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8)
2008 (107)
2009 (65)
2011 (115)
2012 (90)
2013 (103)
2014 (94)
2015 (130)
2016 (69)
2017 (71)
2018 (44)
2021 (66)
朱晓凤:从“丑小鸭”到“金凤凰”
是明珠,总会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是英才,最终会得到社会的公认和人们的赞誉。她虽年近五十,生活的磨难和岁月流逝,依然挡不住她那光彩照人的风采。她那千锤百炼、拼搏奋进的人生道路,如同她那美妙动听的名字,经历了从丑小鸭到金凤凰的升华。
工作认真 渐露头角
朱晓凤,1963年8月出身于著名侨乡浙江省青田县油竹乡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从小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放学回家后,除了帮助妈妈干农活、照顾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外,还见缝插针在家里缝麻袋、雕石刻,从小练就了一种爱动脑筋和不怕吃苦的精神。高中肄业不久到县里一家服装厂打工,当时厂里正在赶制一批上海一家公司的西装,质量要求很高,厂里两百多师傅做的货都验不过关,又找不出原因,厂领导一时束手无策。出乎意料的是,唯独她私下(她是临时小工,按规定是没有资格做的)帮一位正在生病的师傅做三套西装全部验收合格,一时轰动了全厂。厂领导慧眼识俊才,让一个来自乡下的黄毛丫头负责技术攻关。她胆大心细,边学边做,不怕得罪师傅,拆开西装,终于找出原因,解决技术难题。此后,厂领导立即决定由她带队派一个技术小组到上海负责就地返修工作。她认真负责,虚心学习,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为厂里挽回了经济损失和声誉,赢得大家的赞誉。正当厂领导重用她,派她去省城里进修深造的时候,一个出国的机会降临,她依然决定选择出国闯天下。
在外创业 艰辛备至
1985年9月底,她带着弟弟来到了西班牙,投靠了叔叔。几个月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深夜,身无分文的她只身来到巴黎,她举目无亲,饥寒交迫,语言不通,开始了艰难拼搏的人生道路。在熟人的介绍下,她找到一家制衣厂。为了生存,她起早摸黑,争分夺秒,每天都赶在最后一班地铁才回家。在多劳多得的制衣工场里,她工作认真,干活又快又好,从未返工,一个人的产量抵得上两个人的产量,常常日赚上千法郎,因而有“单千头”、“巴黎第一快手”的雅称,深得老板的赏识和工友的认可,有的老板不惜重金聘请她。在得到合法居留后,苦学法语,很快就考上了法国驾照,买了汽车,雄心勃勃的她还买下小工场。但是由于她一个人单枪匹马、缺乏经验,工作紧张、劳累过度,终于病倒了,加上与国内恋人团聚遥遥无期的精神打击下,陷入了极度痛苦之中,只好亏本卖掉工场和汽车。1989年底,随着恋人和父母先后来法团聚,又重新燃起了创业之火。凭她的信誉,亲戚朋友都放心地借钱给她买工场。从此,她振作精神,充分发挥她在服装方面的才能,从到法国人服装公司拿货送货到工场各个生产环节,都样样在行,工人们没有一个不服她。坚毅不拔的性格决定了她无论做什么事,无不全力以赴,往往事半功倍。但也导致了她体力不支,累坏了身体。腰疼了,她就绑着腰带接着干,手关节得了腱屑炎,都握不住筷子。法国医生看了她的手,以为她的手是练钢琴累坏的,给她安上了定位石膏手套。但是,当手稍微好一点,她就拿下手套接着干。即使怀着孩子,挺着大肚子,也一直干到分娩前才到医院。“梅花香自苦寒来”。她自强不息,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1997年,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后,终于在世界时装之都建立了自己的服装批发公司,打出了属于自己独特风格的法国“皇家蓝”服装系列品牌,打入国际市场。2008年在法国另一个批发中心建立第二家服装批发公司。并积极投资国内,支援祖国经济建设。
