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公的玩具 (1)

(2007-11-18 13:09:21) 下一个

老公有过的玩具数不清,其中之一是一部黄色的二手车。记得那时候我才到英国半年,那是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都很节省,日子过得很艰辛。老公当时正在读 PHD, 拿到的奖学金, 除去学费外, 还有500英磅的生活费。而我呢也象所有的女同胞一样, 巾帼不让须眉, 主动要求打两天工。我们两个人的收入加在一起有700多英磅。 700多英磅要付房租,  要吃喝,  要寄钱回国养儿子,  还要存钱以便将来回国变成富婆和富公,可想而知日子过得很窘迫。 突然有一天老公告诉我他想买一部  手车, 我当时的反应是这人一定是疯了, 这么一点钱还想买车。 我们分别征求各自老板的意见,结果自然是negative 我的老板是个餐馆老板,香港人, 说话很坦白。 他说买一部二手车要花不少钱, 而养一部二手车花的钱可能比买它的钱还多。你们的情况最好别买。老公的老板是个英国人, 不习惯告诉别人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他只是告诉你买一部二手车要花多少钱, 养一部二手车要花多少钱。从他给出的这些数椐,任何一个学过加减法的人都可以推出不该买车。那几天老公茶饭不香,坐卧不宁,失魂落魄;那几天老公不停地叨咕着买车的好处,比如说,有了车,你就可以不走路,我也不必骑自行车上下班;有了车,可以带你出去到处看看,玩玩。他的话也还是有些诱惑力,再说如果不买车,他准变成个神经病。这样的老公,唉,随他去吧。

 

决定买车后,就得去看车。有一天,老公看到一则卖车广告,很感兴趣,回来和我商量以后,决定去看看。那是一部黄色的有着13年车龄的车,没有空调装备,没有音响,我们对它的外形还满意。其余的事情,象车的性能,引擎等,一窍不通,只有请老公的老板来帮我们看看。老板试完车后,认为车的引擎仍然很好但是它的密封性不行。然后又里里外外把车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说车的底部锈得比较历害。我们有些犹豫不决。车的主人在旁边说,这部车很好用,要不是因为即将离开英国,她不会卖它。还说如果真心想买它,她可以250英磅卖给我们。250英磅就可以买一部车,还有什么犹豫的?马上成交。

 

有了车以后,就该学开车。我跟老公早有声明,坐车可以,开车是万万不能的。我从小就胆小,而且动手能力极差。记得上中学以后,妈妈成心想教我一些女红。有一个假期,妈妈让我学踩缝纫机,先从直线开始,结果总是,笨手笨脚,踩不到十步针准断。妈妈从此死了这份教我学会踩缝纫机的心。还有就是骑自行车,小时候我们同一栋楼的孩子们一起学习骑车,小伙伴们都能够骑着车满校园地转,而我滑车还没有过关,滑不到三步,人和车就会一起倒下。直到如今,我仍然不会骑车,它成了我心中一块挥不去的阴影。

 

老公马上制订学开车的计划。他的计划是跟教练学5课,然后自己练。

 

按照英国的法律, 没有驾驶执照的人,开车必须有一位3年以上车龄的人坐在旁边指点,我自然成了那个人。英国的法律还规定,学开车的人, 必须在其所驾驶的车的头部和尾部挂上 L 牌。这种 L 牌 材料类似于塑料,方方正正的白色底版上印着一个鲜红鲜红的大写 L 字母。我们从商店里买来了 L 牌,规规正正地把它挂在了车头和车尾。看到它,人们就会知道开车的人是一位司机,就会小心谨慎,准备应对司机带来的麻烦。通常人们司机比较宽容,对司机们制造的麻烦,也能原谅。

 

那个时候老公学开车着了迷,而我在旁边也激动不已。先是在校园内练。启动,直开,左转,右转,倒车,然后再把车停回原处。学会这些最基本的技术以后,就开着车上街了。只见老公小心翼翼地开着车出了校门(我怎么觉得象鬼子进村似的)。而我则坐在旁边神经兮兮地观察着车速和车在路中的位置,不时喊出快一点,慢一点,靠里一点,靠外一点等话来。老公终于把车开城,而且还居然把车停在了一个很繁忙的大十字路口的红灯前。我们这时才意识到街上的人很多,车很多,路也很多。往那儿开呢?先直开再说吧。等到绿灯亮起来以后,老公的车却启动不起来,死在了那里。老公一阵手忙脚乱,我扭头往后一看,后面已经堵了长长一队车,没有人对我们叫喊,没有人对我们按喇叭。绿灯息了,红灯又亮了起来。老公镇定下来,重新发动引擎,重新找 biting point,等到绿灯再亮起来的时侯,他的车终于动起来,并且往前走。放眼一看,发现前面一串的红绿灯正在着我们。这不是跟我们过不去吗?那个时候老公刚学开车,找 biting point 很费劲,每次让车开动起来都要折腾-会儿。他最忌讳车开开停停。车一旦开动了,最好就别停,最好就一直开回原处。我们马上决定换路。往左一拐,我们来到了一条小路。还没有来得及松口气儿,就看见前面不远处有红绿灯。这条路是一条斜着向上的路,而红绿灯就静静地站立在坡顶上,看着我们。我们想赶在红灯亮起之前冲上坡顶,冲过交通灯。就在车逼近坡顶的时候,讨人嫌的红灯亮了起来。没有办法,老公只好顺着斜坡车停下来。到老公把手刹拉上,把脚从脚刹上移开,车却着斜坡往下滑(车太老,手刹已不能把死)。眼看着我们的车就要碰撞上停在后面的车。车里的司机反应很快,赶紧往后倒车,跟在这部车后面的车们都跟着倒,仍然没有一个人对我们叫喊, 没有一个人对我们按喇叭。有那么一刻,老公楞住了,一滴滴的汗洙从他的脑门儿和脸上滚落下来,我坐在旁边则是惊恐万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老公终于醒过来,把脚踩回脚刹。车总算是停住了。

