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南巡2.0”拜祭邓小平时提出要有“新开拓”曾一度引起外界关注。北京时间1月5日,习近平在北京向300余中共大员讲话,进一步宣示他个人对历史观和执政思路的脉络,似有布局十年“新开拓”。在北京政情观察人士眼中,习近平“新开拓”明显是要接续毛邓,“撇开”江胡,他要开创一个属于自己时代的迹象开始展露。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改革开放前后历史不能相互否定”的说法引发外界关注。习近平说,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他强调,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明确提出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作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对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肯定,这在外界看来颇为罕见。
而在他上任后以至少四度谈及毛泽东,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典故更是是信手拈来,显示根红苗正的习近平对毛泽东钟情。这包括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的表态,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用毛泽东的诗句“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上引用毛泽东的词句“风景这边独好”,以及探访民主党派是重提毛泽东有关兴亡周期率的谈话,
分析人士指出,从习近平上任之初举起民族复兴大旗,誓言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到沿着邓小平脚步“南巡”,再到毛泽东的影子贯穿各个政治动作之中,“太子党”出身的习近平踌躇满志,显然有意将自己的形象塑造成为继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之后,在实现中国民族复兴之路上另一个标杆性的人物。从其上任伊始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一路在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时期标志性事件展览前驻足,并在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照片为背景发表演讲就可窥知一二。
当时,中共前最高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执政时期展览、陈列却并未出现在习近平等驻足的镜头中,而是在新闻结束时一闪而过,也曾引起外界关注。
在此番面对中共最高权力层统一思想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称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对于以他为首的中共新一代领导人,习近平提出了“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的任务,这显然与他在循着邓小平足迹南巡时提出要有“新开拓”一脉相承,他明确表达出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决心。
分析人士指出,可以看到,在塑造自己领袖形象上,习近平每一步都走的目的性都很强,也很有条理,包括首度以中共总书记亮相的吹出“清新”之风、在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抛出提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论断、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喊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口号、在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纪念大会发出“依宪执政”唿声等,习近平“不露痕迹”的在进行财富积累,以期在他此后的执政中水到渠成的“一鸣惊人”,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烙上自己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