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 1693 --- 新动力汽车,又一个大泡

(2009-01-21 16:43:07) 下一个

高谈阔论之:新动力汽车,又一个大泡泡?——gaoky
创造性的毁灭”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约瑟夫.熊彼特

1997年,第一代丰田普锐斯上市,没多少人太当回事,似乎这又是一个汽车厂商玩闹、有钱人玩票的玩具。2008年比亚迪F3DM面世,普锐斯在日本卖到单一车型的前五名,新型动力汽车才好像有那么点意思了。资本市场总是应时应景,一时间,那些有锂的、有稀土的、有电池的、甚至给电池作外壳的,鸡犬升天。纵观这些股票,其中的绝大部分有个共同特点是--缺乏盈利支持,看PE都有点惊世骇俗,甚至根本没法算PE。这种情况是不是有点触动了您记忆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小块?Bingo!泡沫,正是泡沫--美国的铁路泡沫、汽车泡沫,还有蔓延到中华大地的网络泡沫,现在记忆犹新了?新动力汽车,是不是又一个大泡泡?不知道?没关系,咱分析。

若干年前,保罗.菲利普总结了导致技术泡沫的5种基本因素:
1.新技术非常重大,能够改变经济和社会的基础;
2.刚开始时,没有人知道如何用新技术来获利(要求许多新的企业实验);
3.可以被许多企业分享的基础设施必须存在(意味着大量的大规模投资);
4.经济是健康的(能够负担这些投资);
5.通货膨胀率必须很低(有利于资产投资和发行低利率债券)。
有了理论依据,咱就可以按图索骥刻舟求剑。

这个新技术是不是非常重大?我觉得挺重大的,“重”体现在他可能改变我们的能源消费模式(当然,动力电池比起油箱确实也重得多),“大”体现在这个技术至少影响了汽车、石油、煤炭、化工、材料、基础设施建设(得有充电站)等多个领域,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奥巴马都指望着这个拯救美国汽车业乃至美国经济,说它不重大似乎有点给美国新总统上眼药。能不能和互联网比?现在还真不好比, 96年我发第一封电子邮件的时候,我也没什么“重大”的感觉,也没想到现在我离开网络就没法工作。一个朋友当年愿意花一个月的工资去买一台PS2游戏机,所以他认为IT技术很重大,我们即将会看到有朋友愿意用一年的工资去买一辆电动汽车。

尽管普锐斯量产12年了,但现在仍可以看作刚开始(1969ARPAnet也出来了,但是近30年以后才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且确实没有几个人知道现在怎么用这个新技术挣钱,就连比亚迪的新车还只是展示阶段,到4S店去问,答曰:没货。而且即便开始卖,14万多的价格也似乎是一种时尚的奢侈,听说奔驰做了个氢动力电池的概念车,造价得200多万欧元。电池呢?车还没卖呢,你动力电池卖给谁去?

第三条应该是成为泡沫后的一个产物,也就是过度投资的产物。为什么要过度投资?不过度投资,怎么来对冲技术研发的外部经济?而且,在对新技术充满了理想和憧憬的狂热下,过度投资简直会成为必然,还不用说全世界刚刚流行起来的“财政刺激”。

经济是健康的?这一点我如果说“是”,那就一定会有很多人拿板砖拍我,现在连街上卖菜的都知道是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美国很困难,中国很麻烦,日本要衰退,欧盟要玩完(难道是大隐于市?),这基本上已经成了共识和常识。尽管经济有困难,别忽略了后面这句“能够负担这些投资”,这才是核心问题,我估计菲利普老兄对这个问题也没有表述太清楚,翻译更加是望文生义。

第五条已然成为现实,同时也成为了实现第三条的必要条件,本来这篇文章我去年11月份就想写,就是这一条不具备,一直不敢造次,现在简直就有点理直气壮了。

这么一套,新型动力汽车似乎很符合技术泡沫的“模子”,是个泡沫胚子。接下来的问题是,万一它真成了一个大泡泡,这个泡泡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涨大?我们该怎么办?

回顾一下1999-2000年的网络股泡沫,似乎是从上游到下游逐渐蔓延渗透,从提供带宽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到琳琅满目的各种IXP、纵横交错的门户网站以及终端设备。新动力汽车会不会这样呢,从上游资源,蔓延到各种配套行业,最后到用户终端--我们称为“汽车”的东西?

另一个疑问是,会不会由于网络股泡沫给太多人留下了伤痛的记忆,从而使达人们本能地拒绝去参与泡沫?我个人觉得不会,因为有“这一回会不同”“我不是最后一棒”的侥幸心理,况且新动力汽车本来看上去就比虚无缥缈的二进制数据来得现实,看得见摸得着,能开能坐。利润呢?现金流呢?有可能都被创造性地“破坏”了,目前我们仍然看不出谁是新动力汽车领域的GOOGLE和阿里巴巴。

当泡泡可能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是选择“身在此泡中”还是“隔岸观泡”完全取决于个人爱好,是先有泡泡后有人参与还是参与的人多了成了泡泡,这又是一个“鸡和蛋”的哲学问题,令人头疼,始作俑者成为最终胜利者的可能性稍大,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似乎不是我辈“价值投资者”的风格。从美国泡泡历史上看,无论是铁路、航空、沸腾年代还是网络惊魂,最后能够经受住泡泡美仑美奂光彩诱惑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