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 1575 --- 启动消费需求:2009年经济增长的关键

(2008-12-03 19:13:40) 下一个

昨晚读到以下这篇文章,供参考。2009年消费增速和哪些消费类别将具备防御性是市场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

1) 总体增速判断采用中金宏观组的预测:最终消费支出增速9.5%,城市居民支出增速7%(以上为实际增速)。

2) 对于内生增长(老门店的销售增速),我们采用城市居民的人均名义消费支出增速来作为估计的基础,预计在5%左右。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低于最终消费支出的主要原因是:人均支出不体现城市化等促进总体消费增长的外生性因素。个体门店的销售增速取决周边居民的支付能力。我们预计,2009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为城市5-6%、农村8-9%,人均实际支出比这个低1个百分点左右,加上1%的CPI估计,城市人均名义消费增速为5-6%。当然,竞争力薄弱企业,将出现负增长,因为好企业还会通过开店的方式抢夺市场份额。

3)什么品类具备防御性?从美国和我国历史情况来看,医药、食品和服装能够做到这一点,而汽车和家电等耐用消费的波动性很大。我们认为,如果不出现通缩,超市公司普遍能够获得正的内生增长,但由于食品价格下降和消费者基本不会再增加消费量,其内生增速将低于优势百货公司。家电类零售商和经营薄弱的百货企业将经历负的内生增长。

4)哪些区域市场具备防御性?我们认为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的二三线城市,例如合肥、武汉、西安、沈阳。

5)应该投资哪些公司?

——能够在明年上半年的高基数下或的较好增长、所在区域市场经济发展较快的优势百货、超市公司。例如:合肥百货。

——在二三线城市覆盖较广泛,具备跨区域发展能力和全国性品牌的零售商。例如:百盛集团。

 

 

启动消费需求:2009年经济增长的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 17:04  《中国金融》

 

  中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增长远未达到极限,因此,只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促进居民个人消费和扩大公共消费,完全可以克服消费需求不足的危机,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

  魏杰 赵俊超

  2008年年初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遭受到强劲的冲击。目前,冲击的影响已经显现,但后果还没有全面爆发出来。预计到2009年,中国经济将面临十分困难的局面,消费需求不足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阻力。针对这种影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力图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消费需求包括两个主体部分,一个是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另一个是居民公共消费需求。前者取决于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是由居民自身决定的;后者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包括短期的和长期的政策,是由国家根据现实需要、税收收入、发债空间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启动居民个人消费需求

  居民的个人消费包括三个方面:收入性消费、信贷性消费和预期性消费,或者说,它们是影响居民个人消费的三个要素。

  促进居民收入性消费

  收入性消费,就是由居民收入决定的消费。居民要消费,总要看看自己的口袋,挣得多,才可能花得多。量体裁衣量入为出都是指的这个意思。居民个人消费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由收入来决定的。如果想启动这一类的消费需求,主要手段就是提高居民的收入。那么,应当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呢?

  第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当国民收入创造出来之后,将在之间进行分配。这两者具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国家拿得多,居民拿得相对就少;如果居民拿得多了,国家拿得相对就少。国家获得这种分配的方式主要是财政收入,其中又以税收为最重要的方式。1994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连续13年高速增长,几乎达到GDP增长速度的 2倍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则基本上年年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相对更低,大概只有同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虽然国家与居民的收入都增长了,但国家收入增长相对更快,而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较慢。到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5万亿元,同比增长32.4%,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20%,比上年提高了约2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固然是一件好事,但财政收入长期、持续的过快增长也会造成国民收入分配的失衡。在内需不足、国家要刺激消费需求的背景下,应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主要的解决方式是减免税收,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应当再次提高,避免对大多数群体征收这一税种。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办法,切实减轻居民的税负,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第二,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础和主体分配渠道,它的公平程度对收入结果的公平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初次分配主要解决的是货币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利益分配问题,数额非常大而且涉及面广。我国的货币资本所有者在初次分配中占有支配地位,企业利润很高,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一直提高不快。制造业中一直存在这样的现象,其中最明显的是煤炭业。从整体来看,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应当说,这一提法是十分中肯的。现在应当制定细则,将这一精神落到实处。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有所提升,部分企业已经感到了压力。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将变差,企业利润水平不可能再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继续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存在现实的难度。应当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工资水平继续上升,同时,为了应对企业利润下降和亏损的局面,应当适当减少企业所得税,将其让渡为劳动报酬增量。这样可以在企业可承受的水平下,持续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第三,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一个在近年来才被人们所熟知的名词。在经济学上,居民的收入可以分作两块,一块是劳动性收入,也就是工资;另一块是财产性收入,是指居民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以及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财产性收入是一个累积的结果,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基本只有工资收入,没有什么财产性收入。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如居民储蓄已经超过了15万亿元,沪深股市开户数已经超过1.2亿户,财产性收入也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部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里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具有丰富的内涵。目前,我国的投资渠道还比较狭窄,多数居民的财富仍然以银行存款的方式存在。应当提供市场,完善机制,让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如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涉及投资金融领域最直接、最广泛的场所,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增加和创造财富的机会,资本市场应当得到稳定和发展。同时,应当积极鼓励和探索其他的方式,比如允许企业发行债券,让居民手中的余钱得到有效的利用。

