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与国家战略
(2013-04-09 09:28:53)
下一个
存在即合理。这个合理,说的是有其形成的原因。房价高涨这么多年,正式国家战略的体现。
中国人由于历史、风俗及其他不管什么原因,事实是喜欢存钱。政府也一样。政府倾向于存钱还有另一个原因,我们在世界上朋友不多。朋友不多的人,凡事都需要用钱摆平。比如联合国投票,朋友多的一呼百应,朋友少的只能花钱买票。所以,我们的政府,更需要钱。
在国内看,钱是人民币。走到国际上,钱是美元。所以,我们必须存大量美元。
想存美元,必须赚到美元。这就是出口导向的国家战略的由来。赚到美元是第一步,如果赚了美元,又用美元去进口了,从国际上讲,我们还是没有赚到钱(美元)。所以,一定要让赚到的美元留在国内,不花出去。这和我们自己一样,赚了钱,又花了,就没有存钱。不花出去的办法很多,一是外汇管制,比较容易引起反弹,于是只能操纵汇率。人为压低人民币。压低人民的后果,是同样的东西,国内的产品看上去比进口更划算,于是抑制了花美元的冲动,也就把赚到的美元“存”起来了。
从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到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个战略为转型贡献至伟。
任何政策都有副作用。存美元的副作用是通胀。美元拿回来,企业换成人民币,赚一亿美元,银行要提供六亿人民币。这么大的出口量,印出这么多人民币,远远高于国内流通所需,通货膨胀在所难免。而通胀是致命的病,一定要根治才行。一方面要存美元,一方面要治通胀,怎么办?周同学出了个主意:把钱圈在池子里(概念是近期才完整阐述,实际已经运行多年只不过没有起名字)。
什么意思呢?把这些超过实体经济需要的钱,放在一个地方,不要流通起来。比如,放在保险柜里,就当没印。既存钱、又不通胀,两全其美。保险柜就是房地产。选房子做池子,正好符合中国人喜欢屯房、同时没有没有其他合适的投资渠道的现实。房子单体价值越高,保险柜作用越大。因此房价必须高。
当然,池子也是有副作用的。国家战略让池子保管可能会引起通胀的热钱,同时就误伤了普罗大众的住房需求。不过普罗大众总是国家战略中最后考虑的因素。总是被躺枪的命运永远无法改变。
当房价高到普罗大众都开始反对的时候,引起另一个麻烦: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于是问题就复杂了:最要紧维稳,首先要存钱,其次要管理通胀,第三房子这个保险柜已经放满了。周同学的池子论基本完成历史使命,于是在学术上可以讨论了。
同时,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开始在世界上有朋友了,企业国外上市了,有国外评级机构的信用了,对存美元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了,而且美元存的差不多了。这时候,房子的保险柜作用不突出了,维稳提上议事日程。维稳的目标很简单,房价降下来,存的美元花出去。
一方面,房价中起保险柜作用的那部分价值已经不再需要,另一方面降房价又赢得民心。降房价又成了国家战略。
所谓的泡沫,就是其保险柜作用的那部分价值。挤出去是必然。
怎么挤?慢慢挤。动荡总是不好的,容易被敌对分子翻船。房价降的战略又会引起大家集中抛售,这个是个大麻烦。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很简单,交20%的税。国内房价动辄翻倍,这名义上的20%增值几乎和总价的20%差不太远了,如果20%还不能够阻止大家过快地抛售房产,30%试试,50%试试。总有个数字能成为温水煮青蛙之态。
房价走低是肯定的了。很多人会选择捂着。那也不怕,还有房产税这个后招。
总而言之一句话,吃进去多少,都得给我吐出来。这个和盖兹当年的策略一样:盗版吧,最后都得给我吐出来。
和塞浦路斯殊途同归。塞浦路斯直接从银行里拿现金,天朝从资金池里拿信用卡。一个怨声载道,一个被草民支持。都解决问题,高下立现。
当然,肯定会有部分草民躺枪。不过如前文所述,因为草民从来不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所以无论国家战略如何,躺枪都是必然。既然无法避免,躺枪之后只要不死就值得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