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好大一个胸!

(2006-08-04 19:27:04) 下一个

BY 唐小琳

现在这个网络时代,论胸的帖子很多,论襟的帖子也多,但论胸襟的倒没见多少,所以见到这一篇,虽漏洞百出,但也还有兴趣评它一评,也显得本人有幽默感。反正这几日在朋友家作客,闲着也是闲着,何不瞎划几句,给大家凑个兴?

话说这文章的题目就叫做 << 论写手的胸襟 >> ,那作者就叫做一个“采桑子”,老唐一看这题目和这名字,就先喝个采,端的高雅 ! 想必这文,一定高格;想必这人,一定高风。

以老唐的半瓶子醋来看,这文章定然是要讲胸襟了,且是写手的胸襟。到底何为胸襟?文中没有定义,只对写手下了个定义,老唐对什么是写手不感兴趣,放过不提。

且说这“胸襟”,既是文章论述的重点,自然是应该定义一下的了,但作者偏不。老唐只好在这里做个女雷锋,摸出词典,查将起来,终于寻得一个定义:

胸襟:抱负,气量;举例:伟大的胸襟,胸襟开阔 (<< 现代汉语词典 >>)

<< 实用汉英词典 >> 将“胸襟”翻译成“ MIND ”,将“胸襟狭窄”翻译成“ NARROW-MINDED ”,说明该词典没有去管胸襟的另一个词义“抱负”。

既然采桑子在文中从来没提“抱负”的事,老唐也省个麻烦,只谈胸襟的第二个定义:气量。从定义可以看出,所谓“有胸襟”就是“气量大”,“胸襟狭窄”就是“气量小”。

搞清了胸襟的定义,我们就知道这篇文章该谈什么了,根据以上词典的定义,胸襟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也不是一个道德概念,而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

一个人胸襟狭窄,我们不能搬法律出来砸她 / 他,对她 / 他 PRESS CHARGE ,把她 / 他投入监狱。一个人胸襟狭窄,我们也不能说她 / 他道德败坏,把她 / 他送上道德法庭。我们只能说这个人修养不好,我不喜欢,厌而远之。

所以如果真的要写好这篇文,就应该紧扣“胸襟”来写,写什么是写手的胸襟,为什么写手要有胸襟,没胸襟的坏处,有胸襟的好处。

如果你一心想要显得“博古通今,旁征博引”,也行,扯扯古今中外哪些写手有胸襟,哪些写手没胸襟,有胸襟的写手下场如何,没胸襟的写手下场如何,都行。就是有一点,你要紧扣胸襟来写,莫要东扯西扯,一会“社会规则”,一会“ COMMON SENSE ”,一会言论自由,一会宪法,这都哪跟哪呀?

如果没胸襟就违反了这么多法律,你还论个什么胸襟?法律条文早帮你写好了,直接抓那些没胸襟的去坐牢就行了,还罗嗦个甚?

如果你认为说个“请到你自己的博克去发言”是妨碍了民主,限制了言论自由,还跟她 / 他客气什么?告她 / 他 !

但是你如果动动脑子,就会发现,你其实是在自觉不自觉地妨碍言论自由,因为说“请到你自己博克去发言”,也只是一种言论,并不是行动。你在那里大谈言论自由,为什么不给她 / 他说这话的自由呢?

给对方制造枪支弹药,以便对方来砸自己,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几乎每一个论点都是一颗子弹,送到对方手里,让别人来砸她。

采桑子的“邀约论”是她这篇文章的安身立命之处,如果写手和读者之间的邀约关系不成立,那么她的那两个“著名”的比喻就风马牛不相及,因为那都是邀者与被邀者之间的关系。

那两个比喻本身已经被寒枝等网友评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社会规则”也被很多人评过了,采桑子被要求拿出那个“社会规则”来证明博克主人跟读者之间确有邀约关系,但她拿不出来。不过还算她聪明,在回贴中没提这事,如果硬拿一个规则出来,肯定又搞成了众矢之的。

她的“邀约论”成了送给艾米的一颗子弹,艾米说:

“再说“邀约”,就 ASSUME 你就是社会规则,而博克写手与读者之间有“邀约”的关系,那我的博克挂在这里,就是邀约著所有的人,但到文学城来的人这么多,到我博克来的却只有每日一到两万,剩下的那些人是不是很 RUDE ?因为我邀约了他们,而他们却不来,我可不可以根据你的“社会规则”去控告他们?

