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在国务院下令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加强食品安全保障之后,民众仍未能免除食品安全的恐惧,西瓜因喷膨大剂而爆炸、黄瓜靠激素扮嫩、青皮芒果用农药乙烯利催熟,应节瓜果近日发现的问题憷目惊心。随着内地报章出现质疑当局执政能力的声音,身兼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的副总理李克强,其主政能力难免受到挑战,对中国政局的影响也有待观察。
内地食品安全危机越演越烈,网民曾创作「化学扫盲」顺口溜,讽刺毒食品让民众认识了三聚氰胺、苏丹红、福马林、硫酸铜等化学品和毒品,近日又有一段网文广为流传,彙集了一日三餐可能触及的毒食品:「早起,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胺牛奶,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滷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番茄、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房,喝点甲醇勾兑酒,吃个染色馒头。然后躺在甲醛四散的床上,盖上黑心棉棉被,心满意足地睡个好觉。」
面对层出不穷、简直是无所不在的毒食品,民众是如此恐惧、如此无奈。国务院上月召开会议,下令在全国打击毒食品。但是,这场「保胃战」迄今收效甚微,内地报章声言:「食品安全关乎公众的基本利益和生命权利,红灯频现考验的正是执政能力。」矛头直指去年 2月成立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并影射内定于 2013年接替温家宝出任总理的李克强。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规格之高令人瞠目,除李克强担任主任外,两位副主任也由副总理回良玉、王岐山担任,还有 15位部长级委员。如此强势的班子,加上李克强履新时就放出对毒食品「彻底追查、全部销毁、予以严惩」的狠话,外界原希望整治毒食品可以立竿见影,但结果未摆脱「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困局。上月,李克强在食品安全会议上强调,要「重典治乱,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改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当局能否言出行随?不只取决于主政者的决心,更取决于其能力,包括能否善用舆论监督、能否重典治官,而不是诿过传媒,或者只惩奸商不惩官员。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勇早前批评传媒夸大毒食品问题,强调食品安全事件所佔比例很小。这是一种令人不安的表态。或许,有些传媒的报道有失偏颇,但如果监管部门能抢在传媒报道之前查处问题、通报事件,传媒又何需各自挖掘毒食品新闻?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剂剂惊心,岂能归咎于传媒?
乱世用重典、重症落重药,不能靠空洞的道德说教。但如果重典不用到官员身上,只会事倍功半。不要忘记,沙士事件问责卫生部长张文康、北京市长孟学农,三鹿毒奶粉令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下台,对官员的震慑作用,对提振民众信心的作用。如果不能将在毒食品事件中失职或受贿的官员拉下马,李克强就不足以立威,不足以打赢这场「保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