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见性帖之187:芝加哥度假

(2009-09-04 09:06:21) 下一个

同学通讯中有一篇很逗的游记,征得同意转发一下。Enjoy and have a nice long weekend! Seaborn

......................................................................................................


近年来常年住在欧洲,美国就出差去过纽约行色匆匆,这次只身带不到两岁的儿子到芝加哥度假,对美国的印象具体了些。

 

我妹住的房子是个绝好的地段,位处市中心,但闹中取静,阳台上望去,就看着Chicago river 缓缓汇入Michigan lake,对面船只往来,白矾点点,海鸥飞翔,天是碧蓝的,湖水是澄蓝的,河水是绿色的,融在一起居然也层次分明;远一点是navy pier,其实步行不过15分钟,晚上那个著名的大转盘亮着大灯,对面河上的喷泉也是通宵达旦的华灯水影,我们德国乡下出生的小亮亮哪里见过这等热闹(德国是个非常节约能源的国家,能省的灯火都省了),兴奋的眼珠都不转了。

 

每周三,周六晚上十点左右,密歇根湖上大放焰火。在楼下的湖边看的眼花缭乱,亮亮大受刺激,哭了,他妈不理他,和他姨说,这个Chicago整个就是大PARTY嘛。答曰,就是要PARTY,拼命PARTY 芝加哥的冬天零下20度都有,太难受了,漫漫长冬,人都缩在屋子里。所以一到夏天人们就拼了命的要享受生命,从五月到九月,整个城市就是个大PARTY,大家都十分intensive地户外着,娱乐着,享受着。这一点我们在德国生活的人也太有体会啦,冬天漫长晦暗,尽管可以滑雪溜冰,但是没有太阳的日子大家都提不起劲,所以一到夏天就疯狂地把所有的活动都放到室外,天天烧烤野营,20度就穿着T 恤往街上的咖啡馆一坐,观望往来的迷你裙美女。

 

芝加哥夏天的节目因此真的很多,傍着密歇根湖,在湖边的公园绿地里,美国的生命们确实显得充满活力!飞到的第二天,我儿子早上六点醒,(时差应该算马上就倒过来了,比老是跨洲旅行越洋出海的妈还要厉害),早就睁了三个小时眼的妈妈立马带孩子去湖边散步。一到湖边,我们就被这座城市的规模击倒,不是说沿湖的高楼大厦的规模,不是那湖的规模(堪比海,看不到尽头),而是那些跑步的人们,我是说人们,那一队队,一群群的,一个接一个,一组接一组的,亮亮兴奋的指给妈妈:JOGGING, JOGGING, JOGGING, da JOGGING! 妈妈正羡慕的看着那些装备专业的jogger, 感叹海边(我就觉得那是个小海)jogging 比在我们那边养鸭子的人工湖边jogging爽多了,突然我那火眼金睛的小子又大叫一声: mama, da, Nackedei jogging,妈妈大惊,一看,什么nackedei (德语光屁股),不过是些肌肉男show off, topless jogging 而已,想想,nackedei 也就是在我们西北欧普遍些,到处都是裸体海滩,美国人如此保守怎么敢那么有伤风化,最多就是不穿上衣秀秀胸肌而已。不过,跑步不穿上衣,在德国倒是真没见过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Cobacabana 倒是见过很多漂亮的男人topless jogging 让人头晕目眩的),而且如此规模众多的jogger, 真的都很有power 呀。

 

这些自发的运动只是自然一景,城市各个角落内的各类有组织的活动实实在在让人感受到芝加哥的脉搏在夏天跳动的异常兴奋。看完jogger, 我们沿着湖往市中心走,位于 Millennium Park内的Jay Pritzker Pavillion广场上正在大规模的练着瑜伽。大草地上,随意的散布着百来号瑜伽垫和垫上的各种颜色,年龄的瑜伽人,前面有人领操,音乐很瑜伽,和这个草场周围的高楼大厦协调的很微妙,我儿子在他老妈的肚子里就知道瑜伽了(本人坚持练孕期瑜伽),所以非要和她姨共同在这个他目前人生历史上也是他母亲人生历史上所见过的最大规模瑜伽场所上共练一把,我也将这历史一幕用照片记录了下来。原来这里每周六早上8:00-9:00yoga hour, 这之前一小时是太极hour, 可惜我们来晚了些,没能让亮亮见识一下中国美丽的太极运动如何在美国的绿地上被千奇百怪而又虔诚的演绎着。