  第四,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是政府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200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40元,扣除了物价指数之后和2006年相比增长了9.5%。这固然是一个成绩,但从一个较长的趋势来看,农民收入虽然一直在增长,但一直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城市和农村的人均收入比为2.57∶1,到2007年,这一比例变为3.33∶1。城乡差距非但没有减小,反而进一步拉大了。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十分重要也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政府不可能给农民发钱,提高农民收入只能采取间接的方式,提高农民的相对收入水平,比如提高粮食价格水平。近年来,由于生物燃料技术的发展,国际粮食价格持续高涨,已经大大高于国内粮价的水平。而为了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我国对粮价一直采取抑制的政策,粮价仅仅是有限度地上涨。现在应当进一步放开粮价,让农民享受到粮食相对稀缺带来的涨价效益,同时,也可借助粮价的上涨缓解供求形势。此外,推行城乡一体化政策,让农民享受到平等的公共品,促进耕地和宅基地的流转,对提高农民收入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五,提高经济落后地区人们的收入。我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各个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在东南沿海地区,居民相对富裕,人们常说到广东才知道自己钱少,指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江浙地区,一个农民工的工资大约有1000多元,在当地来看收入处于底层,而在一些西部贫困地区,如果收入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已经算是高工资了。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然有2400 万人左右,这些贫困人口并不是分散的,而是集中分布于中西部的一些贫困农村地区。

  我国对落后地区的发展不可谓不重视,每年都有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投入到中西部落后地区,然而效果并不十分明显。我国贫困人口的下降在近年来一直十分平缓,说明现有的扶贫方式效果有限。现在来看,单一的财政转移支付是不足的,因为这些钱到了落后地区之后,仍然是在财政系统内打转转,多数用作了供养财政人口的支出。应该多管齐下,既要为落后地区的低收入人口提供生活的基本保障,同时,更要提高地方的造血机能,通过教育、培训、劳务输出等方式,为其提高就业和创业的各种机会,切实提高其收入水平。 

 

促进居民信贷性消费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 17:04  《中国金融》

  促进居民信贷性消费

  信贷性消费,其实是将消费行为在生命周期不同时段内转移,用未来的收入来进行当前的消费。信贷性消费的都是大宗的消费品,比如住房、汽车等,人们很难一次付清全部款项,于是选择信贷性消费的形式。信贷性消费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人们效用的最大化。这种模式对目前我国刺激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的消费存在明显的断层,对家用电器等一般性的耐用消费品,居民已经出现了饱和,而对住房等一些大宗消费品和奢侈品,居民还不具备购买的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鼓励信贷性消费,是刺激居民消费的重要内容。 

 

  信贷性消费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抵押性信贷,抵押物包括股权、债券、房产和其他值钱的物品等,居民可以用这些物品作抵押换取当期的消费,不过,这涉及对抵押物价值的判断,消费的金额不能超过抵押物的价值。第二种方式是担保性信贷,比如助学贷款,学生本身没有什么抵押物,于是可以由担保人出面,保证其到期还款,以此为前提条件,学生可以贷款并消费。第三种是信用性信贷,消费者既不用提供抵押物也不用提供担保人,只是以其个人的未来收入、名誉等为基础,即可获取当期的消费。随着我国信用卡业务的飞速发展,信用性信贷的范围和金额大大增加了。

  目前国家对居民信贷性消费是鼓励的,但尚需很多具体的政策来促进和规范。我们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来进行鼓励。第一个是利率工具,居民利用未来的收入来进行当期消费不是无偿的,而是要承担一定的额外费用,不但要还本,而且要付息。利率代表了信贷性消费的成本,利率越高,则成本越高。因此,如果要想有效促进居民的信贷性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第二个是机制建设,由于我国信用系统还很不发达,严重制约了消费性信贷的发展。今后应该继续完善信贷性消费的制度环境,如建立抵押物估价的统一市场、放宽担保限制、建立和扩展居民个人信用体系等。通过利率工具和机制建设,可以对居民的消费性信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鼓励信贷性消费的过程中,一定注意把握好的问题,既要鼓励,又要避免过度刺激。由于美国过度刺激信贷性消费,对居民住房贷款标准放得太宽,导致大量居民过度消费,结果到期无法偿还本息,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我国在鼓励信贷性消费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相同的问题。不能鼓励全民的信贷性消费,只能是循序渐进的,对部分居民分层次、分步骤地进行鼓励。这将既能有效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风险,保持金融的稳定。

