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1-09-20 23:57:56)
魂牵梦绕,多少年过去了;也是这样的一个秋,这样深,这样冷,主楼背后的老槐树黄叶点点;也是这样的一个雨天,泪水雨水搅在一起;一个霹雷把沉闷的乌云扯开,如注的雨水顷刻间遮挡了周围的一切,缕缕湿发凌乱地贴在苍白的脸上,那惊恐的眼神分明在说;“为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知道你垮了,一个人躲到那么遥远的地方。一直是怨恨,一直觉着是自己委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09-20 23:51:40)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喜欢白翁的这句诗,因为杭州也是我的眷恋,也有我暖意温馨的勾留。虽说去过一些地方,但大都是匆匆过客,留在记忆里的无非是些湖光山色,厅台楼阁,地域文化,街景小吃,能够想起就有情感勾忆的唯有杭州。也是这样一个秋季,问母亲想不想出去转转,母亲问去什么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母亲没去过江浙,推荐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想来那是很遥远的事了。心情低沉到极点,单车到京西燕家台爬山。本想看看满山的核桃,一地的酸枣。人到半坡,抬头看峰,一株甜甜的柿树在冲我点头微笑。无奈坡陡石峭,几番尝试,几番不得,来年有备再来,却不见了那颗柿树……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怀念那颗柿树,她给我的印象是那样深刻。秋阳下的山脊,微风和煦,半坡上的柿树,铁枝叶黄,饱满欲流的红柿,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虽说生在京城,长在京城,说实在话,对地道的老京城并不是很了解。对那些充满神秘的胡同,有着浓浓亲情的大杂院儿也是一知半解。老京城人热情好客,那种进门一家亲的感觉让我有一种归属感。从小不愿意叫大人,不知为什么“叔叔,阿姨”这几个字从我嘴里吐出来有如登天。听说家里要来客人,宁可跑得远远的回来吃剩饭,也不愿意当面去叫人。有时候躲不过去,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记得有个电影,是说澡堂子里的文化和故事。故事背景好像是西安,看样子老城的文化都很相似。一些在京城消失了的东西,在西安有时候会碰到。特别喜欢碑林那一带,沿着城墙根走,好像就是想象中的老京城。沿途有很多卖纸墨扇轴的摊位,透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和闲静。外面不管有多喧闹,一进入碑林的大院,幽静扑面而来。犹如盛夏燥热时饮了一杯凉凉的酸梅汤。如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怀念长安街上那两排伟岸的青杨,秋风起处,仿佛又听到了那哗哗的树鸣,有悲哀,有欢唱,更多的是无以言说的惆怅……华灯初上,十里长街,影影憧憧,辛劳一天的人们,换上为数不多的新衣,或结伴,或独行,呼朋唤友,来到宽阔的大街上纳凉。父母带我去王府井购物,那是当时京城唯一还算热闹的地方。王府井入口把角,有一处公共厕所,沿着公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每当我感到孤独,落寂,或仅仅是心无所依,四处无着的时候,这幅照片就会成为我电脑的壁纸,成为我可以面对的一种慰藉。多数时间,只是默默地守望,没有思绪万千,更不会心酸心痛。只是一种烦乱之后的宁静。看着凝固无语的画面,你会逐渐地进入一种化境,一种超越时空的穿透,毫无生命的液晶画面,似乎也有了某种灵动;轻如烟纱的蓝天,在寒冬的阳光中开始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06-07 18:19:27)
再看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不由想起最初看这本书的情景;大约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样子。在父亲书架上翻到这本书,是一套鲁迅单行本里的一本。封皮是白色的,竖排四个手写体的墨字《朝花夕拾》,下面一朵白描的小花,看着干净素雅。“朝花夕拾”,早晨落下的花,晚上再拾,再鲜艳的花,还不是都蔫瘪了。那个时候不大理解这四个字的含义,只是顾名思义地去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04-03 03:32:17)


大风起,黄沙漫天浑不见,乱绪绸缪。才着新装又裹旧衣,人来人又去。车轮滚道苍苍,人在旅途两迷茫。岁月逝心依旧去日多愁不可追,空度如流水。狂飙落,寒风吹,寻遍南北无相知,寂寞一人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04-03 00:40:59)


天上飘着疏疏落落的雪花,最后一节课的铃声一响,饥肠辘辘的同学们蜂拥着跑出学校的大门。寒风裹着家家户户飘出的饭香扑面而来,细碎的雪花打在脸上,伸出舌头舔几片,一股沁心的冰爽带得肚里“咕咕“作响。饥饿,总是感到饥饿,在那个成长的年代,看什么馋什么是最最深刻的感受。虽说课间操后可以吃一顿加餐,可那点儿少得可怜的食物对精力旺盛的孩子们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