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挝考古简史

(2006-04-18 19:19:40) 下一个

原创作者:南林

    老挝是中南半岛上唯一不临海的国家,其地理位置,北临中国云南,东与越南相接,南连柬埔寨,西与泰国为邻,西北与缅甸交界。在整个中南半岛上,老挝的考古研究,世人知道的情况是最少的。

    目前所知道的或许是史前时期的遗迹是川圹(Xieng Khouang) 的巨石瓮平原又称查尔平原(the Plain of Jars) 上的巨石瓮。川圹地区的巨石瓮分布区共有两处。一共有300多个大大小小由巨石凿成的石瓮。关于巨石的由来,老挝的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认为是用来储酒的酒坛。在法国殖民时期,1935年法国学者马德林.科拉尼(Madelenie Colani)在查尔平原进行了田野调查和发掘。据法国考古学家的研究推断,这些巨石瓮是距今2000多年前的人类瓮棺葬遗迹。因为他们在巨石瓮里发现了人类的骨骸,石斧,青铜器,铁器,陶器和其它器物。又在巨石瓮附近发现了陶罐和人类的骨骸。从而推断这里是当时的墓葬区域。

    越战时期是不可能进行任何田野调查工作的。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老挝的考古研究项目才开始对世界开放。1975年,海恩(D.Hein) 在老挝首次进行了发掘,1989年,又发掘了万象(Vientiane)的西萨塔纳克(Sisattanak)窑址。1994年11月,日本考古学者新田荣治(Nitta Eiji)在查尔平原进行了试掘,在石瓮下面发现了人骨,牙齿,铁刀和泥制纺轮。通萨. 萨亚冯卡姆迪 (Thongsa Sayavongkhamdy)也在查尔平原的丰沙湾(Phon Savanh),也就是过去称为昂村(Ban Ang)的遗址进行了发掘。1994年,他还在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 发掘了一个洞穴遗址。1995年11月到1996年1月,瑞典研究生安娜 .卡伦(Anna Kallen)和安娜 .卡尔斯托姆(Anna Karlstrom)发掘了老帕克(Lao Pako)遗址,该遗址位于距万象40公里的南俄河(Nam Ngum River) 也就是老挝一测的湄公河(Mekong River)河岸上。出土陶罐,铁渣(slag)和冶炼炉的通风管(tuyeres)残片。属居住遗址。出土的陶纺轮说明纺织业的出现。另外还出土了两个泥制滚子,与泰国班那迪(Ban Na Di)和班清(Ban Chiang) 出土的相似。未发现墓葬遗迹,但出土的陶罐可能是婴儿瓮棺葬遗迹,罐中的骨骼因土壤酸性严重而溶蚀。根据陶器的形制和碳素年代测定,遗址的年代被断定为大约公元1-500年。发掘者将该遗址的时代定为铁器时代的转变期。

    老挝目前似乎还没有专门的考古机构, 更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考古专家。但似乎已开始起步与国外考古机构合作开展田野调查和发掘项目。最新的考古动态是2000年由澳大利亚考古学家彼得 .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 和老挝自己的考古学者通萨. 萨亚冯卡姆迪领导的在普坑(Pu Keng)的调查发掘,发现了一个采石场,并找到完工和半成品的石瓮。发掘出土完整陶器一件,和墓葬遗迹,人骨骸已溶蚀成碎片。其中一个墓葬由石板覆盖。石板上刻划着潦草的人像。年代大致断定为公元前300年到公元300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