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之206 --- 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
(2005-05-26 05:05:34)
下一个
实力均衡是欧洲能够免于战争的必要条件,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都是因为德国力
图打破这种均衡。但问题是,如何能做到各国发展同步?欧洲找到了根本的解决之道。
二战前夕法国士兵在修筑马奇诺防线时不会想到,60多年后德国人可以随意进
出法国而不会受到任何阻拦;二战结束后法国人在向德国人索赔时,也不会想到他们
的后人会和德国人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他们谈论的是欧洲而不是法国或者德国。
和中国一样,从一个满目疮痍的欧洲到一个繁荣统一的欧洲,过去的100年中
欧洲的经历比以往任何一个百年都要坎坷。
今年5月即将见证中欧建交30周年,回顾欧洲的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更清楚理
解欧洲的现状,有助于理解欧洲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何制衡
一个世纪的欧洲历史表明,实力均衡是欧洲能够免于战争的必要条件。两次世界
大战的发生都是因为德国力图打破这种均衡。
二战给欧洲各国留下的惨痛教训让他们惧怕再次卷入全球战争,欧洲认为,国家
之间互相制衡的欧洲才能使欧洲免于战争。问题是,如何确保做到这一点?
二战后战胜国通过实施四国占领再次肢解德国,并且使德国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一
分为二。德国已经没有力量再挑起另一场战争。但是在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法国对
德国仍心有余悸。
法国的政客费尽心思想要解决这个忧虑,1950年春天,他们终于找到了解决
的办法。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向西德总理阿登纳提议,将两国的煤钢
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并将该机构向其他国家开放,这项建议得
到了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响应。1951年4月18日,6国在巴黎签
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历史学家们相信:财富会生出野心,钢铁最终会被铸成炮舰。法国通过将法德煤
钢产业联为一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做法,既确保了德国不会将煤钢这样的
战略物资用于军队建设,又可以发展经济。这一标志性事件也意味着法国和德国这两
个欧洲大陆的大国开始和解。
德国积极响应法国的建议,因为战后除了发展经济,德国已经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欧洲煤钢共同体对于6国的经济发展和安全保障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6国决定
将合作的范围扩大。后来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
洲共同体”,直至欧盟一体化。
欧元的诞生是欧盟一体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约瑟夫·乔菲认为,欧元首先
是一种政治货币,是重新强大起来的德国为了让邻国放弃对自己的担心而采取的自我
牺牲。“德国的实力不足以我行我素,却足以让他们对它严加防范。每当实力约束的
德国自行其是时,便招致更大的灾难;而每当德国被牢牢套进一个集体体系中时,结
果就是空前的繁荣。自我克制是自主的代价,参加一个集体是发挥领导作用的条件。
”当时任总理的科尔提出把德国马克作为欧元的基础时,法国人不禁喜出望外。德国
主动建议用欧元来约束自己。
西欧的经济一体化政策让其成员国受益匪浅,除了英国和欧共体(欧盟)的关系
一直磕磕绊绊。在英法德三国中,德国是欧盟扩大的最积极支持者,这个欧洲最大的
贸易国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产品更容易地进入与它为邻的东欧市场。法国则更希望欧盟
能够在它拥有更大话语权的西欧范围内加深一体化。
让欧洲成为欧洲人的欧洲
提到欧盟的发展就不得不提美国,可以说欧盟前进的每一步都受到美国的影响。
战后的欧洲经济百废待兴,美国看准时机提出了“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恢复
生产。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苏联的崛起让美国有了充足的理由插足欧洲事务,充当起
了欧洲的监护人。英国和德国都乐于接受这种保护,法国却对此非常反感。强大的美
国对欧洲的颐指气使让法国很不舒服。法国始终不愿意将自己的命运交由美国人掌握
,戴高乐将军曾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
如此则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仍然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的1968年,法国不
顾美国等国的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和中国建交。直到现在法国也还是欧盟中对
美国的政策抵触最多的一个国家。
欧共体的两大核心政策——工业产品的自由贸易和对农业的保护——成了法国经
济增长的引擎。根据戴高乐的构想,虽然欧共体由美国的“卫星国”组成,但它可以
减轻或抵制美国在经济上施加的压力。
法国将这种意愿带进了欧共体。欧共体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促进其成员国发展经
济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政治合作。当时正值冷战时期,欧共体迫切希望能够拥有
更大的自主权,而不是做两个超级大国互相争斗的牺牲品。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希望德国重整军备,法国则提出了欧洲防御共同体的设想
,把它作为德国重整军备的一种方式,既可以避免有一支纯粹的德国军队和统帅部,
又可以让欧洲拥有更为独立的防卫权,避免过分依赖美国。不过,法国只实现了它的
第一个目标,因为这一建议后来被修改,由美国主导的北约成立,欧洲的防御更加依
赖美国。
深受冷战之害,欧盟倡导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欧盟理所当然要成为世界的一极。
经济共荣与政治共谋的共识推动着欧盟一次次地扩大。到2004年5月1日,欧盟
已经由最初的6国扩大为25国,人口4.5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
法国想通过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来抵制美国对欧洲特别是对法国的干预,戴高乐
曾设想将欧洲的联合仅仅限于西欧这片自己拥有更大话语权的地方,然而法国加入了
这个自己倡导的联盟后却发现自己的命运已经不完全由自己掌握。
法国一方面想要制衡再度崛起的德国,另一方面想要摆脱美国的控制,但是德国
和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都赞成将欧盟东扩。2004年欧盟东扩后还引出了美
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著名的“老欧洲”和“新欧洲”的言论。
不过,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一直想要摆脱美国的影响。在德法两国的推动下,欧盟
改善了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还积极开展和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合作。随着欧盟的
影响力越来越大,其政策受美国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在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伊拉克战争、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等方面,欧盟和美国的分歧越来越显性化。可
以预见的是,未来欧美之间的分歧会因为欧盟实力的增强而更多。
希特勒曾梦想通过武力征服来建立一个欧洲帝国,在此之前,拿破仑也有过这样
的梦想。他们最终都毁在了自己的梦想的手里。二战后欧洲各国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却
让他们首先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并且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2004年10月29日
,欧洲联盟25国领导人齐聚意大利首都罗马,共同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目前
这一宪法正在各成员国审议,并且有望在今年成为欧盟各国共同的宪法。
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时,不会预料
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
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在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
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
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
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