 

那段时间,我们天天练车,而且常常是晚上练,有一天晚上正练着 reverse corner天上飘起了雪花,我们仍然不愿离开,直空中飞舞起了密密麻麻的鹅毛大雪,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老公的车技一天天好起来,终于可以驾着车自由自在地穿梭在城市里的大街小巷。

 

在拿到驾驶执照之前,我们最怕的就是遇见警察。有一天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城市里的一条大街上,突然从后面冲出一辆警车并停在了我们前面不远处。只见一位警察从车里走出来,并作出让我们停车的手势,老公赶紧把车靠着路边停下。完了,逃不掉了,我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等着警察来把我们带走。警察一步步朝我们逼近。突然警察拿起了挂在腰间的对讲机,在一阵叽里呱啦之后,他掉转头走回了警车,然后警车飞驶而去。上帝啊万能的上帝,您一定是在庇护着我们,使我们转危为安。

 

还有一块禁区-高速公路值得我们去征服。正好我们需要办理去柏林的签证,我们所居住的城市- G  没有德国领事馆,必须到另外一座城市- E 城去办理签证。在G 城和 E 城之间有一条大约五十英里的高速公路连接着,我们决定自己开车穿越这条高速公路去 E 城。出发前,老公研究地图,我准备在路上需要或可能需要的东西,象食物和饮料,以及保暖用的毯子等,以便当天回不了家用。已经有朋友的老爷车在这条公路上倒下,听说是由于水温过高,车在路上燃了起来。我的心里七上八下,天知道黄车能否承受住我们第一次的远征而不半路抛锚? 天知道老公能否找到领事馆并且把车安全地开回家? 终于到了出发的时候,老公郑重其事地交给了我一个任务,协助他认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认路的本领很低,可是车上只有我们俩,我不帮他谁帮他?只好信心不足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在进入高速公路前,有一个很大的roundabout老公的车进入了 roundabout, 我看路标,告诉他车应该在哪个口出去。当我置身于这个 roundabout,心里不禁发起毛来。只见源源不断的车飞进飞出,而路旁的路标则是在我还没有来得及看清楚之前就已一闪而过。老公在旁边不停地问,看见我们的出口没有?我只能说看不见。焦急中老公的车已经从里道移到了外道,险些和后面的车撞上,既然车已经在外道,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在下一个出口离开 roundabout出了 roundabout 老公着路往前开车,由于这是条单行路,我们的车不能掉头往回开。这条路会把我们带向何方?开了一会儿,终于看见了一个加油站,老公决定把车停在加油站。在加油站找人问清楚了我们所在的位置,重新研究地图,找到了返回刚才那个 roundabout 路。老公说这次我们在第四个出口离开 roundabout 你帮我数我们经过的出口,数到三的时候我就把车从里道移到外道,这样我们的车就可以在第四个出口离开 roundabout 这个任务我完全可以完成。我们的车重新进入了那个 roundabout 并且安全地开进了到 E 城的高速公路。

 

进入高速公路后,视野一下开阔起来,并行着的五条道,平平整整。老公选择慢车道,车速则须保持在速五十英里。第一次被开到这么快的速度,黄车发出了哐哐当当的声音。由于密封性不好,当黄车飞驶起来,一丝丝的微风连绵不断地灌入了车内,让人很舒服,好似车上装置了空调。我们密切地注视着车的情况。水温正常吗?引擎正常吗?开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总算是放下心来。那是初夏的一天,天空很蓝,阳光很明媚。G 城已经被远远地甩在后面。路两旁是树林,是绿草地。绿草地上一群群的牛羊或悠闲自在地吃着草,或懒洋洋地晒着太阳。时不时地会看见一两座散落在树林中,草地上的美丽的房子和教堂。我的眼睛贪婪地看着窗外的景色,有那么一刻,忘了自已正置身于飞驶在高速公路上的车中,忘了为黄车和老公的车技担惊受怕。突然轰的一声,黄车如离弦的箭飞入了快车道。原来老公早已不耐烦在慢车道上开车,他豪情大发,欲与有两三年车龄的车比高低。见黄车超了一部三年车龄的车,紧接着又超了一部两年车龄的车。我觉得身子仿佛漂了起来,心一下提到嗓子眼上。大声叫着开慢点,开慢点。我不想死。我们都还年轻,还有很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去经历;还有很多的地方等着我们去发现;父母和年幼的儿子都在等着我们。老公总算是重新把车转入了慢车道,还得意洋洋地说车的引擎真的很好。我恨恨地说,好个鬼,找死呀。

 

我们当然是安全地到达了德国领事馆,领到了签证, 并且安全地回到了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南盘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虹,蒲公英的种子的评论:
谢谢你的鼓励。有时间一定会接着献丑。
虹,蒲公英的种子 回复 悄悄话 写得真不错。望再接再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