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刘亚洲的文章我的理解

(2006-05-17 10:25:40) 下一个
其实这篇文章所谈到的问题或者说观点,并不是刘第一个提出来的。不过由于作者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使得整篇文章有很大的震憾效果,可读性很强。

为什么说他比张昭忠强呢?

因为刘的出发点是基于战略高度,而且对高科技战争认识也很深刻;而张的的出发点是基于战役战术高度,视野很窄;并不是说人民战争有什么不好,但抛开了伊拉克国内实际情况,结果只能令人逸笑大方。

个人认为,刘的最有价值的部分有两点,一是美国和其他国家军事科技的“代差” 问题;另一个是战略上的心理战问题;而后者可算是说出了中国的“命门” 。

关于武器的代差问题,据我所知道,在91年海湾战争后,中国军内就有人提出了。对这个问题,不是让人一下子就能深刻体会的。大家只要往回想,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和清军的战斗是怎样的一回事。

可能有人不服气,会说美国有的,我们现在也有,只是质量上的问题,怎么会有代差问题呢? 清朝时期的中国怎么能和今天的中国比呢?

这就是认识上的问题了,当年的大清满朝文武就是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差距,而一再吃亏。后人看前人事往往很清晰,但对本朝却很糊涂,所谓当局者迷。

美军的优势连欧洲盟国都承认;科索沃战争时期,当时的法军司令就讲,由于武器和战法上的差距,欧洲盟国的军队几乎不能有效参与战斗,大多只能搞搞后勤保障之类的工作。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当时投入战斗的主力部队都是美英部队。

至于心理战问题,尤其是战略上的心理战,中国更是处于下风;制度上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政治腐化,贫富分化,哪一件都不是省心的;中国的国内的压力远大于国外的压力,而极端民族主义常常把外部事件转变为内部压力,其实是给政府添乱。

有人把国外的反对分子,象台独,民运,FLG都看成美国对华心理战的一部分,甚至把那些对国内社会问题的批评都视为卖国行为,这也是认识上的问题。

其实这些都是国内矛盾引起的,本来就是要从正面意义出发来解决的。反问一下,为啥中国不能用同样的手段打美国心理战呢? 因为人家“内功” 到家,全世界都羡慕他的制度。中国政府必须勇于面对自己,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战略上就胜了一筹了。

面对美国一家独大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只有韬光养诲,积极解决自身问题,别无选择。

不过这篇文章也有很多地方不妥,禁不起推敲,以后有时间在讲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7)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