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奥塞梯冲突中的大国魅影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格鲁吉亚面积不大,地缘地位却十分重要,西方国家把它作为从南方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基地。
南奥塞梯
2008年8月9日 格鲁吉亚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8月9日,在格鲁吉亚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附近的哥里市,一些格鲁吉亚士兵从一座遭袭击起火的楼房旁边跑过。 新华社/路透
南奥塞梯
8月10日,在格鲁吉亚南奥塞梯自治州的贾瓦区,俄罗斯士兵坐在一辆装甲车上。新华社/路透
梅德韦杰夫表示尽快完成撤军
梅德韦杰夫签署解决南奥塞梯冲突的停火协议
格鲁吉亚总统签署停火协议
北约在美俄之间找平衡
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方在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与当地武装力量爆发武装冲突。随即演变为格鲁吉亚与在此地维和的俄罗斯军队的冲突。这一天,正是全球参与并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开幕的日子。“奥林匹克休战”原则在南奥塞梯被撕裂了一个口子,也让世界感受到国际政治在国家利益面前的脆弱平衡。
13日,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就停火条件原则上达成一致。俄格冲突基本平息。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12日宣布格已决定退出独联体,俄格关系降至历史最低点。
恩怨一触即发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姜毅研究员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从事件发生的时间看,冲突确有其偶然性,但南奥塞梯问题已经积累很长时间了,从去年以来,小规模偶发性的冲突就时有发生,国际社会也一直担心这里会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最近一个月,冲突双方凝聚的不信任和对立气氛达到相当危险的程度,因此任意一个小动作都可能引起擦枪走火。
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与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接壤。追溯历史,南奥塞梯早在1922年就成为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自治州,茨欣瓦利为首府。此后南奥塞梯自治政府与格鲁吉亚之间基本上维持和平状态。但在 1990年格鲁吉亚开始脱离苏联谋求独立时,南奥塞梯也宣布独立,提出要与北奥塞梯共和国合并,冲突由此爆发并不断扩大。
1992年6月,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北奥塞梯四方就和平解决武装冲突举行会谈,达成了停火、成立维和部队和监督委员会的协议。7月,俄罗斯、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三方联合组成1500人的维和部队,在南奥塞梯和格鲁吉亚边界建立了安全走廊,实际上是把南奥塞梯从格鲁吉亚分隔出来。
自此之后到最近,由于南奥塞梯自治州和阿布哈兹共和国都倾向于“投靠”俄罗斯,俄格两国经常打嘴仗,有时甚至剑拔弩张,但并没有导致直接的武装对抗。
而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俄罗斯既没有承认南奥塞梯独立,也没有支持它同北奥塞梯合并,但始终保持着同南奥塞梯的密切联系。据报道,多数南奥塞梯人如今持有俄罗斯护照,卢布在当地也广泛流通。
今年2月,科索沃宣布独立后,俄罗斯为了回击美国承认科索沃独立的立场,开始调整对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政策。俄国家杜马3月21日通过一项声明,建议俄总统和政府考虑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的问题。随后,时任俄总统普京责令向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居民和旅居那里的俄公民提供物资援助,并在当地建立全方位保护俄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机制。
针对这种状况,格鲁吉亚一方面坚决反对,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国际支持,特别是美国的支持。格军队还加强了建设,装备新武器,接受美国教官训练,与美国等国开展了联合军事演习。
今年四五月间,由于格鲁吉亚无人驾驶侦察机接连被阿布哈兹军方击落,格开始向与阿布哈兹临近的地区大量屯兵,俄罗斯则向阿布哈兹增加维和兵力,声称要严厉回击格可能发动的“侵略”。几个月来,该地区上空已经“乌云密布”。
大国间的“赌盘”
受访专家梳理的分析认为,无论是南奥塞梯还是阿布哈兹,其实还都只是双方相互争斗的“棋子”或者说“筹码”;更深的背景则是,俄罗斯和西方大国都试图取得在该地区的控制权。
