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德国是一个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社会贫富差距相对较小。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
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第一任经济部长、后又曾担任联邦总理的路德维希
·艾哈德在德国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对战后经济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这种经济
模式的运行机制是通过提高消费者机会、刺激技术进步和创新、按劳分配收入和利润
的方式来使市场中的各种力量自由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它限制市场力量的过分积累
,即这种模式在主张市场有序竞争的同时,强调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
德国是西方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最早的国家。按照救济法,所有无力自助并无
法从其他方面获助者都有资格领取社会救济金来维持生活。失业者还可得到相当于工
资三分之二的失业救济。
德国在子女补助方面的慷慨程度也是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相比的。为了减轻教育和
培养子女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德政府颁布了《联邦子女补助金法》。每个有抚养
义务者都可得到子女补贴,补贴从孩子出生发放到18岁,如上学和接受职业培训则
发至27岁。收入低于一定限度的家庭,每个孩子还可得到24个月、每月数百欧元
的抚养费。算起来,一个有3个孩子的失业家庭每月领到的各种救济、租房补贴等可
达到2500欧元甚至更高,相当于一个高级工程师的月纯收入。此外,德国还通过
社会救济的方式来保证穷人获得最起码的法律救助。
高福利来自高税收。德国税收制度繁琐复杂,税率之高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虽然
从今年开始,德国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6000多欧元提高到近8000欧元,最
低税率由25.9%降为15%,最高税率从53%降到42%,但这仍然处于高水
平。
德国的高福利制度使人一生都有生活保障,防止了中低收入者负担过重、贫富差
距拉大的弊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安宁。但同时应该看到,这一模式也滋生了许多阻
碍经济发展的因素。
首先,高福利使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目前德国社会生产总值的17%用于社会
福利,政府开支巨大,国债剧增,基础建设和教育方面的投资因此减少。其次,高福
利使无业者悠闲自在、高枕无忧,高税收又使企业和工作者不堪重负、怨声载道,不
利于发挥个人的社会责任和激发就业积极性。更严重的是高税收使工资附加成本过高
,劳动力成本昂贵,产品在全球化大潮中失去竞争力。此外,高税率使居民可支配收
入减少,造成内需低迷,影响扩大生产和提高就业。
由于德国福利制度弊端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到了非改革经济不能转好的地步,
施罗德政府于2003年初推出“2010年议程”,决定在这些领域推行改革,减
少福利保障。在野的联盟党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倡议,改革成为德国朝野的心声。目
前,联盟党与社民党正在就建立大联合政府谈判,商讨具体的改革计划。对不合理领
域进行改革、促进就业、振兴经济成了两党联姻的根基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