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 1236 --- ZT 再议消费行业

(2008-09-10 17:43:45) 下一个

再议消费行业

 

做多中华

苏宁与上游是一种双赢模式,如果不是,制造商为何宁愿交那么多的入场费也要打进苏宁呢?它们之间是相互制衡的关系,当然苏宁在这种关系中处理强势。有了苏宁国美等大型销售网络,制造商能更好地安排生产计划,降低了管理维护销售渠道的费用。人们常常批评苏宁国美不道义、压榨供应商,但它们对消费者利益有极大贡献却没人提。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想想,供应商的在产品质量、差异性、品牌方面没有构筑成护城河才是它们被压价的根本原因,即使没有苏宁国美百思卖,这些供应商们一样会在市场上血战(价格战),生存环境可能会比现在更糟。制造商会减少,最后只剩下几个大厂商,是自由经济的必然结果,而不是渠道商的罪。只是那时候苏宁等企业的谈判强势会被削弱,与大供应厂商的关系更稳固和谐、互相依存、互助互利。参考沃尔玛、百思卖的发展历程,不见得他的上游链条是极不稳定的。至于下游终端消费者运用网络采购是否能成为主流的家电消费习惯,这倒是个真正的问题,但从现在看没有那趋势,即使有也是渐进的,理性的价值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反应。

 

东阿阿胶的新管理层如何值得期待、新战略如何卓有成效、新产品(高端极品和保健新品)如何前景光明、恢复提价能力和财务数据已得以改善等等,不是我们选择它的依据。李剑说过,如果半小之内找不到公司有什么独一无二的优势,就不必再往下了。筛选企业的第一关应该是考察,企业有没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即巴菲特说的特许经营权,然后再考察企业是否有垄断利润,也能通过了,就接着考察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垄断利润能否长期持续,也能通过了,最后看股价。提价和财务数据属于上述四个主干步骤中的第二,新管理层、新战略、新产品这几个,如果不能巩固竞争优势,而仅表现为一次性提价和ROE的暂时上升?就等于毫无意义。我们反复拷问自己,东阿阿胶通过第一关了吗?它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吗?我们是不是将第二关前置了呢?我们是否误将ROE突出和有提价能力来反证企业具有竞争优势呢?的确,东阿阿胶几乎成为阿胶的代名词,品牌地位无可比拟,控制上游驴源、市场占有率又高达七成。但正如上面的网友sweet说,阿胶……这东西不是一家在做,做出来而且都没什么区别,片仔癀、白药却独此一家,这也是我的顾虑。此外,据中医说吃阿胶是增加血的收敛性,而不是补血。

 

Laoba1

对消费品和类消费品而言,品牌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品质,服务等众多因素认可程度的综合反应,品牌也是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品牌就是壁垒.品牌壁垒有强弱之分,东阿阿胶在能力一般的领导层带领下依然十数年持续占据阿胶绝对领先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并且在红桃K,血尔等强大的市场攻势下依然稳稳占据补血市场领导性品牌的地位, 获得稳定的高增长,已经体现出东阿阿胶品牌的强大竞争优势, 东阿阿胶已经接近是傻瓜也能经营好的公司.

新管理层、新战略、新产品等因素的确不是东阿阿胶的核心竞争力,而是使品牌优势能更加充分发挥的外在推动力,也是盈利能力的加速器.

 

一枝春

很赞同网友的能力圈概念,更喜欢用投资偏好来理解它。价值投资可以有不同的流派和喜好。laoba1只认消费,提供了许多选择的参考,可他最中意的茅台SUNNING,包括最近的阿胶,我也并认为是最好的品种。从长期选择看,消费中的食品日化,是很好的标的。金融中的银行,加上出色的保险,也应该是差强人意的选择。中期波动选股,能源、出色的制造业、证券,也是可以考虑的,但不是长期的持仓。我更喜欢在偏好中保留一些开放性。投资,许多人认同巴非特,其实,李嘉诚很值得研究,虽然大家认为他是从事实业的,还是多元化的。其实,这两人早年都从事过制造业,巴是纺织,李是塑料花,后来呢?一个走向软收费桥梁,如日常消费、报业、银行等,一个走向硬收费桥梁,如地产、码头、能源,还有超市、化装品,现在李又走向电信,甚至网络!可以看出,这两个年龄相仿、可以比肩的老人,如果有机会一起对话,那将是多么有趣!绝对比赵丹阳的饭局请教有意思得多。他们都没有制造一件工业品!但是,李比巴有更开放的态度。所以,我虽然认为制造业是一个可以的中期选择(只要它们的价格够低),出口型国家也涌现了譬如丰田、SONY、三星、NOKIA这样的企业,可终归不是超长期的标的。我希望自己的理念中有85%的巴非特,还有15%的李嘉诚。

