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My Diary 98 --- 明月朗,相对念亲恩

(2005-03-07 16:08:56) 下一个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 明月朗相对念母亲 /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 怀念怎不悲莫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亲恩应该报应该识取孝道 / 唯独我离别无法慰亲旁 / 轻弹曲韵梦中送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 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 /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 陈百强《念亲恩》

 

不知是时差效应还是暖气太热,抬笔写下这个题目是才发现所有的语言都是那样平乏,自己思绪游来荡去,时间仿佛凝固。于是沏了杯清茶,遥望窗外月色皎洁,思家念母之情沿着那银乌向着远方延伸,延伸,延伸……

 

回国的那天早上,那位专门从事机场接送的中国司机或许看出了我的如焚之心,歪着头问我:哥们,这趟是回家相媳妇吧?我笑答:这回猜错了,回家看娘亲。他突然闷了会儿,才接茬说:难得这份心啊。我也出来6年了,忙着生计总不得闲,都快忘了我娘了。我无言以对,“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就是我俩对话最好的诠释了,不知为何,心里忽然就哼起了这首陈百强的老歌《念亲恩》。

 

晨曦中,机身裹着一层淡淡的云包,远方的天空中闪烁的亮光一点点的唤醒了我的记忆。也是一个这样的凌晨,大雨过后的榕城有种烟雾缭绕之感,雾珠与未落的星光交相辉映,从此我远离家门。当东航的波音飞机飞越我家上空时,灯光因为距离和雾气的阻隔显得很弱,但我依然辩得出那是家的方向。灯光中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那朦朦的灯光便从那一刻起成为心中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想起余秋雨在一篇散文中写过:“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终于到家了。抬头看见了母亲那张慈爱而熟悉的面容,我突然间感到母亲又苍老了许多。泪水有些抑止不住了,我微微扬起头努力不让它们流出来,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幸福。我忽得领悟到诗圣杜甫的思母之情。诗人一生颠沛流离栖止不定,目睹安史之乱后的家乡物是人非田园寥落,忧国之心与思母之情凄苦伤怀,曾写下感人肺腑的《无家别》---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言词悲切、凄离哀绝,读过之后足以令人慷慨动容而下千秋之泪。

 

思绪慢慢地被手中停下的敲打而带了回来。母爱正是我这些年闯荡天涯的精神支柱,每每想起母亲,意志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每每想起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找到心灵栖息的家园。母爱也是我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时光如水流年易逝,我的许多往日回忆已经都淡去,对母亲的绵绵思念却始终不减;春去秋来莺归燕去,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容颜易老,可是朴实无华的母爱却丝毫不减。亲恩无以为报,不过有件事情一定要做 --- 不论以何种方式,我要让母亲也感到幸福!

 

 

 

(结笔)2005年2月27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不忘中囯 回复 悄悄话 《诗经》: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若不对,请安静指正)
《诗经》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的美称。古人又叫它忘忧草。所以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那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不忘中囯 回复 悄悄话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不忘中囯 回复 悄悄话 那您就有空来我这陋室凭吊一下你的CD PLAYER 和原版CD,如何:)
荒原123 回复 悄悄话 这首歌也是我的FAVOR啊! 只可惜贼人可耻,竟将我的CD PLAYER 和原版CD一起从车中偷走, 让我伤心了足足一个星期!

≠paleink 回复 悄悄话


为您的父母祈福!


颐和吉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