 

在这个绿地上,在这天的晚上,密密麻麻的拥坐着更多的市民和游客,该有数百近千吧(我估计从来不准,网站上说是可容七千人),带着汉堡,可乐,黄瓜苹果等等,有坐自带的野营椅的,奢侈到带上桌子的,有席地而居的,有闭目打鼾的,有自带读物一边看书的,也有聚精会神的,芝加哥交响乐的演奏在我很外行的听来觉得好听,这草地上的嘈杂虽然可能影响很多人对classic music的享受,但起码使这通俗的消费显得有美感。小孩子们在行间窜来舞去,很有节奏感。这样的音乐会虽然不能让我的感官对音乐集中超过10分钟以上,但是一个快两岁的顽皮儿子的妈妈事实上是不可能对除了儿子以外的任何事物集中精力10分钟以上的(排除在中国的有保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妈妈)。说起美国人带来听音乐会的饮料,倒是和欧洲不太一样的,几年前夏天去意大利Verona(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家乡)在古老的Arena 看歌剧阿依达,也是室外也是大众消费,四周转一圈,大家手上拿的只有两种饮料:白葡萄酒和红葡萄酒。我老公只表达了一种遗憾:怎么只让拿塑料杯喝,那怎么喝。

 

奢侈的是这不是周末才有,Millennium Park 每天都有各种音乐会,有著名交响乐团的演奏,说是马友友也在这草地上为这帮快乐的啃着汉堡的美国人民演出的,当然也有更多的年轻艺术团体很高兴有机会等到这闹猛的夏天带来的观众。我来不到一周,就看了三个不同的露天音乐表演,亮亮不学自会,一个节目结束总是带头鼓掌。今天这场是摇滚,为了我儿子的耳朵这辈子能正常运作,我没敢多留,尽管儿子已经在童车上站了起来,摇头晃脑,并且大叫mama, mama, auch tanzen!(妈妈也跳舞!)。除了晚上的正式演出,我们还在中午听了两场彩排,芝加哥交响乐团尊贵的大提琴小提琴手们男男女女都穿着T恤短裤球鞋拖鞋,看了很奇怪,总觉得台上五彩的生活味和那美丽的音乐很不对劲,但是这一切仍然非常entertaining,我不得不欣赏美国的Easy,在阳光充足的盛夏何苦拘泥,我们家儿子在观众席上一边啃着bagel一边起劲地看着舞台上的人们挥舞着大大小小的棍子,是不是在享受经典音乐不知道,反正知道了什么是交响乐,什么是提琴,除了在这里,还有什么更好的地方能让一个两岁的孩子长这点见识呀。

 

我儿子来芝加哥后大脑袋的运转比平时在德国乡下负重肯定多了不少。什么都新鲜哪,除了露天音乐会,还有露天电影。没开映前在草地上已经人山人海了,带着吃的,还有带被子枕头的,打着牌等待的,每周二晚上天一黑上映,在Millennium Park对面的grand park里面。让我想起以前在学校的公映电影,万般感触涌上心头,二十年后我怎么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地球的那一头对着一大堆乱七八糟各种颜色躺的坐的横七竖八的人群无比想念我那些个拿着小凳排着队起步跑着去看的记不起来的电影,有初夏的星夜晚,有入秋的凉天。。。

 

离草坪不远有两块巨大的灰墙,会喷水的墙(crown fountain),墙上老出现各种头像,不同年龄肤色性别表情的大脸,眼睛鼻子嘴,嘴里会不是喷出大水柱,芝加哥的小孩都有备而来,穿上游泳衣,父母们都拿着大毛巾张开大嘴和笑咪咪的眼睛等着在水里疯玩疯叫的孩子湿透了玩累了。我是带上毛巾的,但是胆小鬼小亮在起初的几天总是被墙上的大脸给吓着,一个劲的叫nein,nein, 走了走了。我就省心的走了。但是好景不长,后来不久我的儿子便回回要在这水帘洞中大闹一翻,人家脸不出现了,还要用德语吼叫“再来一个”,我都吓得脸红,可不敢那么大声。我以后就很累了,要带好毛巾和一堆换洗衣服,要耐心等待,要。。。