 

为人民服务

只要是你看中或买入的股无疑都是高估的,市场暂时已将其价值挖掘殆尽了,而且公司都是在成长性最好的时候,你能预期它能一直这么成长,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当好公司有问题,但公司骨子里有持续永恒成长的基因,我们就该买。其实现在的投资都是集中在茅台,张裕,苏宁……投资史上,太热的东西有90%的是陷阱,公司是好公司,但不要忘了完美本身就是缺陷,当完美的东西一旦不完美了,那时价格就不会是完美时的价格了。有时我就在想我们买公司该在它的哪个阶段买?最具成长性时,已是短期之内竭公司最大的动力了,这时股价如果已完全反映了成长性,显然买股是不明智的,这时买就需面对成长一旦放缓,公司基本面变化。三全的成长速度同这点有些类似,其实这个行业乏善可陈,三全的成长是这个行业成长的体现,这个行业品牌不能带来高利润,一旦行业饱和,成本和竞争会吞噬利润。规模、营销网络,速冻的特点,可以是建立竞争优势的最有利因素,但这所有的会面对粮食高涨,家庭主妇自己动手这个最大敌人。股不贪多,茅台,阿胶或许应该继续等待以别人不想要的价格买入吧,要知道好公司不多,不完美时买因是明智的选择,同时未来有可能成为完美公司也应是我们的选择如江中制药

 

lapse2

这句话表达的是否太泛了, 餐饮业分有形的服务和无形的体验。

谭氏官府菜算品牌么,开连锁的过程中失败了,因为客户很难在分店获得同主店同质的服务和尊贵感。

肥羊王的口味和小肥羊是同质的,为什么肥羊王失败了呢?肥羊王在营造无形的体验时远不如小肥羊。

连锁的核心竞争力我的理解是(口味+服务+准确定位的正确的无形体验),而且以上几点必须能完整复制到各家分店中。

 

北方小散

不同意LAOBA1对于餐饮连锁业说法:味道加上品牌就是餐饮连锁的核心竞争力

请问麦当劳等西式快餐的口味与中国人的传统差异大不大,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把它当回事,为什么会在中国成果?衡量一个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品牌、增值服务和口味。关于商业模式的说法,餐饮企业不是低成本扩张的类型,因为火锅容易标准化,容易连锁经营,确实小肥羊发展较快,但问题是管理和经营能不能跟上。发展连锁店,先复制为主然后再来提高,国内的餐饮企业用这种模式比较多,用这种模式要掌握一个点,当你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定要提高你的控制力,如果不去做这件事情,规模和成本出现递减,更失败。从这个意义上看,小肥羊风险蛮大的,呵呵 说到全聚德瞎扯两句,我认为小肥羊不一定比全聚德更好!

 

Laoba1

快餐类企业满足的是吃饱的要求,在产品品质较好的情况下也许服务,环境能对产品的不足形成一定的互补.对于享受型餐饮企业而言,味道则占据最重要大位置.味道不好,其他方面再好消费者也不会买帐.一流的味道,其他方面一般,同样能吸引顾客.

全聚德在品牌方面胜于小肥羊,也比小肥羊更稳定,只是由于口味方面的原因使其难于全国性的扩张.

 

投资僧

选择投资公司和选美女就是坚持唯一的标准:价值-美。但是你一细琢磨这个标准很模糊很个性,其实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条件,就是对同一对象,统一理念的两个投资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环肥燕瘦孰是孰非?风险大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那个标的产生的现金流最终更多?像这类东西是不会有衡量标准的,只能得出个性的结论。像那个朋友说的:苏宁的店人流稀疏;产品品牌供应并没有优势;会受到网络销售威胁等。都是事实。但是这是她的美点还是丑点可就个性化了。莫奈的日出和网络超女的美肯定是不同的美。单位面积*人流数*人均销售额=单位销售额,而你只拿瘦强调美的我不知道会得出什么客观的结果。网络对任何业态都是威胁;同时也是任何业态都可以利用的,两者相抵看不出来什么。

 

laobal

连锁超市竞争白热化,即便能扩张利润也没有保障,风险极高,弄不好瞬间就倒了。没有类似沃尔玛庞大的规模和高效的管理、完美的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任何一家连锁超市都很危险,中国现在哪怕与沃尔玛相提并论的连锁超市都没有,更别说步步高这种刚起步小规模的企业。

 

海阔天空

制约茅台发展的软瓶颈

提起茅台.几乎没有人会说它不好.大不了会说股价太贵,偏离价值了.很少甚至几乎没听说过茅台有什麽不好的.但当我们以审视的目光聚焦它时.却很容易就发现其实茅台的问题很明显.并且是很严重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致命的.