晓以大义 争决争端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小小的生活浪花也能闪耀出思想的火花和人格升华的魅力。2010年10月3日,她应邀在参加北京国庆61周年系列活动后,和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的5位姐妹们以及前中国驻法国大使夫人钱卫、外交部秘书王川、中新社记者史广林组成代表团,专程从北京到云南参加由她们妇女会援建希望小学教学楼落成典礼。在从昆明到麻栗坡县的途中,发生了2个小时的堵车事件。由于司机互不让道,争执不下,冲突一触即发,又没有交警和相关领导来解决,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结果造成了几里路的塞车。当时又下着大雨,刮着风,许多人又饥又渴又冷,更有的人急着想上厕所,一辆巴士车里的孩子们在哭,一位法国游客还拿着相机拍照,情况十分危急。当时,为了排遣旅途疲劳,她们车里正兴起讲述自己创业故事的时候,当看到这种情景,急性子的她,再也坐不住了,她挺身而出,钱卫说: “好样的,晓凤,就当大家派给你一个任务”。她一个人不顾刮风下雨打着伞就下车,察看地形,当看到路边还有1.1米的空间,可以利用停车场斜排列的道理,马上有了主意。起先司机们根本不理会她,但她耐心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你们云南是旅游大省,我们和后面车里还有许多外宾都是慕名而来的,司机兄弟们大家不要争来争去,应当互相礼让,不要怕麻烦,外国人都在看着我们,要让云南给大家留下个好印象。”司机们看看她衣着入时,仪态大方,有理有节,还不顾风雨来跟大家一起解决难题,终于被她的诚意感动了,于是,在她的指挥下,司机们慢慢地将一辆辆按45度斜角排列,终于腾出一条通道来。司机们其实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来头,但都心服口服,纷纷伸出大拇指说: “大姐,您真行。”当她回到车里时,头发被风吹乱,衣服也湿了,鞋子都是湿泥土,嗓门也嘶哑了,但她这种见义勇为、临危不乱的精神赢得了全车人的热烈掌声,大使夫人还再三嘱咐在场的中新社记者一定要好好写一写这件事。好事多磨,第二天,当汽车由县城前往位于中越边界的上凉水井村小学进发,在高山峻岭的地段,前面又遇上了车祸,一辆大卡车横翻在路上,又造成了近3个小时的堵车,在吊车还没有消息的情况下,天又快黑,车里有人开始动摇了,提议不如先回去,可她坚定地说: “我们是从法国专程来看看我们捐资落成的学校,万里路都过去了,还差这一点路,就是走路,也要走到上凉水井学校。”当她看到新学校的落成和孩子们穿着少数民族盛装给她们戴上红领巾的时候,她深深感慨地对孩子们说: “当年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在穷山沟长大的,现在你们条件比我们那时好多了。希望你们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只要大家自强不息,为改变命运而奋斗,一定会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热爱乡梓 支持建设
随着事业的发展、视野的开拓,她那种报效祖国、报效故乡的赤子之情更为深切。每当祖国遇到非典、水灾、雪灾、地震等灾害,她都义不容辞地慷慨解囊。即使平时工作再忙,她也投入更多的精力参加华人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公益事业。2001年,她出资45000元帮助故乡出版《青田文化丛书》。2008年,她积极参加创建法国华侨华人妇女联合会,出任常务副会长兼财务长。2009年7月,她和妇女会的姐妹们一起向云南贫困地区上凉水井村捐献50多万人民币建希望小学。2009年1月,经侨团和驻法中国使馆推荐,她应邀到北京出席“2009年全国科学发展促和谐、经贸交流促发展新春团拜会”,并获得了“新楷模华商”、“行业十大才智女性”荣誉奖。她热爱生活,性格开朗,平时十分注重自己的仪表言行,虽年近半百,依然光彩照人,人们往往看不出她已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在一次联欢会上,一位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她,为她拍全家福时,看着她那拥有三个小美女和一个小帅哥的和谐美满家庭,禁不住流露出十分羡慕的话来:“此时此刻,我才懂得什么叫幸福。” 也许这一句话,就是对她那历尽磨难与拼搏奋进的人生道路最平实、也是最丰厚的总结。
陈湃 2011年5月于巴黎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PARIS/user_blog_diary.php?did=171996#sthash.ou1TRVYa.dp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