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蓓蓓

喜欢写随感,东南西北,想到啥写啥
个人资料
gaobeibei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2-11-21 12:06:01)

这是著名的彼得兔,家里有小小孩的女士,大约都认识它吧?可是我直到今天,才知道它的名字和故事,原因是有人介绍我看了一部电影,关于创造了这个角色的英国女作家。 这个女作家或说女画家的名字叫beatrixpotter,她生活在伦敦一个很富裕的家庭。由于父母同她很少在一起,她是同保姆一起长大的,也不去上学,父母给她请了私人教师。过去英国贵族女孩多是这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1-19 06:14:43)

1.短暂美好的婚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群中华儿女,去了法国留学,读艺术。这是我们这群后来者----八十年代出国潮中来到海外的人,曾经追想过的梦。那个时候,出国多么地不易啊!!!照片中的最左边二人,是一对艺术家夫妻:常书鸿和陈芝秀。那个时候的他们,多么地开心。下图,是这帮年轻人,正策划着去伦敦看展。1935年巴黎,幸福一家人陈芝秀是学雕塑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1-18 09:01:31)

《魔笛》是莫扎特在他生命最后一年,1791年写下的不朽作品,许许多多的艺术家演出过这部作品,电影人也多次把它搬上银幕。最近的一部是这个月上演的,是一部德国奇幻音乐电影,由弗洛里安·西格尔执导,罗兰·艾默里奇担任执行制片人,巴伐利亚工作室制作。多位著名演唱家参加了演出:法国女高音萨宾·德维耶、墨西哥裔法国男高音罗兰多·维拉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去看了电影《哈里斯夫人去巴黎》,喜欢这部电影,喜欢它的题材、表达的场景,喜欢巴黎,喜欢小人物的坚强乐观。剧情简介:   影片改编自保罗·加利科同名畅销小说。讲述1950年代的伦敦,一个寡居的清洁女工(莱丝利·曼维尔饰)疯狂地爱上了一件迪奥的高级定制的裙子,并决定要有一件属于她自己的。在经历了工作、挨饿和赌博筹集资金以追求自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个新兴的百万富翁诞生了!这个人是完全靠运气。他住在我们州的多特蒙德,是个土耳其人。不仅他自己现在幸福,他的家庭也跟着一起幸福。他的别名叫Chico,他买了一张彩票;九月份,他中奖了,奖金为一千万欧元。然后他立刻就去买了几辆跑车,甩掉了女朋友,回归了长期被他忽略的家庭,主要是他现在想要补偿他的继母。30年前,这个幸运的人来到德国,那个时候,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2-11-15 14:11:17)

11月13日上午去BadGodesberg爬山,途经一个古老的墓地Burgfriedhof,进去一游。当我们走近一个小教堂时,正待近前细看,突然周围传来一阵阵奇怪的木头敲击声。老公告诉我,那是啄木鸟在工作。啄木鸟?在哪儿呢?我的眼睛向来迟钝,经常都找不到目标,亏得有老公指点,生平第一次在野外见到勤奋工作的啄木鸟。啄木鸟的名字从小就听到,主要是讲它的勤奋。但是有没有在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1-14 12:17:50)

门票13欧元,这个在德国很普通的博物馆票价,我们二人仅付6,5欧元,感谢主! 进入展厅,貌似一条带有壁灯的歌剧院走廊,尽头是一面大镜子,先同老公一起自恋一下,来了个双人自拍。然后进入主题。 里面有许多关于剧场的场面宏大的油画。当然,还有演员的照片、舞台模型、作曲家手稿、服饰和歌剧广告等等,都很精美,平时没有机会,这么集中地欣赏。现在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1-14 09:52:38)

11月的德国,金秋时节,比往年少了阴郁,随着气候变暖变旱,不那么冷,也不那么多雨。在中旬之际,瞅了个空,去了一趟波恩。那里的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展览《歌剧不死》,心心念念地想要去参观。 在BadGodesberg订了一家不错的旅馆InselHotel,三天二夜,周五(11日)的早上出发了。那天刚好是11.11.在科隆有大狂欢,火车到了那里开不动了,我埋怨自己,为什么就挑了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1-14 05:49:26)

今天,我们来到巴顿巴顿,这是德国著名的疗养地,这里的温泉特别有名,大约二百年前,只有德国的皇帝贵族,还有沙皇才会来到这里休假,这里有著名的公园,温泉池塘,赌场,豪华旅馆、豪华餐厅,露天音乐厅等等。就是今天,去那里度假,仍然很有味道。今天的敬拜有三个特点:1.我们看到一个在全德国都很少见的青年风格的教堂。这个教堂叫St.Bernhard,位于巴顿巴顿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11-06 12:10:44)

读懂一首诗歌是非常难的。原因是你不懂诗人的心境,你也不知道诗人写诗时的背景。但是读诗就像看画一样,一幅画,千人看千种说。我读一首诗,我就只能说出自己读它时的感受。我以为诗歌分二种,一种属于“显性”,一种属于“隐性”。比如老木的《向前走的象群》,形象鲜明,作者意图鲜明,它就是一首“显性”的诗。而邓瑛女士的这首《对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