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1-02-16 00:35:54)

谢盛友:从开罗看六四
亲爱的同学:开罗的革命是否成功了,全世界人都在拭目以待。面对开罗,你们都请求我讲一讲六四,我不是不愿意讲,我不知道我该讲些什么,况且,一提到六四,我心如刀割,就想哭,话到嘴边,就难以出口;况且,我不是直接参与者,我只是“隔岸观火”,讲出来的话,一定是一面之词。既然你们也这么关心六四,可见了解六四真相是多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1-02-15 10:56:17)

谢盛友:当弱势变为强势
强弱,好坏,左右,上下,这些都是我们人为的概念,不是永恒的定义。欧盟国家军队压境,用吃奶的力气阻挡来自突尼斯和埃及的难民潮。
过去埃及只有军变的经验,如今爆发Facebook革命,人民起码知道和平抗议也可以逼走独裁,这方面值得肯定。至于埃及枪杆子是否听从民意,不得而知。不过近60年军政和平转移至民政屡见不鲜。埃及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谢盛友:“我爸是李刚”的法律思考
笔者首先声明:若司法独立,案子审判后,各方心悦诚服,不会有如下的文字。
十几个80后90后留学生查经班结束后,相互聊天,他们极度欣赏凤凰卫视的“一周立波秀”。当时,我不知道周立波是谁,但是,我知道“我爸是李刚”这句话,那是2010年最流行的话语之一。“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不但反映了权力的傲慢,更加反映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1-02-09 17:01:22)

开罗归来谈埃及——采访开罗德国中学校长魏斯讷
作者:谢盛友魏斯讷(ErhardWiesneth)是我二十多年的好朋友,当年他差一点到长春担任德国中学校长,由于各种原因,他到了开罗。2011年2月1日,他与其他同事一起乘坐汉莎专机返回德国班贝格。到家后,埃及局势仍在恶化,他庆幸自己的正确决定。谢盛友:这些日子,你是怎样过来的,难道不害怕?魏斯讷:我怕什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1-02-06 00:55:41)

谢盛友:留学德国海归诗人朱偰——读朱偰《漂泊西南天地间》有感
书架上有很多留德前辈朱偰先生的著作,书桌上摆着那本《漂泊西南天地间》[1],这是我2010年的读书计划,天天看着这本书,天天没有时间阅读,在静候2010年除夕钟声中,我“狠心”拨冗,一口气读完朱先生的大作。《漂泊西南天地间》,书名出自杜甫的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支离东北风尘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谢盛友:大国沉沦:德中遭遇不同根据德国媒体2010年12月17日公布的资料,德国联邦银行董事会成员、社民党人蒂洛•萨拉青(ThiloSarrazin)通过他新出版的《德国自取灭亡》(Deutschlandschafftsichab)这本书,几个月之内成为百万富翁,仅靠这本书的版税,他就足足赚了好几百万欧元。萨拉青在书中对德国的移民、少数族群、失业者频频“开炮”,出言不逊,因此引发德国各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1-01-31 12:27:38)

你也许会遇到的事:为钱鸣不平
谢盛友:钱的生命历程
我第一次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钱的生命是永恒的。2011年1月26日早晨9点钟,当我打开餐馆的大门时,感到十分惊讶,地上为什么这么多可乐瓶子?应该是昨天夜里发生了什么事。看到临街窗户的玻璃被砸烂了,再环视一下,感到更加惊讶,餐馆的整个收银机不翼而飞。第一决定是,赶快拨110,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德国人如何反思自己的历史?
(以下是网络文友把我的几篇文章整理而成)
在德国居住20多年的华人学者谢盛友先生,近来不断地写文章介绍德国人如何反省自己的历史。在文章中他说,德国人很严谨缜密,这一严谨作风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德国制造”这四个字,不论是机械制造还是秩序维护,德国人反思自己的历史,也可冠以“严谨”二字。德国反省历史的道路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11-01-04 13:42:58)
 
尊重中华文化圣地,停建曲阜耶教教堂——关于曲阜建造耶教大教堂的意见书
郭齐勇张祥龙张新民等
近闻曲阜孔庙附近正在建造一高达四十余米、容众三千余人的哥特式耶教大教堂(详情见本《意见书》附录),吾等儒家学者、社团、网站深感震惊和忧虑,特郑重呼吁有关各方尊重中华文化圣地,立即停建该耶教教堂。

众所周知,孔子者,中华文化之象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1-01-01 12:47:55)

谢盛友:车轮下
《车轮下》(UntermRad)是德国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Hesse,1877-1962)的一部小说。在黑森林一个小镇,主人翁汉斯(HansGiebenrath)生活很郁闷,他一天一天地长大,随着他的长大,他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压力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黑塞用这部小说讽刺当时的教育制度和专制社会。在小说的结尾,老师感叹:“真不懂,为什么如此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26]
[127]
[128]
[129]
[130]
[>>]
[首页]
[尾页]