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儒学的修行 2006-05-28

(2006-05-28 19:22:24) 下一个
中国人最缺乏的是信仰,最丰富的也是信仰。中国从来就没有一种象西方社会这样的宗教,因为中国人崇尚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没有一个完全统治中国人心身的神,犹如上帝这样的神。但是中国的哲学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百家争鸣了,各种流派学说再历史的长河里各占一席之地,在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中各领风骚。

而为什么需要重读论语呢?这是因为作为一个现代人,我们的确需要有一个修养身心的指导思想,而儒学中的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一样有利于个人心身的发展。其他,犹如老庄反而只能是做一些补充。

然而,即使我们确定以儒学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指导思想,我们依旧需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学习理解和消化儒学,去掉它的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或者说是落后的东西,而以尊崇哲人的主导思想为原则,去做人和做事。

这就是我们学习儒学的最终目的。

让我们一生都致力于儒道的修行,做一个严格的修行者。

儒学的修行 2006-05-2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它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做为学习方法和态度的一种指导:学了,又经常地温习它,是一种快乐。

另外一层意思是,做人的态度和心胸:有由远方而来的求教者是一种快乐。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恨,这样就君子的心胸。

学而时习之是困难的,学习新鲜的东西,人总是很有兴趣,然而重新去温习学过的东西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很枯燥的一件事情,然而正是温习才让你真正地拥有知识,有什么比浅尝辄止,最后一无所有更让人悲伤呢?哪怕温习是很枯燥的事情,能够让自己避免这种悲哀,当然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人不知而不愠也是很困难的,人可能最怕受委屈,如果一个人不了解你,不知道你,很有可能就会误解你,委屈你,这个时候能够做到不怨恨的人,修养已经超越常人了。普通人恐怕早就跟人诉苦,抱怨自己的委屈了吧。有这样的心胸,就是君子的心胸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