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万家述评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学时代(16)英模

(2008-06-18 12:51:03) 下一个

这几天,一打开电视,就是抗震救灾英模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各地的巡回演讲。新华社记者评述道:“台上,英模声情并茂地讲述;台下,听众泪水与掌声交融”。当然,这都是一些套话。我不清楚其他人的感受,就我自己而言,听一遍是感动;听二遍是重复;听三遍以上,就有别的想法了。我心中感叹,有一句西方谚语:老G变不出新把戏。这么些年过去了,老G搞这类把戏,还是老一套。不是说要“与时俱进”吗?为什么在这方面没有一点长进呢?而且,你们替那些作报告的英模们想过没有,当他们一遍又一遍重复讲述时,内心会是怎样的真实感受?

前几天,一位学姐给我传来一篇叶志江同学关于大学生活的回忆。叶同学当年是清华校园里“努力学习毛泽东思想,走又红又专的道路”的典型。他像今天的各类英模一样,被安排在各种场合宣讲他的成长历程。他说:“就我而言,在圆明园讲述母亲遭受的苦难时泣不成声,那是一种真情的表露。当我在班上第一次讲自己的学习体会时,也是有感而发。然而,当我被要求在大庭广众中一次又一次地去重复讲同样的话时,我便会觉得是在演戏,浑身不自然起来。更何况,面对那些认真听讲的听众,我的‘严肃不起来’的秉性会使我觉得这场面实在太滑稽。那时候,我不仅做不到‘泣不成声’,说不定会笑得不可抑止。”

我相信,叶同学的这种感受,并不是绝无仅有。因为在我的中学时代,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因为我无师自通地引用了一段毛语录,于是成为上海市的优秀少先队员,上电台讲话,还被邀请到其他学校去讲用。诚如叶同学所说,讲第一遍是自己感动、讲第二遍也许能感动别人、讲第三遍就谁也不感动了。

当那场旷世灾难突然降临时,中华民族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凝聚力,全世界为之动容。我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因此不避“歌德”的嫌疑,写了几行这样的句子:

犹记唐山难,又闻汶川灾。
山摇八方惊,地动九州骇。
伤亡皆骨肉,损毁尽家财。(此句引自校友单建兄)
心揪千里恸,情系万户哀。

路途寸寸断,救援滚滚来。
朝野结同心,军民齐慷慨。
五湖伸援手,四海表关怀。
世上无小义,人间有大爱。

然而,当我看到这老一套的英模报告会,尤其是一些无耻文人出来“含泪劝告”,甚至说出“做鬼也幸福”这样恶心的鬼话,便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差不多二十年前,余英时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引用了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开头的一段话:

“这是最好的日子,也是最坏的日子;这是智慧的世代,也是愚蠢的世代;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好像样样都有,但又像一无所有;我们似乎立刻便要上天堂,但也可能很快便入地狱。”

余先生评论说:“狄更斯所刻画的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一般人的内心感受,但是也完全可以适用于现代的中国人。……狄更斯如果生在今天,他的对比的词语也许还要加上一句:这是创新的时代,也是保守的时代。”

只有坚持制度的创新、文化的创新、观念的创新……,我们才会有光明和春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lismile 回复 悄悄话 很小很小的时候(小学前),老爸就向我提起过四通和你的大名啦,久仰久仰。前段时间,和我的导师聊天,他提起了你,让我无比惊讶,只知道你来过美国留学,但是从来就没看到任何人提起你来到美国哪间大学。呵呵你竟然也是Florida Gator哦。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希望能看到您写一篇在UFL留学生活的故事。
谢盛友 回复 悄悄话 谢谢美文!
Deana 回复 悄悄话 你的文章百读不厌!
英国醋鱼 回复 悄悄话 哦,怪不得我从来就不是三好学生,因为思想不够积极??!
加州花坊 回复 悄悄话 你看看阿宝唱“纲要”了吗?居然歌颂起纲要了,用的陕北民歌调。你google阿宝就可以看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