神》里,“两精相搏谓之神”,也就是说“神”是两个“精”相互作用的产物。这里的“精”字,是紧接着上面那段“精”的定义,所以是指“精”的本意,代表人的遗传生殖,那么“两精相搏”是什么含义?似乎只能理解成两人的性活动,如果说这一结论已够离奇,那么为什么性活动能产生“神”?由此产生的“神”又究竟是什么呢?只能说是今人还无法理解的一种“神乎其神”的存在了。也许结合其它有关典籍能给出一些线索,尤其是《道藏》,因为《道藏》中有关学说是内经学派的直接传承。
还有一点是“神”字,“神”的字源是“申”字,“申”的正统解释是“电”,其甲骨文象形打雷时的闪电。但实际上“申”的甲骨文也象两个人合在一起。(找不到甲骨文,也没法上载)
无论如何定义,“神”本身就具有捉摸不定的特性,《素问.八正神明论》:“何谓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但在中医的诊治,保健学说中这“神”又是一个重要环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谈到“形与神俱”,“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以及《素问•离合真邪论》“外引其门,以闭其神”,《灵.;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这些今人无法理解,在内经里却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且很可能是当时普遍接受的一个概念,不须定义,大家都知道,就象网上语言中的“马甲”,“沙发”等,大家都用,但刚上网的人恐怕很难找到这些词的定义。因而不能简单的用“迷信”,“落后”来否定,应放在中医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道家,武术等)背景中去研究。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谈及针灸的五条原则,把神的调理放在第位:“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后面才是“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而且神还有住所,《灵枢.九针论》说“心藏神”,《灵枢.天年》中,“黄帝曰: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九针十二原》还谈到神气运动,“所言节者,神气之游行出入也。。。”
神的引申义,则于今义相近,用得是神的漂忽不定的特性。首先是“鬼神”,内经对鬼神的态度,类似孔子的“子不语乱力怪神”,即承认其存在但不赋以正面意义。《灵枢.癫狂》说,“狂者多食,善见鬼神”,《灵枢.贼风》中,“。。。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素问.宝命全形论》则明确提出“道无鬼神”的思想,《素问.五藏别论》则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另外出现最多的是“精神”一词,“精神内守”,“精神不散”,“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等等,可见“精”和“神”应该是有密切关系的。但与今天所讲的“精神”一词,是很不一样的。内经的精和神,能否套入今天的知识范畴,也就是说,它们是物质还是意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的套。很可能是既有物质的方面,又有意识的。比如精,是人的遗传的东西,那应该是既有物质方面的遗传因素,比如长相等,又有意识上的,比如性格等。
说了半天,神到底是什么?说老实话,笔者也拿不准。那么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什么作用?把内经中所有“神”字摘下来列在一起,反复阅读,还是不能得其要领。只知道第一,神与精一样,是生命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第二,神具有不稳定性和娇贵性,易于游动和受伤,人要健康,必须维持神的安定和祥,神要守,要养。《素;八正神明论》“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素;针解篇》“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第三,神也不是纯物质的概念,它与人的思维情绪有密切关系,神的正常居处是心,“心藏神”(《灵枢.九针记》),“心者,五??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灵枢.邪客》),中医认为心主人的情绪,《灵枢.本神》说,“恐惧者,神荡??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灵枢.大惑论》“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惑,则精气乱”。
关于神还想说的是,《灵枢.病传》说“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这里“生神”,是何含义不清楚。是指神可以后天培养生成?总是一很神秘的技术,连子孙都不可传。

三,气
气字在内经里出现的频率恐怕是最高的了,气是内经学说的最基本概念。气的定义,应见于《灵枢.决气》,“何谓气?歧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一个抽象的定义,就象现代人讲气,也是抽象的,具体的或者是氧气,空气,氢气,氮气等等。这个定义,也是描述性的,对理解内经的气,没什么帮助。内经的气,也总是具体的,精气,神气等等,内经认为人体系统的任何子系统都有其相应的气,从??腑的肾气,肝气,心气等,到筋骨皮等,都有其相应的筋气,骨气,皮气等,这气起着维持所在子系统的生命活动及与其它系统的相互作用交流。从人整体而言,有几种气比较重要:
真气,正气,邪气。在内经里,真气的定义见《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也就是在经脉中行走的气。《灵枢.刺节真邪》则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进一步解释。同一篇还定义了正气:“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若,不能胜真气,故自去”。
营气,卫气。《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灵枢.卫气》说,“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基本同,人体的气的来源是谷粮,生出的气,精气清,在经脉中行,为营气;浮气浊,在经脉外行,为卫气。按真气的定义,营气应是真气的一种。这里的“精”,应指五谷的精华之气。
荣气,宗气。《素问•?w论》:“荣者,水谷之精气也,。。。乃能入于脉也。”由此看,荣气应当就是营气,《灵枢.邪客》:“营气者,。。。。以荣四末。。”,似可为证,“营”字指其运动,“荣”字指其功用。《灵枢.邪客》还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宗气与呼吸之气有关。
从上面可见,中医所讲人之气有两类,一是与生俱来的,如精气,神气;一类是后天的,如营(荣)卫宗气。后天之气,由人的饮食生成,因而人不吃东西就缺气,所谓有气无力。《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营卫气在人体内一在经中,一在经外,“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其运动维系人的生命。健康人的营卫之气的运行周期是一昼夜沿人体二十八经脉行五十遍。《灵枢.五十营》讲的就是气的运行。
顺便说一句,内经中还提及另一种气,就是节气的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五日之谓候,三候谓之气”,是时间概念,十五日为一气。
气的正常运动是人体健康的标志。疾病的产生,或是邪气的侵入,或是气的运行的反常。因而治病的原则就是调理人体之气,使其恢复正常。这里就不深入下去了,因为笔者也不懂具体理论细节。
内经的气,与今天一般人说的气,或现代科学的气体,是不是一回事?他们有共同之处,内经之气,也有那种现代气体的特性,但内经之气还有一些今人无法理解的性质。比如气与温度有关,与人的活动有关,还受人情绪影响,《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忧则气泻,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也是为什么中医,气功等都要求人要平心静气。
就写这些吧。
(本文首发于西西河里 http://www.cchere.com/article/297796)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