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298)
2008 (107)
2009 (65)
2011 (115)
2012 (90)
2013 (103)
2014 (94)
2015 (130)
2016 (69)
2017 (71)
2018 (44)
2021 (66)
每个星期天的上午,我都谢绝一切应酬,到旧车市场去参观,数年来风雨不改,雷打不动。可是这次罗郁生前辈的电话使我破了例。他说姚璇秋十一时访问华裔会,叫我和他一起去观看姚女士的芳容。
三遇姚璇秋
我于十时三十分赶到华裔会,只见大批的姚璇秋拥趸已排列在门前,等候会见他们的偶像,其中有青少年和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十一时正,姚璇秋一行三人,由邀请单位《欧洲时报》的社长杨永桔女士陪同进入华裔会。受到华裔会领导郑辉、林振藩、李乌、邱明、黄少强、罗郁生等及群众的热烈欢迎。
今天是我第三次见到姚璇秋了,前两次是一九六0年在金边和一九八0年在香港见过她。想不到时隔七年,又能在欧洲的心脏巴黎见到她,实在不容易啊!今天能三遇珧璇秋,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甜蜜的回忆。
岁月留痕
姚璇秋今天略施粉黛,颈上扎一条白底蓝花的丝巾,身穿一件紫红色的春绒制服,显得朴素大方。她堪称驻颜有术,已年近五十三岁,仍容光焕发,艳丽不减当年,只是眼角上多了几条鱼尾,这是岁月流逝的痕迹。常演反串小生的陈瑜女士,今天虽然穿着一件黑白大花的丝质宽阔中袄,却遮盖不了她那窈窕的身材。陈梁杰先生穿着一件白底褐色细格长袖猎装,显得老成持重,实而不华。
华裔会刚搬进宽敞的新厦,就赶上迎接潮剧泰斗,可说是增光不浅。
时报社长杨永桔,可能看见场面热烈,自己不便动笔,特委托我为该报写篇纪实文章,使我得以堂堂正正的以记者身份采访起来。
带来颗心
林振藩先生代表华裔会,热烈欢迎姚璇秋一行的到访。他说华裔互助会是旅法的印支华裔组织起来的一个不分帮界、不问政治的民间团体,是专为华裔谋福利的。接着姚璇秋致谢辞,她说:我于一九六0年在柬埔寨拜会过乡亲,想不到时隔二十七年的今天,又能在法国和大家相聚,真是十分高兴。这次我没有带什么礼物来,只带来了一颗心。一听到带来一颗心这句话,掌声顿时雷动。她的讲话真是太好了,有什么比这颗心更珍贵呢!这是一颗乡心,这是一颗国心。它带来乡亲的问候,带来祖国的关怀!
接着姚璇秋把一幅珍贵的,署有三人姓名的苍鹰劲松国画送给华裔会留念。郑辉会长代表该会把一面绣有“花都一曲,深慰侨情”的锦旗回赠。
这时,一位老太婆从怀里掏出一本《姚璇秋》的书,请求三人签名留念,然后又喜悦地藏回怀中。会后,华裔会假新中国城酒楼设盛宴招待来宾,因而使我有更多的机会同来宾交谈。
鹰击长空
我问陈瑜女士,送给华裔会的苍鹰劲松画,是出自何家手笔?她说是他们潮剧院里一位搞布景设计的师傅画的,他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是较有名堂的。陈梁杰先生插嘴说,这次国画只带了两三幅来,一幅送给里昂侨团,这一幅是专心设计画给华裔会的。我问他鹰代表什么?他说是代表华人一飞冲天,翱翔万里,前途无量的精神。我听到华裔会能二居其一,得到这幅珍贵的国画,心里很高兴,仅以一个普通会员的身份,再次感谢他们。
潮剧新貌
我问姚女士,潮剧近况如何?她说县有县搞,市有市搞,可说是蓬勃发展。陈瑜说:潮剧从音乐、灯光、布景等方面都有创新与改革。近期有两个新剧种,一个是《张春郎》,已被拍成电影;一个是《八宝追夫》,八六年十一月参加广东省艺术界汇演得奖。
标准家庭
在节育问题上,香港提倡“两个够晒数”,大陆主张一个已足。真是无巧不成书,姚璇秋和陈瑜都只有一个男孩,可说是标准家庭。姚的男孩十五岁,是中学生。陈的儿子已二十四岁,在汕头外贸部门工作。陈还告诉我,她的丈夫姓姚,以前搞潮州音乐的,现改在新华书店工作。
巴黎观感
姚璇秋说:巴黎是世界名城,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现在亲眼看到了,觉得很高兴。这几天时报社长陪我们到处参观。我们参观了周总理的旧居,还到里昂访问了邓小平曾攻读过的中法大学。杨社长对我说,周总理曾数次接见过姚女士。
举杯祝贺
是日,适逢某团体在新中国城午宴,可说是高朋满座,宾客如云。但东主江基明先生亲自督厨给姚璇秋等贵宾烹制佳肴,并亲临把盏。在午宴上,双方频频举杯祝贺。我们祝贺他们演出成功,他们祝贺侨社蒸蒸日上!
姚璇秋今天能在巴黎重见旧友,确实是不简单的。过去的岁月,双方都遭遇不幸事件:广大印支潮侨惨遭印支浩劫;而姚女士一行亦惨遭**浩劫。幸而“历尽劫波兄妹在”!我想姚璇秋女士既带来一颗心,她也必将会把旅法潮侨千万颗心带回家乡的。
在此,笔者特作七律诗一首,敬赠姚璇秋女士,祝她访法成功:
往年倾倒百囊奔,今日疯魔旅法人。
潮剧红伶仍灿烂,花园梅雪倍芳芬。
柬红滥杀犹有恨,**摧残已无痕。
历尽劫波兄妹在,花都重聚更相亲。
注;“花园”是《苏六娘》中“花园场”一段;
“梅雪”指折子戏《梅亭雪》。
1987年5月3日作于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