 

第一公司的管理现代化实在不敢恭维.其高管事件就是最有力的暴露.不要总认为这是偶然事件.事件的发生自有他的必然性.做为一家闭塞地区的省属优质企业,必定是众官僚虎视耽耽的对象.企业领导既要会做事还要会做人.在国企腐朽的体制里,茅台绝不会是个例外.<五粮液,伊利,沈阳机床等均属此类>.企业本身还要承载上其他种种负累.因此很难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公司品牌塑造差强人意.品牌形象不能更好挖掘自身价值.尚有很大潜在提升空间.茅台的产量不应看做是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他的产能总有到尽头的一天.因此,品牌建设的好,卖到数千元或上万元一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亦是大家坚定持有茅台的根本原因.其国酒品牌强大的生命力是其他消费品牌所不能比拟的.若品牌建设的不好,沦落到只有靠产能扩张来增加企业的价值.那就是茅台的悲哀了.

 

未来茅台最好的结局

1.屏弃传统的管理思路,引入规范高效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虚心向招行.万科等优秀企业学习.塑造华贵,沉稳,大气,具中华文明精髓的国酒品牌.跨过依靠产能,价格的提升来发展的传统发展思路.向食品饮料控股集团进军.

2.直接划入中粮集团,让宁高宁来做.

这怕是我的痴人说梦罢了!

茅台是你的,也是我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来呵护他的成长.

无论怎样,茅台都是中华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在这里以挑剔的目光来审视我们的投资.应该是比谈论茅台更重要的吧!

 

我个人是这样认为:如果从超长期来讲,穿越周期,抗恶劣通膨,且不谈战争和自然灾害,那最好是基于人赖于生存的最基本消费:第一民以食为天----消费品,第二生老病死----医药.

行业上讲,确实如此,可要具体到公司,又何其难也!即便是茅台,难道不会有昔日汾酒没落的影子么?现在若要讲茅台超长期持有收益最大化的价值,恐怕理由还不够足够充分.医药就更难选了.总觉得广州药业旗下的几个品牌应该是有潜力的,但投资不是赌博,投资需谨慎又岂是一句空话.

 

东阿阿胶被套仔

 

净利润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E 复合增长 7.18日市值

0538 1.71 2.30 2.79 3.38 4.10 34 154

60085 2.96 3.01 2.33 3.12 3.50 4.5 104

0423 1.31 1.09 1.53 2.10 3.03 32 109

 

一,动态净利润绝对值比较,0423市值相对云药合理,相对同仁堂偏高,

二,成长性比较,过去几年里云药稳定增长,同仁堂极其缓慢,东阿由于某种原因在0708年表现出较快增速,即使截至到07年,复合增速也达到了20%,这方面看,市值上应该处在两者的中间位置,(154+104/2=129亿元。

三,资产质量都不错,经营能力指标上,云药似乎善于利用负债杠杆来取得跟多收益,这个情况我没有能力分析,不知道是预收账款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经营上反应比较进取。同仁堂,营收从24亿到27亿的慢速增长过程中,应收账款始终高居不下,从042.4亿元达到了07年的3.3亿元,而这是在这几年现款现货方式下的经营表现,由此可知同仁堂的经营能力或产品市场竞争力暮气沉沉。注意到东阿应收账款相当出色,这几年来,每到年底时一直保持在几千万元,竟然比依靠自然销售方式的片仔癀还低,太不可思议,假如以后也象云药同程度放手营销,营收和净利润指标的上升可能很快将云药甩在背后,这个方面可能要看华润商超渠道的支持力度以及新产品(保健品)的表现了。在这方面看,由于东阿潜在提升能力很大,市值方面应该处在两者的中上位置。以后云药新产能上马那是以后的事情。

 

应收帐款/营业收入占比

股票 2004 2005 2006 2007

云药 5.5 5.4 4.6 4.7

同仁 9.8 11.5 11.1 12.5

东阿 6.6 6.9 4.4 5.0

 

这个指标没有考虑各自的商业收入数据占比,比较片面,纯医药工业数据对比更有说明效力,有兴趣的人可以深入调查一下。几年时间,看的是趋势,云药真是不简单,占比结果小且稳定略降低,同仁正好完全相反,东阿06年的突然下降感觉很奇怪,是不是跟华润当年进来后的调整有关?

 

综合来看,三者的市值关系,以010分等级,假如设云药为10分,同仁就是5分,而东阿应该处在7.5分左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