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观察之176 --- 中国参与世界石油合作的思考

(2005-05-12 10:15:27) 下一个

来源:商务部网站

 

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严重依赖已成一个基本事实和趋势,中国的能源安全,从未像
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石油企业必须从新的高度考虑国际石油合作。

  一、石油资源的特殊性

  1. 价格总体上的不可逆转性。石油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由于
其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在没有发现替代产品之前,原油价格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性。英
国石油公司 BP 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称,截止到 2003 年底,全球石油储
量为 11477 亿桶,仅够用 40 年。2004 年油价比 2000 年
前上涨了 2/3,2004 年 10 月上涨到 55 美元以上。据专家预测
,2005 年石油平均价格的升幅将高于 2004 年。今后几年油价的最低水
平将为 30 美元/桶。更严峻的看法是国际油价不可能回落到 40 美元以下
,廉价石油已成为历史。

  2. 石油资源具有很强的地缘政治性。石油是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初级产品,
在石油市场上地缘政治是最根本的问题。近年由于中东局势不稳,美国在将石油进口
来源转向北非等其他未开发国家的同时,在中东以“民主”为先导引发了以石油为最
终目的的战争。俄罗斯近年在俄中日石油管线问题上也态度暧昧。产油国 (如 2
004 年的伊拉克、委内瑞拉、伊朗、俄罗斯和尼日利亚等) 的政治经济变化影
响着整个石油市场的平静,也是影响油价持续上涨的因素之一。一方面,能源可能造
成大国对抗从而加剧地区紧张;另一方面,通过重要的新形式合作,各国间的矛盾亦
可化解。积极推进能源合作,将对整个世界的稳定起到建设性作用。

  二、世界石油资源和消费市场分布

  l. 石油资源分布情况。欧佩克探明的储量显示整个中东地区拥有全球 63
.3% 的石油储量,欧洲和中亚占 9.2% (俄罗斯占 6%,拥有 691
 亿桶),非洲地区石油储量占全球的 8.9%,拉丁美洲和中美洲占 8.9%
,北美地区占 5.5%,东南亚和大洋洲占 4.2%。产油国中,沙特阿拉伯、
伊朗、伊拉克三国储量占世界总量的近 50%。沙特阿拉伯拥有 2627 亿桶
石油储量,占全球的 22.9%,位居第一;伊朗为 1307 亿桶,占 11
.4%,位居第二;伊拉克拥有 1150 亿桶,占 10%。

  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拉美、西非、中东地区的非欧佩克国家以及中国的原
油产量份额逐步增长。同时非欧佩克国家已探明的储量稳定增加,目前非洲特别是几
内亚湾地区存在巨大的资源潜力。近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非洲石油投资不断增
加,非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又一个竞争高地,已引起世界广泛关注。非洲石油储量
占世界总储量的 7.4%。新发现 87% 的储量在几内亚湾。2004 年
1 月,苏丹探明储量估计达到 5.63 亿桶,2001 年的储量还仅是 2
.63 亿桶。与此同时,非洲石油产量、出口量较前十年也有了大幅度上升。

  从更长远看,未来 20 年非洲产量可能增至日产石油 1100 万桶,比
现在提高 40%。这些数字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石油分布格局,但随着几内亚
湾新油田的陆续发现,非洲在世界能源市场的地位有望提高,世界石油航线也将有所
改变,对非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影响重大。

  2. 世界石油需求新趋势。亚洲石油需求激增。世界能源消耗大的国家绝大多
数是净石油进口国。在世界消费总量中,北美占 30.2% (仅美国就占 27
%),欧洲占 27%,亚太地区 (不包括中国) 占 22%,而非洲仅占 3
.3%,南美占 6.3%,中东为 6%。2003 年世界前十大能源消耗国中
,只有俄罗斯和加拿大是净石油出口国。

  国际能源组织预测,未来世界能源需求的主要增长将基本产生在经济增势明显的
亚太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亚洲很可能将取代北美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市场的中心。
专家预测,21 世纪前 30 年,世界经济发展热点在东北亚环日本海地区,该
地区对能源的需求增长最快,可达 8-10%。其中,日本、中国大陆和韩国的能
源需求占东北亚地区能源需求总量的 98% 以上。

  在东北亚地区,中国的石油消费在 2003 年第一次超过日本而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日本第三,韩国第四。日本的石油进口不仅居东北亚地区第一位,也
是亚洲地区进口石油最多的国家。韩国的石油也完全依赖进口。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
赖程度目前已达 32%。

  3. 石油资源的分布地区与消费地区不平衡。由于石油资源和消费的地区不平
衡,造就了世界石油经济市场,在产油区中东-北非、中亚-俄罗斯、中国南海等地
区,竞争已经加剧。特别是中东-北非地区,由于各国经济对石油依赖度不断加大,
导致该地区纷争不断。中亚-俄罗斯作为新开放的石油市场,资源潜力大,地理位置
优越,介于欧、亚两大消费区之间,中、日等国已经在某些项目如安大线上有过交锋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且是中东石油东运的咽喉要道,战略位置突出。为加强对
资源的占有,石油出口国主要通过国家石油公司来维护自身利益。而发达国家主要通
过资金与技术投入对资源国资源取得不同形式的占有,常常是以经济、政治等相互渗
入结合来实现石油合作。