你也不可能去看每一个博克,那你的胸襟到哪里去了?别人这么多博克邀约你,而你不去,去了也不带点礼物,走的时候也不打个招呼,你什么态度?建议你先把所有邀约你的博克拜访到了,再来跟我谈“邀约”。 ”

<< 文化走廊 >> 一位读者看了采桑子的这篇文章,评得很简单明了:“ 怎么想就怎么说呗。不高兴直说是对别人的尊重。如果民主就要扭曲压抑人性,那怎么长的了 ” ( 丑女郎 )

这是用采桑子的“胸襟 = 民主”论来砸采桑子。

另一位说:“晕,网上玩乐还想找公平?怎么高兴怎么玩,找公平上法院去较好 "(yymimmo.)

这是用采桑子的“胸襟 = 公平”论来砸采桑子。

采桑子的教训:说胸襟就说胸襟,莫拉大旗做虎皮,想用几个大帽子把人盖死,结果盖死的都是你自己。

看得出,上面两位评论者还是认真看了一下这篇文章的,至少看到文章在扯“民主”“公平”的事。

有几个读者对采桑子的文表示了一下赞同,但都是赞同“写手应该有胸襟”这个命题,对文章论述的“为什么写手应该有胸襟”,没有别的人涉及,说明大家没功夫细看,或者细看了,别人不以为然,也懒得指出。既然你在谈胸襟,大家何不 SHOW 一把胸襟?更何况你在那里出丑露乖, SHOW 你的逻辑混乱,孤陋寡闻,干别人何事?

当然最大的军火库就是采桑子自己,她的言论中有很多子弹,是专门用来供给对方射击她的,想不感谢她都不行。

网友“大小马甲”把一位网友的反驳文章 << 从“写手的胸襟”说开去 >> 贴在了文化走廊,并 COPY 了几个很能显示采桑子胸襟的跟贴:

“采桑子 评论于: 2006-06-22 08:19:43

逻辑思维能力上,她当然跟我不是一个水准,这我毫不怀疑。文学城能赶上我的水准的不多,包括你在内。

采桑子 评论于: 2006-06-22 09:12:20

同学,穿上衣服说话。虽然天比较热,但是还没热到要你老人家裸奔的程度。

采桑子 评论于: 2006-06-22 21:39:55

你们一群弄堂大妈在夏天的夜晚摇著善子在扯淡 , 在传播流言 . 当然还有一个不男不女的党代表 ... ”


大小马甲还披露了两个事实:

“采桑子还有骂跟贴人 " 王八 " 的贴 , 在 YC 被删了 , 无法 COPY, 但相信她如果诚实 , 就会承认 . ”

“采桑子对自己这篇文章的评价是 :" 有理有据 , 博古通今 , 旁征博引 " ”

事实胜于“胸”辩,不论你怎么“博古通今”,你自己的“胸”挂在那里,人人可见。

于是采桑子出来申辩:她先骂我的,我才骂她。

不申辩还好,这一申辩又是一颗子弹,更让人看出采桑子的“胸”是什么成分了:硅胶 --- 假的。

先不说别人究竟骂了你没有,就算别人骂了,你有胸襟你也不会回骂。别人骂你,你就回骂,还算得胸襟?正如大小马甲评论的那样:“顶多算个不吃亏”。何况别人说的是“长舌妇”,而你说的是“王八”。

采桑子说写手要有胸襟,要接受别人批评。于是有位网友出来批了采桑子的文,结果采桑子勃然大怒,叫人拿出证据来。这位网友说:

“切,我凭什么要找证据?你的清白关我屁事,我就是要批你,你的胸襟哪去了?” ( 贴子被删,大意如此 )

采桑子好不容易才捉摸出这话的意思来,说:原来你在栽赃陷害我?

同学,这不叫栽赃陷害,这叫做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你的明白?


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现在就把采桑子跟艾米拿出来比一比,让大家看看谁的“胸”更大:

1 、先说作为写手:

采桑子在艾米的贴子下发表“我建议封艾米为狂想帮帮主”之类的言论,而艾米正在描写成钢被抓时她的难过心情。

如果采桑子是把艾米的故事当文学作品看的,那么这样的跟贴算不上文学评论;如果采桑子是把艾米的故事当故事看待的,那么采桑子的话很不友好。说这是胸襟问题,还是轻的,整个就是毫无同情之心。

但艾米没说什么,只说“我们不是同一类人,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要看我的东西。”这样一句话,竟然使采桑子怀恨在心,在原创和艾园里追杀艾米,采桑子的胸襟如何,不是很清楚了吗?

