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书心筆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个人资料
不忘中囯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财经故事之二十四 --- 《股市众生相》(1)

(2005-02-19 19:26:37) 下一个
股市众生相》

----一个证券部经理的手记
 

作者: 有 洵

阿林:跳来跳去的人
题记:股票市场不仅给人发财的机会,也是一些有心人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改变命运靠自己。
我写的第一个人是很普通的人,普通得在大街上谁都可以忽略他。他有一副大众型的面孔,相貌上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特别留意的特征,不会给人什么好感,但也决不会有什么恶感。我与他认识是在十年前一个很平常的夜晚。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宵夜出来,路过图书馆。他忽然从黑暗中闪出,拉住我,说:“先生,我有几张美国三十年代的债券,值十几万美金,不知道怎么去换……。”他话音未落,我马上想到这是报上登载过的骗人伎俩:先引起你的贪念,然后是愿便宜卖给你,当然都是假的。我说:“你们呀!搞来搞去就是这一套,有什么意思呀!骗人也要搞高明一点的嘛。”他听了一怔,似乎也觉得十分无趣,便讪笑着回答:“是的哦,是没有什么意思啊!”随手把手上的“债券”揉成一团,朝沟里一扔,就消失在黑暗中,我一时也目瞪口呆。
第二次碰见他是在一年之后我的办公室。我已经在证券部里上班了。他走进来,西装领带,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我马上认出了他,不等我开口,他已彬彬有礼地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漆林,经济学硕士,××证券画册编辑。他认真地盯着我片刻后,迟疑地说:“你好象挺面熟的,我们以前是不是打过交道呀?”“也可能吧。”我故意含糊其词。谁知他却借此滔滔不绝打开话题:证券市场发展离不开券商的努力,……券商需要大力宣传,……我们策划了一本证券商画册,装帧精美,有领导人题词,因篇幅有限,只收集40个券商,你因为是熟人,我专门留下篇幅给你们证券部,只需要4万元宣传费,就有许多优惠……。原来是来拉广告的。对这些用公款包装个人的事,我一向没有什么兴趣,但我的太太也曾干过一阵保险经纪,常给我倾诉拉保险的苦衷。因而碰见此类人物,我都要客客气气接待一番,不立马将他们打发走。于是我故作感兴趣的接过资料,认真地看了一遍,提出几个不轻不重的问题,最后热情地交换名片,答应考虑后再进一步联系,临走之际他紧紧握着我的手,眼中充满着热切的期待。等他走后,我将留下的资料丢进抽屉,想想以后来了又要耽误我好多时间,吩咐门卫,以后他如果再来找我,就说我不在。
我以为从此不会再碰见他,事实上,我的确已经将他忘记了。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每天太阳升起又落下,股市涨涨又跌跌,忙忙碌碌的事情这么多,谁会将这些过眼烟云的人物记住呢?这一天,我们公司组织了一个大型股评报告会,请了一批股评人士来作报告,要我带员工去参加。其中一个上台一说话,我就觉得特别熟悉,这莫不是那个漆林吗?但是看他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气定神闲的模样,又有些疑惑。我问旁边的人这是谁呀?“听说叫阿林,是最近刚冒头出名的一个股评专家”,同事回答说:“据说他预测个股非常准”。阿林、漆林是不是一个人?报告会后,照例饭店吃饭,我与阿林刚巧坐一席,席间我多次盯着他,以求引起他的注意,他都不动声色地把目光移开。散席之后,我终于逮住机会叫住他,说:“你的架子好大呀!见了熟人都不打招呼”。“哪里,哪里”阿林尴尬地回答。从此之后,我开始注意阿林的消息,看来他非常活跃,经常在电视台上露面,名气也越来越大,据说,请他做一次股评报告的出场费已达5位数。证券部的客户纷纷要求请阿林来作股评,我的助手不知听谁说我与阿林相熟,就要求我出面去邀请。于是我拿起电话找到他,把来意说明以后,又婉转提出能否将出场费降一降。只听电话里传来阿林那熟悉的声音,“好说,好说,我们还是老朋友嘛,本来讲一场不收钱也可以,但是行规不能破坏,那就打个八折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