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陈湃

兵学工商沧桑四业 柬中港法浪迹两洲
个人资料
陈湃专栏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国庆游颐和园

(2007-08-03 14:37:17) 下一个

国庆游颐和园

按以往惯例,“十·一”国庆节早上,多数在天安门广场游行庆祝,可是今年却改为游园活动,重点庆祝放在晚上的烟花晚会上。

游园活动分几个公园进行,规模最大的是在颐和园。来自五洲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多安排在颐和园活动。我们的车辆很早出发,可是在离颐和园还有数公里的路上,已被交通警察截停,必须把车辆停在那里的路旁,徒步前往。这不是警察先生找我们的麻烦,而是全部有通行证的车辆都是这样。眼看各国的华人都步行前往了,我们还有什么话好说,只好准备下车步行前往。可是有人建议:不如派人去同警察先生求求情,或者会通融呢!于是团长和导游去求情。警察先生知道我们是从巴黎来的,果然开恩破例放行,使我们的车辆得以无阻拦地开到颐和园后门附近泊车。

颐和园里人山人海,喜气洋洋,充满节日的气氛。昆明湖换上艳装,在水平如镜的河面上,插着一排排的红旗,随着微风拂动,格外鲜艳夺目。在红旗附近,有一行行的小喷泉,喷泉喷射出来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无数的“珍珠”,吸引着不少游人拍照留念。在小喷泉的对开处,出现一条高高的水柱,有二、三十公尺高。这个巨型喷泉,足以同瑞士日内瓦雷蒙湖的喷泉媲美。湖面的高空上,有很多红色的大气球,气球拖着一条长长的白纱带,在透明的纱带上,写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等红色标语。这些气球和飘带,在空中缓慢地摆动,像温柔地起舞,增加了和谐、轻松、欢乐的气氛。气球与红旗倒映在水面上,使昆明湖泛起阵阵红霞,如略施粉黛的少女脸庞,显得更艳丽。

尽管已经是秋天,但颐和园里仍一片葱绿,秋菊正争妍竞艳;“乐寿堂”、“仁寿殿”、“长廊”等古老建筑物发了青春了气息。彩旗迎风飘扬,加上乐声、歌声、笑声、喧哗声使整个颐和园变成百花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使海外游子增加不少新奇感与欢乐气氛的是:少先队军乐团的演奏和一群老太婆在舞台上大跳“的士科”舞。中午,我们在颐和园内的“听鹂馆饭庄”午膳。“听鹂馆”原是慈禧太后看戏、听音乐的场所,因借黄鹂的叫声比喻戏曲、音乐之优美动听而得名。“听鹂馆饭庄”供应的是宫廷口味的菜色。

整个上午,我们在颐和园中玩得很高兴,到了饭庄,兴犹未了。有人说:“这里原是舞台呀,可以唱歌的。”于是大家就不约而同地唱起《社会主义好》和《歌唱祖国》来。这一唱,竟给饭庄带来新的热闹与欢乐,其他桌的华人也跟着唱起来,连一位非洲黑人女贵宾,也兴高采烈地打拍子助兴。

看到祖国人民这样热烈地庆祝国庆,又看到一队队的海外炎黄子孙,不畏讽嘲辱骂,不顾工作繁忙,万里迢迢地回到祖国参加四十周年国庆大典。现在,又以歌声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一股暖流突然涌上我的心头,使我不期然地从袋中取出纸笔,用一首七律诗记下这生动的一幕:

湖水粼粼泛彩霞,满园笑脸赛鲜花。

少先擂鼓催欢乐,老妇扭腰助喧哗。

各族人民歌党伟,五洲龙裔夸国华。

讽嘲辱骂难拦住,游子天生爱祖家。

1989101日作于北京  原载《欧洲时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