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

孤帆远影, 一阵风, 来去无踪
个人资料
正文

造化锺神秀, 还看女婆山

(2007-10-05 00:28:44) 下一个


第一次上女婆山, 完全是好奇冲着她的阳具去的, 时值2004年1月29日。

从网上知道女婆山上有此奇石, 车到富安花园, 邨口右侧有一条梅子林大马路, 当时路口大榕树下百仙聚汇, 有相为证, 不过现在都被迫仙游去了, 看不到如此风光的场景。

沿梅子林路上行, 有四五座小亭可歇脚, 大马路的尽头有一座桥, 桥下涧水潺潺, 不用过桥, 对着盘在巨石上的榕树道个安, 便可以通行无阻, 不要买路钱。小路弯弯, 两边是小菜园小菓园和更多荒废了的小田园, 五代同堂只剩下几颗零星的孙子, 大爷大娘们早都被请去花市过丰年了。
 

 

 

透过一簇烧焦的芭蕉叶, 女婆山远远地显露出她的风姿, 山坡上挺立着的应该就是那支宝贝, 认定了方向後来才不致於误入茅坪旧村。

未进梅子林村先闻狗叫, 迎着大狗小狗, 穿过人家屋前的小坪和吴氏祠堂, 堂前的杂草中长出不少开白花的绿豆夹, 把你渐渐引入林子。竹林摇风, 石径通幽, 约莫半个钟头到了女婆坳, 可直去花心坑。拿出郊野地图, 方知左上石芽岭, 右上女婆山。


 

 

 

 

女婆坳前稍作休息, 便沿乍隐乍现的小径登向女婆山。出了树林, 一片密集齐腰的枯草随风摇摆, 到了山腰仍不见奇石现身, 忍不住踏入荒草, 攀石而上。

蓦然抬头, 一柱奇石挺立在眼前, 这就是女婆山的阳具, 没想到竟如此神似, 如此血性方刚, 如此雄伟豪迈, 傲视群峰, 惊叹得让你热血沸腾, 让你顿时语塞......

不知是哪位神仙的杰作, 把这根兴致勃勃的阳具放到了女婆山来, 个中滋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上天的阴阳调和, 是大地的鬼斧神工, 还是女婆山的造化, 带给你无限的遐想!

如果先有石, 山因石而名, 则命名之人大智慧也, 若先有名而後石飞至, 则女婆之造化也。在网上搜了几轮“女婆山”也没搜到甚麽有关她的来龙去脉。君不见南丫岛的山地塘, 又称“阴山”, 也有两支象勃起的阳具之奇石, 山名与石景也是阴阳对立, 其实阳具学名也叫阴茎,  中华文化本来就极尽阴阳辩证之统一。天地玄机, 岂是那麽容易渗透的。也许香港从来就是阴盛阳衰之地, 要长一长阳刚之气, 才是真正的平安兴邦之道。

 

 

 

 


站在女婆阳具上方的群石上, 对面石芽谷阵阵葱绿, 石芽山、水牛山、黄牛山巍峨耸立, 峰岭相迭, 也敌不过女婆山的阳具独领风骚。

女婆山宣称海拔399米, 山顶上的标高柱己露出一截厚厚的水泥墩, 说明山头现在已经萎缩, 你看女婆的皮肤也已龟裂, 山坡植林带也长得像瘌痢头, 不成气候。

世纪更替, 山河沉涨, 谁人重新丈量?问地政署, 新出版地图用的是哪年的测量数据。

朝着西南坡下山, 到处是滑坡裂沟, 颇有点满目疮痍的苍凉, 坡上遇到一位采蜜人, 快步从後面赶上来, 聊了几句, 又匆匆扬长而去。我们随着他下山, 经花心坑村出黄泥头再到大老山隧道口候车走人。


 

 

後来又去过女婆山, 从梅子林路口不远处上山, 黄昏时到达女婆山石群, 一缕斜阳为这具奇石披上一层金光, 女婆山的阳具就成了名符其实的“金枪不倒”, 在此不表。




後记: 一贴上文学城, 阴睫(yinjing)就变成了"阴睫", 呵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5)
评论
HK37 回复 悄悄话 Last week, I went to the place. Very wonderful.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