  促进居民预期性消费

  预期对居民的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预期的形成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宏观层面的,即居民对未来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判断;另一个因素是居民家庭层面的,它包括的内容更广、更具体,例如有无失业的可能、退休之后能否有稳定的收入、养育子女费用是否提高等。简单来说,又可将全部预期分作利好利空两种,如果居民预期利好,就会增加当期的消费;如果预期利空,就会减少当期的消费。因此,要想有效促进居民的预期性消费,就必须增加居民的利好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利空。 

 

  目前,发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整个世界,我国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近在咫尺的威胁。在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遭遇困难,订单减少,利润下降,一些工人的工资被削减,每天都有企业倒闭的消息传来,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致力于稳定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让人们对国家的经济增长保持信心。同时,应当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并在养老、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展一些积极的政策,让人们觉得未来有保障,产生利好的预期。这对有效促进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启动居民的公共消费需求 

 

  居民公共消费是国家为改善居民的生存条件进行的支出,包括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公共消费的很多内容是通过国家投资的方式来实现的,但这些投资不以营利为目的,产品不上市销售,所有居民都可以无偿享用,因此它们仍应属于消费而非经济意义上的投资。

  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卫生是近年来人们关注较多的领域。中国政府已经提出要在201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2008年10月,政府推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份报告提出了医药卫生改革的方案。归根结底,重要的并不在于方案如何设计,而在于国家和居民如何分担的问题。医疗卫生总要花钱,而且在现代医疗条件下这个数目动辄很大,那么,国家承担多大的份额就成为一个焦点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具体的方案设计。 

 

  在内需不足的背景下,扩大医疗卫生方面的公共消费,提高政府在医疗卫生总费用中的支出比例,成为一个十分现实的选择。现有的情况是,在我国的医疗卫生总费用里,政府支出所占的比例偏低,约为17%,而同期美国政府支出比例为45%,欧洲发达国家里很多达到80%~90%,即便是低收入国家也平均达到27%。因此,扩大医疗卫生的公共消费刻不容缓。政府不能让医院自负盈亏甚至要求其盈利,不能再以药养医,而是应当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医疗设施建设,为医院运行和居民就医提供补贴。通过政府投入的方式,让居民享受到较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和卫生的情况差不多。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实行免费上大学的政策,后来随着教育产业化的风行,国家承担的义务越来越少,而居民家庭承担的部分越来越大。虽然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收费了,但幼儿园收费高得惊人,大学收费更是日益高涨,教育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倒更加沉重了。很多城市家庭为了孩子教育问题提前很多年就要攒钱。农村更是如此,很多家庭干脆不让孩子上学,过了义务教育阶段就让孩子到外面打工。由于国家在文化教育领域投资不足,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消费水平下降了,而且,由于在教育消费方面压力太大,很多家庭还要减少其他各种消费,节衣缩食,为孩子将来的教育攒钱,更是进一步压低了消费需求。

  2003~2007年,我国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占同期GDP的比重为2.6%,远低于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2000年达到4%的目标,距离国际一般水平更有很大差距。据统计,国际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为5.1%,其中,发达国家为5.3%,发展中国家为4%。因此,扩大我国教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刻不容缓,它不仅是扩大需求的手段,也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动力,应当成为一个长期的战略。

  社会保障事业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推进力度很大。从1989年到2007年,我国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从4900万增加到1.5亿;从1994年到2007年,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从 8000万增加到近1.2亿;从2001年起,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出现大幅度的增加,到2007年,受益人数达到2270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扩展迅速,到2008年5 月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已经接近3700万。尽管如此,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非常滞后,最主要的表现是覆盖面过低,到2007年,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占全国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20%,这意味着大批城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绝大多数农民工都没有享有养老保险。

  国家应当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之内,建立起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应当将2亿农民工尽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里为他们的生活撑起保护伞。社会保障事业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效应,如果国家能够建立起有效的社会保障,居民消除了后顾之忧,就有信心去消费,这个引致作用将是非常明显的。 

 

  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需求在我国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1998年,当我国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出现困难的时候,政府及时增发国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测算,1998年以后的几年里,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这些投资也改善了我国基础设施不足的面貌,农村电网改造,高速公路里程迅速增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2008年11月,这一经验再次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提出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多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提出要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还提出要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等。这些政策是积极的,但在实行过程中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在政府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必须考虑到生产过剩的问题,不应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同时,政府不应该替代市场的作用,应尽可能地减少公共投资的挤出效应,防止其成为与民争利的手段。

  尽管中国目前受到国外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时出现了内需不足的局面,且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会加重,但由于中国仍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增长远未达到极限,因此,只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切实促进居民个人消费和扩大公共消费,中国完全可以克服消费需求不足的危机,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中国发展基金会 

 

  (责任编辑 刘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