 

亮亮来了两天就会指路啦 (我现在真的相信男人的方向感是天生的),一挥手要去看“DINO, 就在Millennium Park里面,灰墙和大豆豆(cloud gate)旁边,芝加哥城的中心地段,这里正在展出中国现代艺术作品,DINO就是一个大红恐龙,身上写着made in China,据我妹说,这里的几个大型雕塑都是北京的垃圾愤青的作品。但我看,我们之后去的Chicago Art Center(实在很漂亮的建筑物)中现代中国艺术展里那些作品才更愤(还是粪?)一些,反正表现的都很迷茫颓废绝望。我们很失望,为什么就不能表现一点阳光的中国现代呢!再后来,我又去看了美国人的现代艺术展(芝加哥的夏天是艺术和活动的人民之夏,想看什么就有什么),我彻底明白我是根本没有现代艺术细胞的了,连欣赏的细胞都没有,实在是除了伤透脑筋以外,没有任何享受。我身上硕果仅存的艺术欣赏力全部献给了我钟爱的印象派法国画家(有一个是荷兰人,不过画画的时候住在法国南部)了。

 

不过,我儿子倒是喜欢那个红色大恐龙的!要爬上去有棵树那么高呢。小孩子都是高能量的,每天要安排很多活动晚上才肯睡觉的,可惜大恐龙不让上。好在芝加哥的夏天也是儿童的party time, 虽然和德国比起来,街区的儿童乐园不算密集,但是夏天的城里搞了个family festival tent,每周有固定的活动,有志愿者服务,为孩子们准备了很多手工工坊(亮亮的手工工程95%是他姨完成的,一把熊猫扇子),有为孩子们讲故事的,搭积木的,也有艺术表演的,过来的第一周真是中国周,来了好多中国阿姨们给孩子们唱歌,许是台湾民歌吧,我以前没听过,很柔和很丝绸,但是好像有点尴尬,不知道是这堆阿姨们年龄不对还是服装不对,我觉得很抱歉,应该还算是好节目的。

 

除了户外活动的参与外,芝加哥的建筑其实很值得一看,也是属于奢侈的,名建筑师处处留笔,Picasso 1967年也在Chicago loop里留了个无名(而非常有名的)雕塑,成为了芝加哥的landmark之一吧。考虑到我的游伴张亮小朋友对所有的高房子所有的雕塑的反映都很一致(爬),我决定放弃建筑游,而把主要时间花在我们俩人都高兴去的地方:博物馆。

 

芝加哥的博物馆很多,很好。到今天为止我们去的不多,但印象深刻的首先是芝加哥儿童博物馆。我只能说,这次买商务舱的票飞到美国(回家就要吃咸菜过苦日子了)就冲着这个儿童博物馆算是值了。德国有很多小小孩(三岁以下)去的场所,公共游乐园很多也建的很有创意可以让孩子玩沙玩水玩泥土,大多在林子里花园中水边用木材做的很多,也有可以让小小孩爬来爬去看书(或者说玩书)的公共图书馆,做家长的算是满意。但芝加哥的这个位于navy pierChildren’s Museum 让一岁以上到五年级以下的孩子家长感到惊喜。It seeks to activate the intellectual and creative potential of children by being a catalyst for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 我同意,做的很好,完全把学习和游戏结合在一起,非常启发创造力。

 