艾米说话是很中肯很明智的,源于她做人的低调和自知之明。她只说不是一类人,并没说哪类好,哪类坏,但采桑子这样的胸襟,肯定要理解为别人在说她那类人不好。

这一点在最近的一次交锋中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当黄颜说:

“ 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跟艾米不是一个级别的,她不理你是很聪明的。”

黄颜只说不是一个级别,没有说谁高谁低,这是黄颜说话有水平的表现,叫做滴水不漏。

但采桑子又上了当,跳出来说:“逻辑思维能力上,她当然跟我不是一个水准,这我毫不怀疑。文学城能赶上我的水准的不多,包括你在内。”

这话贴在了文化走廊,想必那里的文人们从此都服了采桑子,逻辑思维方面大家就甘拜下风吧。跟采桑子理论过几回的人,对采桑子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领教,都有一番感慨:难怪艾米不理她 !

当艾米的贴子带来大量跟贴的时候,采桑子的胸表现在挑唆斑竹删贴,赞成斑竹删贴。这是个什么胸襟?有本事你也带来这么多跟贴不就行了?你贴故事的时候,艾米有没有跟过冷嘲热讽的贴?任何人贴故事的时候,艾米有没有跟过批评的贴?不管别人多热火,艾米有没有抱怨过,或者叫斑竹删贴?

艾米对自己的高点击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看的人多,是故事人物的骄傲;看的人少,是故事人物的失落”。她的博克扶持那些新写手,她把他们的贴发在艾园,她帮他们打响名字,一旦打响了,她就让别人去为自己的博克挣点击。

这,采桑子不要说做不到,就算她想做,一时也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她能做的,就是伙同斑竹,把艾米赶出原创。赶出去了,还不甘心,还要追到艾园来闹事,说艾米对读者说“不许进来”,并根据她自己的这一臆断,对艾米横加指责。

关于这一点,这几天的风云大战已经让很多读者看清了,就不再多说了。

2 、再说对读者的态度:

采桑子标榜说:我对到我博克去评论的读者,从来不赶别人走。

到底有几个人到你博克去发表评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个写手对读者尊重不尊重,不仅表现在她对读者说不说话,也表现在她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她为什么要这样说。

应该说采桑子还在尽力向读者邀宠的阶段,给她一个胆子,她也不敢说“请你回你的博克去发言”.评价她的故事的贴子,很少有长达几段的,这说明她写的故事,还没有达到引人深思的地步。如果达到了引人深思的地步,如果读者写了具有争议性的评论,作为作者,如果真的尊重读者,就应该光明正大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平等地与读者讨论,而不是把读者当阿斗,不哼不哈,以博点击。

采桑子爱谈文学批评,但她是否知道一部文学批评史就是各种观点的拼比史呢?鲁迅写了多少反驳别人的文章,采桑子同学知道不知道?她动辄就提萨克雷,那么对萨克雷的批评,类似“封艾米为狂想帮帮主”的,有几个被当作文学批评了?

采桑子对读者的邀宠还表现在用马甲为自己做广告上。她曾用“声声慢”的 ID 为汉代蜜瓜做广告,说汉代蜜瓜的贴子在某个网站突破多少点击了,叫大家都去看。

采桑子也曾用耸人听闻的话题在原创为自己拉点击,一个电脑简笔画,说成是“文学城帅哥668之肖像”,或者以谈“口交”为题,在原创做广告,哄人到她博克去。这个胸襟就大得很呢 ! 大到欺骗读者的地步了。

艾米可曾这样拉过点击?她的博克点击高的时候,她认为那是大家努力的结果,不证明写字的人水平高,只说明同类者多,喜欢这类文章的人多。艾园受到攻击的时候,她承担责任,说那是“我的博克”。

艾米对她的读者,态度是认真的,诚恳的,充满热爱的。她码字的宗旨就是为了那些知她的人。她现在有孕在身,夫妻团聚,工作繁忙,不码字也说得过去,她博克的点击也早就很高了,足以让采桑子之类的人一时半会赶不上来。但她一直在码字,每天按时上贴,因为她知道有很多人在等着看她写的故事,她自己害怕等待的痛苦,她就不让她的读者也为她品尝等待的痛苦。

对读者的跟贴,她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每贴必回;对读者的疑问,她尽力解答。这根本不是采桑子做得到的,或者说采桑子想做也无法做的,因为采桑子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如果不是文学城的 BUG ,几乎每个贴下面都有超过六十的跟贴。在贴山楂树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另开灌水贴,供大家在下面跟贴。

艾米和黄颜,不管多忙,都会坚持上贴,早上两篇,下午一篇,坚持了近半年了。说这样的人不尊重读者,那就不知道哪样的人才尊重读者了。

所以黄颜利用采桑子的“邀约论”,劝她回自己博克去种菜,说你既然邀约了大家,而你不种新菜,岂不是对被邀约者极不尊重?