  三、中国石油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1. 国家经济发展对石油的要求。我国是石油的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和世
界上最大的进口国之一,自 1993 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量迅速增长
,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据专家预测,到 2010 年我国石油消费
量将达 3 亿吨,石油需求缺口将达到 1.6 亿盹;到 2020 年,我国
石油消费将达 4.5 亿-6.1 亿吨,缺口达 2.5 亿-4.3 亿吨。
由于国内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专家预
测到 2020 年前后,中国石油进口量有可能超过 3 亿吨,成为世界第一大
油品进口国,石油供应对外依存度将达到 55.8%-62.1%。

  目前我国进口油的 55% 来自中东,但由于“9.11”事件特别是伊拉克
战争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亚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渗透,我国参与这一地区油气
资源开发难度加大。对石油供应安全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石油
储备、促使进口来源多样化、合理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来
保障我国经济安全。

  2. 石油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必须走国际化经
营之路。经济全球化决定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国际化经营可
通过对世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资源的最佳配置和营销战略的最大程度发挥来满足
各国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利润的最大化。

  四、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有利因素

  一是政治、外交环境有利。中国与多数第三世界产油国保持了良好的外交关系和
经贸往来,国家也高度重视与这些国家开展经济外交尤其是石油外交,这对中国石油
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是加入 WTO 以及相继成立的国家间合作组织,使中国石油企业进入目标
市场国家的壁垒逐渐减少,为企业的项目运作逐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例如,上海合
作组织的成立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逐步改善中亚地区的市场开发环境与项目运作环
境。

  三是世界石油资源充足。石油勘探开发市场仍有广阔的空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
储量主要分布在中东 (66%)、非洲 (7%)、南美 (10%) 和中亚-
俄罗斯 (7%) 等地区,其中多为发展中国家,迫切希望能够吸引国外投资商勘
探开发石油资源,因而不断出台具有吸引力的财税条款,实行对外招标。尽管美国等
西方国家占据了中东等大部分地区的勘探开发市场,但世界资源尚有空间,中国石油
企业拓展石油勘探开发对外合作的空间还比较广阔。

  四是对石油的需求和高企的油价促使各方投资石油行业,为中国石油企业在市场
上赢利提供了机遇。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世界石油将越采越少,发现和勘探开发难
度越来越大,但是石油消费量却逐年增加。1985 年世界石油消费量为 28
亿吨,但 2000 年达到 35 亿吨,预计 2005 年为 38.7 亿
吨、2010 年为 42.7 亿盹、2015 年为 47 亿吨,同时目前油
价在 30-50 美元/桶这样的高价位区间徘徊。2005 年预计将继续维持
高油价。因而这种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价格的居高不下将继续剌激产油国及国际石油
公司增加勘探开发与研究的投资力度,为中国石油企业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五是绝大多数不发达产油国的石油技术尚不完善。部分国家受西方制裁、部分国
家由于社会不稳定等原因西方服务公司介入不深,本国技术尚未成熟,为中国石油企
业走向这类产油国提供了条件。

  五、中国石油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路应注意的问题

  l. 整体规划海外石油战略。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石油国际化已从
单纯的“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石油专业的技术科学有着丰富的实践积淀,相
对第三世界国家我们在技术上有优势。但由于石油公司在整体上未形成一个协调合作
共同出击的模式,形成国内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相互竞争的局面,给外国公司造成可
乘之机,既损害中标公司经济利益,也摊薄了中国石油公司在市场上应得的总体利益
。国家亟需有个协调机构来对中国石油企业走向海外市场进行整体规划。

  2. 善用石油价格工具。随着加入 WT0,我国石油门户已逐渐开放,中国
必须考虑国际石油市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石油消费绝对水平上的二号大国,增量
水平上的头号大国,然而在进口上却面临“越买越贵”和“越贵越买”的困境。中国
石油战略过去的重点是以参与勘探、开发和获取份额油为主;在新的石油战略中,重
点应考虑如何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化解市场风险。市场是我们的优势,中
国应学会用市场影响油价,用市场保障石油供应,“利用好市场和中国海外开矿同样
重要”。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运作,坚持多元化、多渠道原则,努力规避油价波动
和市场供应的风险。此举的根本意义,一方面要打破部分大国对资源控制权的垄断,
另一方面要把价格风险尽可能多地释放在国际市场中,并能在国际市场的采购价格和
采购规模上取得较大的主动权和发言权。开放石油期货市场,中国可借此取得市场交
易、交割规则的制定权,变国际价格的被动承受者为积极影响者。如果中国石油期货
价格成为国际油价中心之一,成为国际油价的重要参考,中国石油的交易价格也就摆
脱了国际资本的控制和操纵。

  3.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联合抵御投资风险。国际石油合作需要较大的资
金投入,而目前很多产油国为不发达国家,在汇率和金融政策上都不稳定,因此项目
执行过程中与我国金融机构合作,合理规避可能的损失非常必要。

  此外,其他一些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如在积极开展石油外交的同时石油公
司应保持在媒体的低调姿态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