格鲁吉亚面积不大,地缘地位却十分重要,西方国家把它作为从南方挤压、遏制俄罗斯战略空间的基地。格鲁吉亚在苏联解体后就逐渐向西方靠拢,接受美国的军事与经济援助。格成为美国在反恐战争中的盟友,近年来更积极要求加入北约。
为了挤压俄罗斯,北约在1997年和2002年的两轮东扩中,把中欧、巴尔干半岛北部国家以及波罗的海三国接纳进来,今年又开始酝酿第三轮东扩,主要对象就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民调也显示超过半数格鲁吉亚民众希望加入北约。在俄方看来,如果格乌加入北约,北约就把前沿阵地推进到了俄罗斯的西南和南部。已经失去了中东欧、巴尔干和波罗的海等传统势力范围的俄罗斯深感危机,认定这是“危险的信号”。
大国之争反映在格鲁吉亚内部,则是亲俄派和亲西方派之间没完没了的政治争斗。在2003年的所谓“颜色革命”和2007年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游行的背后,都可以看到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影子。
姜毅指出,在今年北约的春季峰会上,虽然将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议题延后,但美国与波兰和捷克就反导系统的谈判加紧进行,赖斯一个月前访问捷克时与捷克外长签署了捷美反导雷达基地总协定。俄罗斯对此反应激烈。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若美国在邻近俄罗斯的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俄将被迫采用军事技术手段应对。
去年以来,俄罗斯恢复了远程战略轰炸机在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黑海海域及北极地区上空例行战斗值班飞行,向西方示强,同时还向阿布哈兹增加维和部队。此外,最近两个月内,俄罗斯谋求加强与拉美国家的关系,也引起美国的高度警觉。
从地理位置看,南奥塞梯处于里海石油至西方国家不经由俄罗斯领土输出的重要能源运输路线。俄罗斯近年来凭借其庞大的能源蕴藏重新崛起,对于这条重要的能源运输路线势在必得。为防止北约东扩,俄将南奥塞梯的独立问题作为牵制格鲁吉亚加入北约进程的一张重要的牌。而最终,北约东扩,成为了南奥塞梯军事冲突的导火索。
俄格冲突的多重影响
南奥塞梯冲突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反应。冲突各方,以及美国、欧盟等基于自身立场作出不同解读。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在格军占领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大部分地方后使用了“解放”一词;俄罗斯总理普京抨击格鲁吉亚军队在南奥塞梯进行 “种族清洗”,说俄军队反击“完全合法”,向南奥塞梯派增援部队是为了“人道主义救援”;而美国公开表态支持格鲁吉亚,布什总统表示,俄方对格鲁吉亚的武力行动“无法接受”,切尼则警告俄罗斯要停止继续向南奥塞梯“进攻”。不过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国家,对俄罗斯的批评都还停留在政治和外交的层面。
与此同时,北约也专门召开会议讨论南奥塞梯局势,联合国安理会从8月7日晚起多次举行紧急会议。现在,冲突基本平息,但国际舆论大都认为各方将展开的博弈还会继续。其影响也会渐渐显露出来。
首先对于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事件发生后,美国和欧洲国家更多的是对俄罗斯外交上的批评,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但是,西方对以后俄罗斯在该地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取何种行动更加担心了。
而从俄罗斯来说,这一次也有做给西方看的意图在里面。俄罗斯通过此次行动向西方表明了其在独联体国家和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在地缘政治意义上的重要地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刘桂玲研究员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俄罗斯通过这次事件表现出了它的强势,那就是在涉及俄罗斯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俄罗斯“该出手时”就会“出手”。她指出,今年以来俄罗斯在其外交构想和军事构想上就表现出了相当的强硬,虽然不会走上“新冷战”的老路,但显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那么,在俄罗斯与西方相互不信任和情绪对立的背景下,无论是俄罗斯还是西方大国和北约都很难有示弱的表示。
其次是对其他区内国家的影响。姜毅指出,俄罗斯果断采取行动也是对其他类似国家的敲打。比如乌克兰,它和格鲁吉亚一样也谋求加入北约,乌克兰总统尤先科8月13日签署命令,对驻扎在赛瓦斯托波尔的俄罗斯黑海舰队进出乌克兰国境及在乌境内驻地以外调动进行限制,俄反击其为反俄行动。俄格冲突后这些国家在处理对俄关系时会更谨慎,但有可能加快“去俄”和“脱俄”的步伐。
其三是对于俄格关系。格鲁吉亚已宣布退出独联体,在与俄罗斯“独”还是“联”的问题上下了决心,以前只是有这样的想法,现在则有了行动。内忧外患局面下的格鲁吉亚同俄罗斯将更加难以相处,俄格关系已经降到最低点。