艾米是个坦诚的人,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所以她把她码字的宗旨高高地悬挂在博克顶上:“码字为知傻”。坦诚是对人最好的尊重,虚假的笑脸才是对读者的欺骗和蔑视。坦诚的人欢迎你,你知道她的确是欢迎你;虚假的人欢迎你,保不住背后在嘲笑你。

比如我们的采桑子小姐,自认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文学城没几个赶得上,她在那里对你的批评不吭声,能说明什么呢?只能说明她认为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赶不上她,她不屑与你多说。

艾米尽力避免在无意当中伤害她的读者,所以她很早就写了 << 码字为知傻 >> 一文,来说明她码字的动机。你是一类人,就进来看看;不是,就不要理她。即便按照采桑子的无理要求,说写手应该标明哪些评论允许,哪些评论不允许,艾米也做到了,她挂在那里,你看不见,那就不是她的错了。

3 、最后说对人的态度

采桑子对艾米的态度已经能很好地表现她的胸有多大了。采桑子对那些评论她的 << 写手的胸襟 >> 的读者,只要不是吹捧她的,一律是打杀的态度,语言之无理与恶劣,让她在坛子里大出风头,那两天,几乎到了见谁咬谁的地步。

落花飘零发了一个贴子,呼吁大家不要把网络看得太认真,停止争论,还原创以安静。落花飘零特别声明了,说我不爱看艾黄写的东西,从黄的第一篇起我就不看,我只是劝大家不要再争论了。

采桑子小姐连这样的贴子也要上去咬两口,心胸狭窄至此,人不聪明至此,叫人叹为观止。总听说“胸大无脑”,原来胸不大,也可以无脑的。

大家几曾见过艾米在坛子里咬人来着?她的原则很简单:不喜欢就不看。看到喜欢的了,就鼓励几句,表扬一番,喝个采,叫个好。对那些说不喜欢她码的字的人,最多说一句“不喜欢就不看了吧”。

她自己是学文学的,但她几曾指手划脚地批评过别人的写作?她要给人忠告之前,先问一句:我以为我是谁?我比别人当事人还清楚她 / 他自己的情况?

“不干涉他人的活法”,是艾米的父母从她很小的时候就教她的,她的父母是这样为人的,她也是这样处世的。能容忍别人以不同的方式生活,能看到不同生活方式的长处,就是最大的胸襟。如果我们都能这样,这个世界就少很多争执了。

艾米的胸襟不仅表现在她对生活中的人是这样,她对她故事里的人物也是这样,她对任何人故事里的人物都是这样,因为这是她的活法。所以她才会一再呼吁对故事里的人物,要看到他们美好的一面,如果一定要做道德法庭式的批判,也请考虑到当时的情况,从法律、道德、人性等各方面去评价。

她这样呼吁,也因为她自己是学文学的,一部文学史,多少也读了几遍。所以她知道道德评判式的评论,是没有生命力的,会随着道德的变迁而被遗忘。当然,她写的东西不是文学,那就更没必要对人物进行道德批判了,就把人物当你的朋友,善待他们,全面地看待他们,实在不欣赏,参见“不干涉他人活法”。

所谓气量大小,就是能不能容人,不仅是容那些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也包括容那些跟自己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人。

采桑子和艾米,是两个活法不同的人。一个是高调吹捧自己,卖弄自己的一知半解;另一个是低调行事,既不把自己码的字当文学,也不谋求出版,更不把自己比作这个作家那个作家。

这两个人,一个对活法与自己不同的人,总要跳出来批评指责;另一个即便是对自己故事里的人物,也力争全面地看待,相信别人是聪明智慧的,相信别人那样做总是有别人的道理的。

如果你了解这两个人,你当然不难看出谁的胸大,谁的胸小。

最后说一句,采桑子有一件事老唐还是赞赏的,那就是她在看到西风斑竹泄露 IP 的事被披露后,她能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说是她自己用软件搞到 IP 的。虽然这已经为时过晚,但这种为朋友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还是值得表扬的。

胸大的地方,我们就说大;胸小的地方,我们就说小。但愿采桑子从这次事件中吸取养份,让“胸”也变大,脑也变大,至少记得再莫装“胸”做势。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