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 2137 --- 哪国最有望率先走出衰退?

(2009-06-21 22:22:23) 下一个

哪国最有望率先走出衰退?
说到目前的经济统计数据时,如今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太差就等于是好。不过,在触底这个问题上又要另当别论──到底有什么能让增长提高一档速度呢?

在地区贸易、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和一些大宗商品价格闪烁着生命的火花之际,希望大部分都寄托在中国为首的政府支出和其他刺激措施上。然而,对亚洲出口型经济体来说,可持续复苏的故事中有着一个巨大的窟窿──半死不活的全球贸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成功一直是建立于在全球范围出售高价、高端商品之上,该国被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一场经济萎缩所击倒。今年一季度,日本经济修正后的年率化萎缩幅度为14.2%。

经济衰退对日本来说并不陌生,但上周我在游览东京的途中却发现这次的衰退显示出一些新的“痛苦症状”。很多餐馆的寿司大幅降价,甚至是上等肥厚多汁的金枪鱼寿司也不例外。此外,还出现了外国英语老师为提振业务在街头叫卖5分钟免费课程的少有场面。

不过,在其他地方,高端商店伊势丹(Isetan)百货商店看起来依然是一派繁忙景象。

自10多年前我首次游览日本以来,我总是发现难以用日本外在的经济成就和有节制的繁荣来抹消多年衰退的痕迹──无论是建筑物的工艺,餐馆的生意兴隆,抑或是超前西方多年的移动通信产业。

诚然,国内生产总值难以准确反映出上述这些现象,就像你无法从香港“注水”的GDP中想像出定价过高的破旧混凝土居住区一样。

日本是否可能在低估自己的增长,还是它只是更有兴趣保持传统的日本生活方式?抑或是所有的比较仍因使用1989年泡沫时期不足信的数据作为基准而失真了?

不过,一个令人难以辩驳的统计数据是,美林(Merrill Lynch)的数据显示,制造业目前的开工率为60%。现在谁还会买日本的汽车、照相机和平板电视?如果出口市场不能很快好转,通过放宽对经济的监管来刺激增长的压力就会上升。

变化有可能会很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去日本观光或许比去日本投资更明智。既然国际航空枢纽羽田机场已经开始运营,到日本观光应该会变得更加便利──原因是与成田机场不同,羽田机场实际上就在东京。

与亚洲其他国家一样,日本将密切关注中国的统计数据,看看中国庞大的刺激措施将对中国经济和整个地区带来何种程度的提振。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人民币4万亿元(合5,850亿美元)的刺激支出已经不出所料地转化成了固定投资的增长。1-5月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2.9%。但出口仍没有好消息。

5月份中国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26.4%,仍快于4月份22.6%的下滑速度。

进口也出现了下滑,不过好消息是较上月有所增长。这种态势显示,中国的内需(而非对美国和欧洲的转口贸易)在推动着亚洲出口复苏,很可能还提振了大宗商品价格。台湾和新加坡等亚洲出口相关经济体因而从中获益。

问题是,随着下半年的到来,中国的“弹药库”中准备了多少新的刺激资金和支出?我们还应该记住,尽管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但仍只占了全球GDP的8%。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一直主张“W型”复苏,他们说中国的出口仍与欧美的命运密切相关。他们还说,私人投资不太可能扭转颓势,避免经济再次下滑。

鉴于中国消费的复原能力极强,里昂证券(亚洲)(CLSA)对中国增长前景更为乐观,原因是减税、汽车购置补贴、以及其他支持农村居民收入和农村地区销售的政府措施。他们预计中国将继续展示“计划经济的牵引力”,这听起来像是“相信政府”。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中国大陆官员看起来没有这么有信心。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几天警告说,人们需要问一问经济中出现的积极迹象是否是真实的。他特别提到了房地产行业,毫无疑问,监管者要从一定程度上注意今后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问题。

在欧美消费缺乏早期复苏迹象的情况下,实际上,重要的是政府支出。

那么,你在分配资产的时候应该把赌注押在哪个国家的身上呢?中国至少现在看起来仍有大量的“弹药”,而对美国、日本和英国,你却不能这样说。

Craig Stephen


分析师:中国通货膨胀率可能加速上升
析师们说,如果中国政府在扭转宽松的货币政策方面行动过于迟缓,那么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可能继续加速上升,达到令人担忧的水平。他们说,近期政府高级官员的讲话是他们担心的原因之一。

瑞信(Credit Suisse)驻香港经济学家陶冬说,政府选择了目前不会退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明显显示出中国政府不准备恢复正常的货币政策,此举将进一步确保短期的复苏,但可能给控制通货膨胀带来麻烦。

Reuters
照片摄于北京一家菜市场
中国总理温家宝周一说,中央政府将坚持目前向经济中注入资金的做法,他指出中国的经济复苏存在不确定性,有关部门需要防范下行风险。

这番讲话与中国央行政策委员会成员樊纲的观点如出一辙。樊纲在周末期间说,中国必须在今后两、三年里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

尽管近期的消费和批发通胀数据显示价格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它们已经开始逐月提高。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分析师李炜说,8月份中国经济的通胀水平可能就会高于上年同期。

他说,我们认为中国在2010年将面临巨大通胀压力的风险越来越高。

增长仍是北京的重点

从表面上看,近期的部分数据显示中国的复苏依然面临挑战。

中国商务部周一说,5月份进入中国的海外直接投资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8%,但降幅低于4月份时的22.5%。

上周的贸易统计数据也显示了类似的低迷状况,由于欧美需求疲软,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6.4%。

不容乐观的数据促使温家宝做出了继续实施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的承诺。

《中国日报》援引温家宝的话报导,由于世界经济走势还不明朗,特别是外需继续下滑,中国经济回升基础还不够稳固。我们绝不能低估这些困难。

但瑞信的陶冬说,西方国家的低库存水平将确保出口数据很快出现回升。

至于海外直接投资的下降,他说这些数据并不令人感到意外,由于海外直接投资通常会滞后半年到一年,这意味着最新的数据反映的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闭后全球金融危机处于高潮时的决定。

其它数据也显示,中国经济已开始回升。

《中国证券报》周二报导,5月份政府的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8%,扭转了连续数月下滑的局面。

这篇文章中称,这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正在改善。

Chris Oliver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