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1235)
2006 (492)
2007 (191)
2008 (735)
2009 (1102)
2010 (315)
2011 (256)
2012 (203)
人民币的蝴蝶效应之二:比较和选择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仿佛成了人人得以操刀的代罪羔羊,好象只要迫使中国重新对人民币进行估价就能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和国内就业流失问题,而世界经济秩序也将归于原样了。美国政府的这种看似符合逻辑的推断一直不乏政客捧场,因此频频出现对中国“操纵货币”的指控也就不足为怪了。真的解决了中国问题就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吗,还是拂去历史表面上的尘埃,还历史本来面目吧。
是比较优势还是货币操纵?
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始于1994年。这以后人民银行所作的基本上就是maintain the peg to the dollar,人民币跟随美元一起相对其它货币一起波动。过去十年中,中国一直维持着平均每年两百多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大约占中国GDP3%左右。公平的讲,对于中国这样的生产和贸易大国,目前贸易顺差的绝对值并不显得过分庞大。过去12个月里,中国的贸易顺差是$64 billion;日本的贸易顺差额是$126 billion,为中国的2倍;德国的贸易顺差额是$200 billion,为中国的3倍。因此,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即使人民币被低估,其程度也并不象John Snow所说的那么严重。
那么中国真的“操纵”的人民币汇率吗?让我们看看环顾一周中国的亚太邻居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所有的亚洲国家为保持比较竞争优势均积极寻求本国货币相对于美元和人民币的贬值地位。以日本为例,BOJ仅2004年就向市场投放了35 trillion的日元以保持日元相对美元的低价位,这不是货币操纵是什么?这串长长的名单上还有韩国,台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它们的货币大都“死盯住”美元。那么满嘴噘词的美国国会议员们为什么连提都不提呢?事实上,虽然自去年起,中国贸易总额已超过英法日升至世界第三位,但中国对日本、印度、韩国、东盟、台湾的贸易均为逆差。据中国海关统计,2003年上述国家合计对中国的逆差达到954.4亿美元.,2004年仅中国对日贸易逆差就突破了200亿美元。
历史的前车之鉴
80年代里根总统执政期间,美国同样遇到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双重压力,最后是通过“Plaza Accord(1985) ”、“Louver Accord(1987)”以及“Basel Accord”,迫使日元大幅度升值而解决了这一问题。其最明显的后果是日本自此陷入近二十年的经济低迷,至今还没有缓过气来。
整个80年代,日本一直在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向美国注入资本。如果说1985年之前是为美国高利率和强势美元所带来的高收益所诱惑,那么“广场协议”之后为了保护庞大的美元资产免遭美元贬值所带来的损失,日本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以支撑美元则是无奈之举。总的来说,美国通过高利率与强势美元的策略引诱日本资本大规模投资美国国债,从而使日本拥有高额美元资产,而完成这一步之后日本就越来越深陷于美元的控制之中了。以至在1988年美国债券市场出现动荡的时候,大藏省和日本央行慌忙出来向投资者表明:“日本拥有外汇储备的90%是用美元运作的”。因为事情演变到这一地步,美国的利益就是日本的利益,日本则被迫主动保卫美元,这就是为什么面对着美元持续下跌,日本机构投资还在不断地大规模增加美元资产的真实原因。
这样的教训值得中国深思,同样是汇率,同样是升值压力,现在的中国与当年广场协定前后的日本并没有可比性。
待续:人民币的蝴蝶效应之三
写于2005年6月15日多伦多
本来,“比较优势”说已是建立在承认国际间经济实力差异及其所导致的利益分配不均的基础之上,面对具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政治霸权,弱势国家为了求得发展的时间与机会不得已才转而追求比较优势。纵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哪一个经济霸权的建立不与科技突破和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相连?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的近百年辉煌,19世纪后期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奠定了美国经济霸权的基础,同样,20世纪40年代以计算机面世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为日本的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史实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霸权们在享受绝对优势的好处的同时,也必承担起引领科技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责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更加致力于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将劳动密集型和一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向发展中国家,美国在1990年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下降到了16%,而目前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到了80%。在经过这么多年以后,美国竟然将其贸易赤字归咎于所谓中国的“货币操纵”,不但可笑,而且可悲!美国人不会看不到,它的根本问题在于其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它的技术开发速度低于技术传播速度,且技术开发及应用所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支撑其经济活力。而且政府对长期双赤字局面的无能为力也更加体现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下降,这种疲态显然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
不过,变化孕育着发展,美国的衰退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机会,只是不知道下一轮的风水会转到谁家?
第一段掉了一句,补上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