不过有关观察家认为,如同此次冲突发生后能“适可而止”一样,俄格关系尽管会更艰难,但彻底破裂和全面爆发战争也不太可能。当前,外高加索地区的形势十分复杂,反映在这里的大国关系也很复杂。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俄罗斯、西方大国和格鲁吉亚都不会草率行事。
具体到停火之后的南奥塞梯,包括阿布哈兹的局势必将更复杂化。一方面,维和安全地带已经破坏,维持这里的局势以后将采取什么模式?1992年以来建立的四方模式还能不能继续?之前欧安组织和欧盟一直试图向该地区渗透,此次冲突发生后,欧盟方面8月13日在布鲁塞尔宣布,欧盟准备向格鲁吉亚派遣观察人员,参与联合国或欧安组织为和平解决冲突所作的各种努力。此举将改变这一地区的力量配置。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要求独立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问题被视为俄罗斯向格鲁吉亚施压的一个筹码,同时也是格鲁吉亚加入北约道路上的一大障碍。那么冲突之后俄罗斯是否仍然让它成为一个问题?而格鲁吉亚会否下决心彻底丢掉这两个“烫手山芋”,向西方靠拢?显然,无论对格鲁吉亚还是对俄罗斯,这都不是个简单的是与否的问题。作为格鲁吉亚最重要支持者的美国,其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延棠)
高加索地缘政治游戏中的阿布哈兹
人民网8月20日讯 据俄新网报道,15年前,1992年8月,高加索地区最激烈的族际冲突之一--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冲突发展成一场持续了14个月的大规模战争。
格鲁吉亚-阿布哈兹军事对抗造成的主要后果是:
--双方共死亡8000人;
--经济损失达113亿美元;
--阿布哈兹的民族人口状况发生变化,原来占多数的格鲁吉亚族变为少数民族(从各种评估资料来看,移居的格鲁吉亚人有15万至20万,而格鲁吉亚方面提供的数字是30万。);
--阿布哈兹人在1992至1993年遭受的民族人口损失可与1860至1870年将阿布哈兹人强制迁往土耳其造成的损失相提并论。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未被承认的阿布哈兹共和国目前对高加索地区大型地缘政治游戏的进程有着最大的影响力。"阿布哈兹问题"是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争执不休的主要原因。俄罗斯军界和政界部分上层人物亲阿布哈兹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格鲁吉亚亲西方的方针,这对俄罗斯在大高加索地区的主要盟友亚美尼亚也产生了影响。
阿布哈兹在表面上和法律上是格鲁吉亚的一部分。而实际上,格鲁吉亚的主权并没有延伸到从普索乌河到因古里河这片区域。阿布哈兹领导人未能控制的只是科多里河上游的一小块地方。第比利斯方面在2006年7月以前也没能控制这个地方。现在格鲁吉亚领导人企图在阿布哈兹这个难以通行的地区安营扎寨,将其变为战略基地。
格鲁吉亚1993年在与阿布哈兹的冲突中遭受了军事上的失败。这不仅造成地缘政治后果(格鲁吉亚失去了12.5%的领土和200公里的黑海沿岸),而且还导致格鲁吉亚族居民大规模离开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不同的是,阿布哈兹族际冲突的军事阶段以驱逐"失败的"民族而告终。从各种资料来看,大约有20万格鲁吉亚人离开了阿布哈兹。阿布哈兹领导人曾经准备研究格鲁吉亚方面最棘手的"难民"问题。他们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对格鲁吉亚"难民"进行审查,以"筛出"参加过1992至1993年军事行动的人。阿布哈兹方面多次表示,担心"难民"返回和民族人口构成出现有利于格鲁吉亚人的变化会导致新的种族清洗,这次是格鲁吉亚人搞的清洗。阿布哈兹领导人作为"特例"研究了让格鲁吉亚"难民"返回格鲁吉亚人最多的加利地区的问题。从1989年的资料来看,这个地区的格鲁吉亚人占93%。阿布哈兹领导人多次否决了在格鲁吉亚享受"最广泛的自治"的设想。在1992年以前,阿布哈兹在法律上拥有自治体的全部特征。阿布哈兹认为,关于恢复自治地位的言论都是空话。
与解决南奥塞梯问题一样,格鲁吉亚现任总统的班子在解决阿布哈兹问题时力图改变族际冲突的规模,即把这一冲突变为俄格冲突。这种做法的最终目的是将问题"国际化",使俄罗斯失去阿布哈兹民族和政治稳定唯一保障者的地位。萨卡什维利把美国、乌克兰和土耳其作为和平进程可能的共同保障国。
然而从俄罗斯的观点来看,目前最佳的方案是,在最重要的人文问题(教育、医疗、经商、自由流动、在格鲁吉亚社团和阿布哈兹社团成员之间建立接触)得到解决之前,推迟解决与阿布哈兹共和国地位有关的各种问题。只有在解决这些人文问题方面取得进展之后,才能够着手解决地位问题。这是唯一能够避免重新分配财产、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激化阿布哈兹族际关系的做法。俄罗斯和美国可以作为阿布哈兹的财产关系和权力不可侵犯的保证方。显然,只有在得到可以保留已经获得的资源和行政权的保证的情况下,在1993年取得军事胜利的阿布哈兹现领导人才会愿意同格鲁吉亚就阿布哈兹地位问题进行对话。俄罗斯也可以因此而保障本国南部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作者:政治和军事分析研究所国际关系问题研究室主任 谢尔盖·马尔克多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