亮亮在里面玩疯了,其他所有的孩子都玩疯了,有些孩子带着建筑工人的钢盔用很朴素的一堆堆木工件,螺帽螺钉造了大楼,有些孩子进行了一场消防车的实地演习,有些孩子自制了飞行器并用一个五六米高的机器把他们送上了天,有些小艺术家在那里用各种颜料作画作泥塑。我们家亮亮在到达芝加哥的两周天内已经去了三次,他喜欢带上考古工具手套刷子在泥土里挖恐龙遗骸,喜欢穿上防水衣观察水利工程(并尝试行船),喜欢在热带雨林追逐虫鸟,喜欢打儿童保龄,喜欢在儿童城开公共汽车,给汽车加油换轮胎等等等等,全部是这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自己的选择并且完全由自己一个人完成。明天又是周四,每周四晚上免费(真好),我们周六就回德国了,虽然去了三次,明天晚上他姨和他姨夫还要带亮亮去(本人借机把儿子扔了,一个人溜出去看场音乐剧)。

 

我在此真诚推荐每个到芝加哥来玩的不到12岁儿童的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玩玩。我估计美国的很多科学家,发明家小时候就是在那里玩出来的,或者美国各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儿童博物馆?!

 

令亮亮发疯的是芝加哥儿童博物馆,令亮妈妈发疯的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新馆建筑的出色比起馆藏的艺术品都算不值一提的了。该馆以收藏的印象派画(collections of Impressionist, Post-Impressionist出名,的确让人嫉妒,十分嫉妒。有那么多Claude Monet的画,那么多幅haystacks 可以放下两面墙,你实在难有这样的机会把各个时节各种天色下的稻草堆看的那么入神,你看了不想走,你惊叹画家的技术,你更惊叹他的观察,他的努力,他是个天才。我们外行的人都挪不动脚啊,然后,你还发现那边的几面墙上有更多的绝世之作。稻草堆我是不想拿回家的,可是那个water lily 让我有了占有的欲望(我一般都只有享受的欲望),我多想把那一幅带回家挂在我家破墙上,看着莫内家的后花园的野草乱花,水中的莲花和那座好像日本式的小木桥,我大概会天天梦想联翩的。可怜的我,有了个此生都无法实现的占有欲望。嫉妒啊,美国人就是富啊,何止是中国的珍宝,把人家法国的价值连城都买来了啊。真是多的奢侈,馆藏还有Renoir的作品多多, SeuratSunday Afternoon (我把点点主义给亮亮解释了一下,几天后我儿子就用蜡笔在他姨家以点点主义的手法在客厅的两面墙上做了巨幅,他妈正在给他煮西兰花,之后大家都悲愤不已,损失难以计量)。我喜欢的疯子(在慕尼黑的时候老去看他)Van Gogh 当然也有多幅作品在此,他在Arles(上月刚去的法国南部离他很近)的卧室以及自画像等,我不喜欢高更,不过他在太平洋上某个小岛辛辛苦苦画的画也都被搬到芝加哥啦。

 

由于个人喜好和自由时间的有限(带儿子去看画太危险),没能把馆里的美国现代画家的画好好看看,倒是在新馆内还看了个a case for wine 的关于葡萄酒的酒具和酒文化的一些艺术展,个人占有欲又有些膨胀,伴随这无奈的痛苦啊。

 

我们自然还去了著名的Field Museum自然博物馆。好像名声太大,进去一看,建筑是很宏伟的,东西是超多的(说过啦,钱多呀,我先生在我行前就说了美国人的博物馆值得一逛因为有钱东西多),可是那么多熊,老虎,狮子,猴子和说不上名来的(看了也记不住)动物的尸体(里面还塞了什么填塞物)挤在一起(实在太多)看着怪滲人的,亮亮问是什么我又答不上了,恨不能快快逃出去。临走前,倒是看了些鱼类的馆子,好像亲切些。偶尔看见一橱窗了大大的写着Love, only you 什么的,浪漫极了,一个男性的鱼遇见了一个女性的鱼,把牙齿深深的嵌进了对方的皮肤里,然后就非你莫属,永世不离不弃。英语写的非常浪漫美好,你不会明白那是对两条鱼的交配的介绍。是什么鱼用牙齿make love我好像不记得了,反正我顿时对那个堆满动物尸体的博物馆有了些许的好感。

 

明天扔下宝宝去博物馆一个人去看场音乐剧,可能我的游记还未完待续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